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印象筆記重度依賴患者,已依賴五年之久。
經歷過把印象筆記當作儲藏室的階段,體驗到那種所有信息資訊統統交給它的快感;
經歷過,印象筆記筆記本體系的一次次重建,推倒重來,越建越多,體驗到一條筆記不知如何安放的糾結;
經歷過,明明腦子里記得自己就是記過那條筆記,但怎么找也找不到的時候,試了所有能想到的關鍵詞搜索,都不行,那一刻,腎上腺素飆升,把自己氣得不行。
不知正在看文章的你,有沒有同樣的經歷?
這次呢,我痛定思痛,勢必要找到一個高效使用印象筆記的方法。
于是,去向朋友請教;去印象筆記官網,一條一條的指南看;去搜索印象筆記達人的分享,一篇一篇的來學習;
終于,整理出了一套讓自己看著舒服的標簽分類體系。
如果你也經歷過上述種種痛苦,那么希望以下的經驗總結,對你有幫助。
為什么要重建印象筆記分類體系?
痛點
1、信息太多,想要的找不到
2、一條筆記不知放在那個筆記本好
3、筆記本太多,看著亂,難受
目的
1、對于任何信息可以快速整理歸類;
2、對于任何信息可以實現高效低門檻的調取使用。
需要做到
1、在印象筆記里構建一套科學可行的信息管理系統;
2、持續地訓練自己使用這套系統,以養成良好的習慣。
原則
少分類,多搜索,改變之前建電腦文件夾的習慣。
底層邏輯
認知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學習活動在工作記憶區間進行。
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能對信息進行暫時加工,相當于電腦的內存,容量是有限的,同時打開的進程多了,運行速度就會變慢,死機。人腦也一樣,事情一多就記不住了。
一般來說超過了四個組塊,記憶難度就會大大增加。
當我們嘗試記住一串數字,比如銀行卡號:6626228613460686 ,共 16 個數字。
我們的大腦會自動把它們進行分組,3-4 個數字為一組,16能被4整除,那就是四個組塊:6626 2286 1346 0686。念幾遍就很容易記住。
進化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家 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發現,人類的社會關系網絡數量有限。
我們的人際關系人數上限是 150 人。按照關系親疏排列,大多數人都受限在 「5-15-50-150」 這4個圈層,也沒有超過五層。
所以, 4*5 原理,非常重要,會貫穿筆記本和標簽的構建中。
五的意思是我們思考的深度不超過五層。
理念(來源于皓哥)
1、整理是很個性化的事情,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
對理念1,想了很久,我為什么需要整理,我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后來想清楚了,因為我太愛搜集信息、太愛記錄自己的經歷感受了!
為了讓那么多的雜亂的內容看起來舒服,自己不難受,所以我特別需要整理的看起來明朗簡單一些。
2、整理的關鍵在于你對世界的認知,你對東西的整理思路就是你的世界觀價值觀,你對這個世界怎么分門別類;
超級認同,在學習如何建立印象筆記分類系統的過程中,筆記本分類有如下幾種:
生活重要組成部分:工作、生活、學習,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分類;
信息加工流:
收集(收集所有的信息)
處理中(馬上做的項目)
待處理(未來可能要做的項目)
歸檔(處理完的項目)
適合事務性工作較多的人。
知識加工流:碎片化信息-知識卡片-文章-項目-歸檔,適合創作者。
3、整理是一個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是一個在實踐中不斷優化、不斷更新、不斷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的過程;
4、不要追求完美,在亂的情況下也要學會使用正確的工具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5、整理的最高境界是:不要等到亂了再整理,一個東西在第一次放置的時候,就放到正確的地方,這樣最省心(因人而異,也有人喜歡那種搞得特別亂,然后一頓猛收拾,變得特別整潔的感覺)
想當年,學習易效能的時間管理,他們也有收納整理的課程,幸虧沒學,因為不適合我,我更喜歡自己鼓搗,直到找到自己適合的體系。
如何做到?
原印象筆記分類體系
新的體系
1、筆記本組展示
2、標簽分類展示
3、標簽分類原則
不得不提到?MECE 原則。
MECE,即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獨立,完全窮盡),是麥肯錫的第一個女咨詢顧問巴巴拉·明托(Barbara Minto)在《金字塔原理》(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這本書中提出的一個原則。
簡單來說,MECE 就是不重復不遺漏。
「不重復」意味著問題的細分是在同一維度上并有明確區分、不可重迭的;「不遺漏」則意味著全面、周密。
4、搜索技巧
寫在最后
看完抑或是掃了一眼以上內容之后,如果你覺得很麻煩的話,維持現狀就好。
關鍵是清楚自己的需求,到底想用印象筆記做什么,達到什么目的。
如果既不想花時間重新整理分類系統,又想提高調取信息的速度。
那么特別建議,運用上圖中的搜索技巧,以及盡量以筆記的關鍵內容加關鍵字(時間、地點、人物、來源等)為標題,這樣便于搜索。
整理真的是門學問,在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中,她寫道:整理本身是件快樂的事。因為我們要重新面對自己過去無意識間擁有的物品,確認自己的感覺,對那些已經發揮完作用的物品在表達完謝意后予以丟棄。這個過程就像是面對自己的內心,對思想深處的舊意識進行認真的盤點和清理,讓自己重獲新生的儀式。
于我必然是享受這份快樂的,分類體系也會不斷優化,期待在整理的路上與你相遇。
PS:
歡迎對印象筆記感興趣的伙伴們,一起交流經驗,一起中整理的毒;
也請印象筆記大咖們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