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六章 “金匱之盟”真偽
? ? ? ? 第二節 “金匱之盟”證據(一)
? ? “金匱之盟”,俗作金柜之盟(筆者注:匱通柜,音“貴”),指杜太后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對趙匡胤交代未來的皇位繼承問題,這份遺書藏于金匱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
“金匱之盟”涉及趙光義即位是否合法的敏感問題,因此有學者對此持懷疑態度,認為所謂的“金匱之盟”是事后偽造的。
“金匱之盟”的真與偽,我們最好用證據老來說話。我們按照證據出現的時間順序,依次列舉如下。
一,司馬光《涑水記聞》記載:“二傳約”。
《涑水紀聞》卷一:太祖初登極時,杜太后尚康寧,常與上議軍國事,猶呼趙普為書記,嘗撫勞之曰:“趙書記且為盡心,吾兒未更事也。”……昭憲太后(筆者注:即杜太后)聰明有智度,嘗與太祖參決大政,及疾篤,太祖侍藥餌,不離左右。太后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曰:“此皆祖考與太后之余慶也。”太后笑曰:“不然,正由柴氏使幼兒主天下耳。”因敕戒太祖曰:“汝萬歲后,當以次傳之二弟,則并汝之子亦獲安耳。”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母教!”太后因召趙普于榻前,為約誓書,普于紙尾自署名云:“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讀友應該注意,司馬光明確記載:“當以次傳之二弟,則并汝之子亦獲安耳。”
所謂“以次”,就是依次,按照次序。“以次傳之二弟”,即按照次序傳給兩個弟弟趙光義、趙廷美。這句話比較好理解,然而后面這一句“則并汝之子亦獲安耳”怎么理解?杜太后僅僅囑咐趙匡胤,將皇位傳趙光義,趙光義再傳趙廷美,沒有說趙廷美傳給誰,更沒有說趙廷美傳給趙匡胤兒子趙德昭、趙德芳,反而說,趙匡胤傳趙光義,趙光義傳趙廷美,趙匡胤的兒子也安全了!
司馬光的記錄是,趙匡胤傳趙光義,趙光義傳趙廷美,我們稱之為“二傳約”。
二,李燾《長編》記載:“單傳約”。
《長編》卷二:六月甲午,皇太后崩。后聰明有智度,嘗與上參決大政,猶呼趙普為書記,常勞撫之曰:“趙書記且為盡心,吾兒未更事也。”尤愛皇弟光義,然未嘗假以顏色,光義每出,輒戒之曰:“必與趙書記偕行乃可。”仍刻景以待其歸,光義不敢違。及寢疾,上侍藥餌不離左右。疾革,召普入受遺命。后問上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上嗚咽不能對。后曰:“吾自老死,哭無益也,吾方語汝以大事,而但哭耶?”問之如初。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余慶也。”后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兒主天下,羣心不附故耳。若周有長君,汝安得至此?汝與光義皆我所生,汝后當傳位汝弟。四海至廣,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上頓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謂普曰:“汝同記吾言,不可違也。”普即就榻前為誓書,于紙尾署曰“臣普記”。上藏其書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