? 我們乘坐觀光車駛離了美麗的喀納斯,繼續下一個行程,去圖瓦人家做客。
? 圖瓦人是個神秘的民族,在中國只有2000人左右。這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十分擅長滑雪,據說他們的滑雪板是世界上最早的。
? 圖瓦人的房屋很有特色,下方上尖,用原木筑造而成,一排排整齊漂亮。村落背后是美麗的落葉松林,遠遠望去,一派田園風光。
? 按照圖瓦人的習俗,我們在門口脫下鞋子走進他們的小木屋。居室中顯要位置掛著成吉思汗的像,旁邊掛著一架雪橇,地上鋪著厚厚的地毯。客人們圍坐在屋子的四周,好客的主人早已在長條桌上擺滿了許多好吃的,有葡萄干、油果、高粱飴、還有奶酪和黃油。主人給每位客人送上一杯熱氣騰騰的油茶,熱情地招呼大家嘗一嘗。
? 這時,從門外走進來一位美麗的圖瓦姑娘,她身穿艷麗的民族服裝,腳上穿著黑色的羊皮便靴。她向客人深鞠一躬,用普通話給我們簡要介紹了圖瓦人的歷史。據說圖瓦人曾經是成吉思汗大軍中驕勇善戰的一支,他們是曾經的戰士。他們擅長打獵和滑雪,姑娘一邊說著一邊從墻上摘下了滑雪板給大家看。她說,圖瓦人居住的地方,常年積雪不化,滑雪板就成了他們與外界聯系的唯一的交通工具。因此,圖瓦人都擅長滑雪。滑雪板與雪地接觸的一面是用馬前腿的皮毛制作而成,既光滑耐磨又可靈活轉向剎車。
? 姑娘介紹完畢進來一個魁梧健壯的小伙子, 他給我們表演圖瓦人獨有的一種樂器--楚爾。楚爾,是蒙古族的傳統樂器,也是漢朝時期在西域流行的“胡笳十八拍”樂器中的一種,外形似笛子一樣,上面有三個孔,由一種名為“芒達勒西”的葦科植物莖稈掏空鉆孔后調制成。楚爾的三孔能夠吹出五個聲、六個音,很是特別。它的吹奏方式更加少有,是開口吹的,靠舌尖來控制進入楚爾的氣量,同時吹奏出兩個聲部——喉嚨的振顫發出和聲,舌尖的控制吹出優美的旋律,非常奇妙。聲音深沉舒緩、悠揚婉轉,我們仿佛聽到了圖瓦人在山林狩獵時,山風穿過樹林的聲響。
? 一曲吹奏完畢,小伙子向屋外一招手。哇,進來了一個樂隊。只見領頭的一個高高瘦瘦的樂手,身穿長皮袍子,手里拿著一個不知名的樂器,他是隊長。隨后又進來三個樂手,一個彈吉他,一個拿著馬頭琴,還有一個敲羊皮大鼓。在遠離大都市的圖瓦人的小木屋里,見到如此“豪華陣容”實屬意外,客人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 五人坐定,他們相互對視一笑,樂聲響起。在彈撥樂器的輕靈旋律中,一陣類似風笛的厚實低音噴薄而出,低音里又泛出若隱若現的高音。有時,他們用羊皮鼓和馬頭琴奏出萬馬奔馳的節奏,仿佛看到湛藍天底下的大漠;有時,他們用號角吹奏鳥獸的呼號,把你帶回潮濕陰冷的叢林。
? 音樂嘎然而止,觀眾們紛紛鼓掌喝彩。隊長微微一笑,對大家說,我們剛剛演奏的是《阿爾泰山頌》。遠方來的尊貴的客人,你們聽說過 “呼麥”嗎?稍一停頓,他解釋說: “呼麥”,是喉嚨歌唱的意思,是一種“喉音”藝術。演唱者運用特殊的閉氣技巧,使氣息猛烈沖擊聲帶,發出粗壯的氣泡音,形成低音聲部。在此基礎上,巧妙調節口腔共鳴,強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帶有金屬聲的高音聲部,獲得無比美妙的聲音效果。
? 隨后,他們又演奏了《額布河流水》 和《歌唱母親》,樂手的表演引起了我們的共鳴,他們演奏時的快樂神情感染了我們,大家情不自禁地熱烈地鼓掌相和。
? 就這樣,呼麥歌唱和馬頭琴上的旋律輕易地叩開了聆聽者的心門,令人驚嘆。
? 離開圖瓦人家,每個人都意猶未盡,還沉浸在那粗獷熱烈震撼的樂曲聲中。
? 正像一位詩人所說的那樣“他們的音樂是向內的,他們用聲音跟我們的心靈溝通,讓你想象出很多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