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本是爛熟于心的故事了,已經不記得什么時候讀過,甚至,就這下,是否真正讀過我都開始有些懷疑。
所以放入購物車,是因為小朋友也好讀書,既然愛讀就該讀好的,原版、精彩、正能量、短小精干……,諸多前提下,《老人與?!纷匀皇菫槭走x。
與小朋友更好互動,同讀一本書是個不錯的選擇。未曾想,這拿起就不再舍得放下,忙碌之余,逐字逐句,不忍漏下一點。
誠如譯者(魯羊)所言,“和其它真正的杰作一樣,(本書)以一喻萬,言之不能盡,思之不能竭?!?老人圣地亞哥從連續85天未有收獲的焦慮,到追逐大魚中的舍命拼搏,再到與鯊群搏斗后的疲憊歸來……,無數經典瞬間,值得回味、深思。
所以感動,除了故事精彩,我想,還可能是因為在老人面對焦慮、彷徨、疲憊、無助、成功、失去、接受……的那些瞬間,我好似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只是,面對類似的瞬間,老人永不放棄,困境中尋找一線生機的精氣神,常常與自己的選擇成了對立的兩面。汗顏之余,受益良多。
今天,嘗試著把打動自己關鍵點(KP)稍作整理。滄海遺珠,希望這些點在激勵自我之余,能成為一粒粒種子,在以后的某個時間,在小朋友的心中,悄然萌芽。
KP1. 清晰的目標感
很難想象,如果一直沒魚上鉤(這看起來不可能,下一段會講到),老人是否能持續地堅持這么久。
從大魚上鉤開始,不管經歷什么困難,老人的目標一直是清晰的。前面是一定戰勝它、抓住它,后面更清晰,帶著它,勝利回家。烈日、疲憊、孤獨、傷痛、鯊群、無助……,但凡想到目標,一切都不能阻止他繼續奮斗。
“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老人這么告訴自己,“他認定,只要自己有足夠的決心,就能打敗所有人。”
曾寫過一篇文章,叫《清晰的目標感》,行文千字,回頭來看,遠比不上故事更有沖擊力!
KP2. 專業性
上段說了,老人不可能一直找不到魚,并非臆測。
出海行船,觀云預知天氣,看軍艦鳥探查魚群,感水流判斷方向……,諸多線索就潛藏在這些點滴細節中,經驗與知識深入骨髓,其專業性可不是一日就能練就的。由此打底,加上一點運氣,找到“魚”,那是必然之事。
如果說找到“魚”是老人無意識中感覺為之,那追捕大魚過程中,其所展現的經驗和技巧,就再專業不過了。張弛有度的收線放線,精細準確的行為判斷,一擊必中的魚叉拋擲……,如果再加上過程中的體力分配、食物補充、心理調節、細節判斷……,即使我這對捕魚一竅不通者,都能體會到其中的專業度。
成功沒有偶然,風光無限的背后,仔細研究,我們總能看到專業的力量。
“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有好運氣當然好??晌覍幵缸龅綔蚀_無誤。這樣,當好運來臨時,你已經準備好了?!?/p>
是啊,有好運,但也要我們足夠“專業”,抓得住才是。
KP3. 專注,聚焦現實
“老人說,’我該帶一塊石頭來的?!阍搸淼臇|西多著呢,他想。但是你都沒帶呀,老家伙。現在不是去想你缺少什么的時候。想想拿你現有的東西能夠做什么吧?!?br>
追捕大魚的過程中,與鯊魚戰斗的過程中,功敗垂成回家的時候……,不止一次,老人絮絮叨叨地如果這個、如果那個……,但老人也總能快速地跳出負面情緒的困擾,不斷提醒自己,“你要永遠想著一件事,那就是你正在做的事,不容有錯。”
所有的專注,老人都聚焦在當下最應該的事情上。追捕中,他強迫自己不去想已然年邁的身體,注意力落在了魚線上,哪怕睡覺也不敢稍稍放松;戰斗中,他告訴自己不要去想魚叉已經丟了、刀片已經折斷,哪怕只剩下船槳,他也要繼續拼斗;及待回到岸邊,面對僅剩骨架的大魚,他也沒有怨天尤人,僅僅淡然告訴自己,“我自己去得太遠了。”
無論困難如何,“想想拿你現有的東西能夠做什么吧”,這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杰克.韋爾奇在自己的自傳中,也提到過“聚焦現實”的觀點,他把這一天賦歸因為母親的言傳身教?,F實中,多數人也知道聚焦現實的理論,但每在關鍵時刻,我們卻容易被“情緒”控制了頭腦,“聚焦現實”每每成為一句空話。
試想,在關鍵節頭,如果老人持續地陷入在自怨自艾的困境中而不自知,結局該是如何?!所以,時刻警惕,才是應該。
控制情緒、聚焦現實,老人又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KP4. 困境中的自我激勵
1.疼痛對男人來說不算什么。
2.你最好也無所畏懼,信心十足,老家伙。
3. 魚能堅持多久,我就能堅持多久。
4. 我可能不行了,但我一定要再試一次。
5. 只要自己有足夠的決心,就能打敗所有人。
6. 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老人與海》貢獻了許多的經典名言,特別是如上最后一條,即使沒讀過書,相信大多是人也還是熟知的。僅看文字,硬氣如鐵,強者的氣息已然力透紙背。
但是,對比這份“剛”,我更喜歡的卻是老人面對絕境“剛”之前的那點“柔”——面對突如其來的困境,面對現實的不足,老人也會抱怨,也會懊惱,也會焦慮,更會絮絮叨叨個不停。
沒錯,你沒看錯,我就是更喜歡這一點,你不覺得這和我們很像嗎?這才是人性,這才是我們骨子里最原始、最真實的一面。為了生存,我們會堅強,會拼盡全力,為了生存,我們也可以“害怕”,正是這份“柔”讓我們心存敬畏,也是這份“柔”在提醒我們,每到事前,要更充分準備才是。
我們是有血有肉的大活人,何必強裝表皮堅硬的核桃。坦誠面對自我的脆弱,就像老人所說,“這不丟臉,也無損于真正的驕傲?!?/b>,所以,如果讓我選擇,我更希望做那哪外皮酥軟芬芳,但內心堅硬如鐵的李子,你說呢?
回頭再看,這所謂的絮絮叨叨,抱怨、懊惱、焦慮……就顯得再正常不過,困境中的自我激勵,有時候是會表現得負面一些,就像高壓鍋,總需要釋放一些多余的“水蒸氣”。
至于別人怎么寫想,老人想的也很明白,“既然我沒有真的發瘋,我才不在乎他們怎么想?!保螞r,在茫茫的大海上,這些許的“壓力釋放”又能影響到誰呢?!
KP5. 張弛有度
“老人仔細而柔和地握著魚線,用他的左手,將魚線從木條上解下來。這樣魚線就可以在他的手指間快速滑動,而不會讓魚感到任何張力?!?/p>
凡事總有兩端,張弛之間,如何把握,老人也給了我們最直接的經驗。
拿釣魚來比喻張弛之道,常有為之。只是久居北方,而且釣魚實非個人多長,所以感知總是差了一些。
年少時,每逢暑假都會跟隨三哥,提著吊鉤四處游蕩,或用飛蠅吊取那浮于水面但快如閃電的鰱魚,或用小魚釣取那藏在草叢,靜靜曬太陽的黑魚……,其實,我個人更喜歡也最討厭的是雨天,守在塘邊,掛上深鉤,釣取那塘底的大草魚。
最喜歡源于“安靜”,靠著水邊,聽著雨聲,安安靜靜,本是我愛。最討厭則是因為一次也沒能成功過。
距離成功最近的一次就是這樣陰雨綿綿的一天。魚浮被快速拉沉,激動之下,迅速拉起釣竿,釣竿傳來的沉重感,還有那鮮活的阻力,甚是生動。及帶魚浮出水面,那份驚喜,更是變作大喜——兩頓魚湯,算是有了。
僵持之下,死命拖拉,魚終于飛出池塘?!斑青辍?,但是,得意之間,釣竿斷了。大魚落在塘邊,拼命蹦噠。我也顧不得形象,沖下岸,希望來個徒手捉魚。遺憾的是,魚武裝的更充分,滑膩的表皮,摸得到但抱不住。蹦噠幾下,魚鉤早已脫落。一個滑溜,魚從我手間滑進池塘。
沮喪之情,即便今日想起,還覺心疼。回來后,大人說,“拉太緊了,慢點估計就跑不了了”。太緊?這該如何理解,看到魚不就該拉線嗎?
后來,慢慢長大,才知道原來釣魚還可以用網抄,還需要太緊的時候放一下,太松的時候拉一下,還需要溜一下,消耗一下魚的體力……,才知道,不是一味地“拉”就能成功的。
有了上面的經歷,讀書之時,代入感很強烈。當然,不同于池魚,海釣更考驗技巧,更考驗感知。為了更好地感知大魚的狀態,老人身負魚線,用手指、用手臂、用背……來感受張力,松了收一些,緊了放一些,3個日夜,及帶大魚累了、乏了,也就成功了。當然,更重要的是,老人比大魚更能“熬”。
回頭再看,當年失“魚”,經驗不足自然是原因之一,但對比老人,最大不同還有一個——感知,老人以手執線,如同站在一線,我們呢?怎么也是隔著一釣竿,而且,當年的釣竿是根木頭,隔著工具,二次傳遞,這份感知更差了些。也如此,這么些年,雖然明知問題所在,但理解總沒那么深刻。
所以,張弛之道,非親身體驗,不足以感受。所以,面對困難,勇敢嘗試才更為重要,及待身處其中,懂得進退,張弛之間的選擇自然順理成章。
KP6. 警惕“得到”之后的“失去”
讀書結束,回頭再想,情緒波動的頂點,不是老人與大魚搏命之時,也不在鯊群蜂擁而至一刻,卻是老人從大海歸來的那一下。
老當人拴好小船,回望海灣和大魚,“他看見那魚的脊骨像一條裸露的白線,還有黑暗一團的頭部和向前深處的細長的尖嘴,而在頭尾之間,那魚已是空無一物。”
讀到此處,蒼涼悲壯的感受直上鼻頭,那份空落落像極了一種久違的感受——失戀,愛而不得,得而復失。值得回味的內容實在太多,言語已無法形容,只能深深望上一眼,暗嘆一聲,濃烈但又不得不面對現實。
追逐成功的過程雖然充滿風險,但如果說危險,最該警惕的反倒是成功之后。志得意滿之下,最不容易察覺的陷阱悄悄臨近,每每讓你在覺得最不可能之際跌的頭破血流。
如上有感而發,實是有些往事不堪回首,思之宛如直視烈日,刺目又傷身。但是,回到書中,面對類似的感傷,老人給我的感受卻像傍晚的暖陽,悲壯之余卻溫暖如春。
或許……,不對,一定是,走出困境的契機,不該是對曾經高光的念念不忘,而該是聚焦當下、重整旗鼓。平常心,吞下這口苦艾,明日再來吧!
KP7.多從自身出發找問題
“沒什么,”他大聲道,“我自己去得太遠了。”塵埃落定,面對只剩下骨架的大魚,老人輕聲對自己說。有遺憾、有慨嘆、有反思,唯獨沒有后悔。
深海與大魚,在這里,其實本就存在著悖論,如非深海,大魚難得一見;同樣地,也是因為大魚,小船才被拉入大海深處。
這時,老人自然可以感慨,“都怪這條大魚,明知斗不過我,非跑這么遠”;也或許,怪罪鯊魚,“真討厭,為啥偏偏今天這么多”;還可以后悔選擇,“早知這結果,不如早些斬斷魚線,說不定能抓更多些鯕鰍”……,但是,眾多口實,老人都沒選擇,“沒什么”,下次再來,別跑那么遠就是。
生活中,不如意十之八九,事當臨頭,人的處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心性。落戰屢敗者所在多是,屢敗屢戰者卻是鳳毛麟角。但仔細想來,成功者也多是從這鳳毛麟角中大浪淘沙而出。
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不同的結果,我們每個個體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既然如此,面對挫折,你說我們該埋汰周邊和他人呢?還是該從自身找原因呢?
答案不言而喻,既然是自己的選擇,即便是錯,那也是自我判斷的結果,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多想想錯在哪里,知曉下次如何規避的好。
寫在最后
《老人與?!?,故事雖短,但值得回味的內容實在太多。從焦慮到捕獲大魚,再到失去魚,事不復雜,但每到關鍵節頭的決斷與處置,老人都斬釘截鐵。偶爾也會抱怨,但也總能快速調整。反而,這些細節讓老人的形象更為真實、豐滿。
其實,如果你看的足夠仔細,可以發現,老人在一場場戰斗中的表現,不是一時興起,更不是超常發揮。持久的戰斗力、專業性、目標專注、自我調節……,早已深入其生活的點滴,酒館與人掰手腕能耗上一天,不分勝負不罷休;隨船出海,大聲歌唱,盡情釋放;規律生活,不挑不揀……。
都說成功不是偶然,老人圣地亞哥在本書中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生動的案例。如果能沾這一點運氣,或許就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了。不過,如果那是海明威的選擇,那刻骨銘心的體驗就少了許多。
“笨蛋只會從自己的錯誤吸取教訓,聰明的人則從別人的經驗中獲益!”曾經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如此說過。笨蛋也好,聰明人也罷,能從錯誤中發現自身不足,并持續成長,就是最好的事。
永葆敬畏之心,砥礪前行,《老人與海》就是一部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并能激發認真自省的好書,值得一讀再讀,強烈推薦!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謝謝!
2020/8/2
《老人與?!方浀湔?/b>
P7,“謝謝你?!崩先苏f。他心地單純不曾去想他什么時候變得這樣謙卑。但他知道自己的這種變化,而且他還知道,這不丟臉,也無損于真正的驕傲。
P19,“歲月是我的鬧鐘,”老人說,“為什么老年人都醒的早呢?是想擁有更長的一天嗎?”
P24,但是老人一直把大海看作是女性,無論她給予極大地恩惠,或是拒絕給予,或是變得野蠻而邪惡,都是因為她身不由己。他想,月亮影響著她,如同月亮影響著女人。
P26,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有好運氣當然好。可我寧愿做到準確無誤。這樣,當好運來臨時,你已經準備好了。
P32,他記不起自己究竟什么時候開始,在獨處的時候,大聲對自己說話。從前當他孤身一人時,他總是唱歌,有時還會在夜里唱歌,那是他在小魚船或者捕龜船上值班的時候。
P33,既然我沒有真的發瘋,我才不在乎他們怎么想。
P35,老人仔細而柔和地握著魚線,用他的左手,將魚線從木條上解下來。這樣魚線就可以在他的手指間快速滑動,而不會讓魚感到任何張力。
P36,他沒有把這個想法說出來,因為他知道,如果你說破了一件好事,那好事就不會發生了。
P39,然后他坐在卷著船帆的桅桿上,靠著船頭休息,努力讓自己什么都不想,只是忍耐。
P40,你要永遠想著一件事,那就是你正在做的事,它不容有錯。
P44,他大聲說:“要是那男孩在這兒就好了!”可是那男孩并不在你身邊,他想。你只有你自己,你最好現在就去收拾剩下的那根魚線,不管天亮還是天黑,你要把它隔斷,把那兩卷備用魚線也接上。
P45,他想,魚能堅持多久,我就能堅持多久。
P49,現在我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來,我還必須把金槍魚吃下去,這樣才不會缺少力氣。
P52,任何東西,只有實用才有意義,他想。真希望我能有點兒鹽。
P53,如果我不得不用這只手,我就要張開它,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P56,這是一條大魚,我一定要制服它,他想。
P57,于是他就故意念的特別快,讓句子自動地順嘴溜出來。
P60,這會兒他感到特別累,而且他知道,夜晚就快要降臨了,所以他努力去想些別的事情。
P63,他認定,只要自己有足夠的決心,就能打敗所有人。
P64,他也曾試著用左手參加了幾次練習賽,但是他的左手總是背叛他,不會按照他的意愿行事,所以他也不信任它。
P66,他用西班牙語管這條鯕鰍叫作dorado。也許我把它收拾干凈時就吃上一點兒。它是比金槍魚更難吃,然而,又有什么是容易的呢。
P72,他身體前傾,蜷縮著,用全身拉住魚線,又把全身的重量壓到右手上,睡著了。
P74,如果男孩在這兒,就會幫我把線卷打濕,他想。是啊,如果男孩在這兒,如果男孩在這兒。
P75,“你最好也無所畏懼,信心十足,老家伙,”他說,“你重新控制了它,但還沒辦法收回魚線。不過它很快就要轉圈子了。”
P76,“還不算太糟,”他說,“疼痛對男人來說不算什么。”
P83,這一次我必須把它拉到船邊來,他想。我現在都狀態已經不能再對付它轉更多的圈子了。不,你能,他對自己說。你永遠都能。
P84,我可能撐不住了,老人想。每一次他都覺得自己快要暈倒了。我可能不行了。但我一定要再試一次。
P89,在事情臨近尾聲的時候,他的感覺糟糕極了,那時他曾經想過,也許這就是一場夢。后來他看到那魚躍出水面,在落下之前,靜止不動地懸在半空里,才確信有一件奇妙的事情發生了,而他卻不敢相信。
P93,“不過,人可不是為失敗而生,”他說,“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p>
P95,不抱希望是很傻的,他想。再說我認為不抱希望是一種罪。
P100,老人說,“我該帶一塊石頭來的。”你該帶來的東西多著呢,他想。但是你都沒帶呀,老家伙?,F在不是去想你缺少什么的時候。想想拿你現有的東西能夠做什么吧。
P101,“上帝才知道,第二條扁頭鯊咬掉了多少魚肉,”他說,“不過我的小船倒是輕快多了?!?/p>
P106,“別犯傻了,”他大聲道,“保持清醒,掌好舵。你的好運氣也許還多著呢。”
P107,我希望自己不用再斗下去,他想。我多么希望不用再斗了。
P110,“沒什么,”他大聲道,“我自己去得太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