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到了四歲多的年齡段, 月常跟我發火,今天晚上洗的時候還挺好,上床之前故意“找茬”對我大喊大叫,語氣非常兇地讓我給她鋪被子,我平靜地說:你需要去你的小天地冷靜一下嗎?她大喊不要,我蹲下來說:你看上去非常氣憤是嗎?你能告訴我是什么事嗎?她又大喊“不能”,并摔東西,還握緊拳頭打我,我說看來現在你身體里的小怪獸要跑出來,可是你不能傷害我,你愿意打沙發或是打打枕頭嗎?像我這樣。我示范了怎么打枕頭,她依然犟在那里,依然大喊“你必須去給我鋪被子!”此時我感覺我的心里已經有股氣堵著了,還好我并沒有給她貼個“不禮貌,壞脾氣”的標簽,我知道她只是心里有情緒不會正確的表達,我猜她此時的密碼是想跟我說“我受到了傷害,所以我也要傷害你” 還有,可能因為我以前那樣對待過她,我心里沒有生氣,但是有點傷心和無奈,我先處理自己的情緒吧,我對她說:媽媽現在感覺很傷心,我要到陽臺上去單獨待一會,你別打擾我,5分鐘后我會回來。我到陽臺外面去做了幾次深呼吸,看了看遠處的房子和樹,回想了下她小時候我傷害過她的場景(責難,不耐煩,吼,打等等),平復了一下,大概2,3分鐘她就跑出來抱大腿,哭得很傷心,我抱著她進房間,擦眼淚,她靠在我懷里繼續委屈的哭著,撫摸著她的背,親了親她額頭,什么也沒說,就上床講繪本了,講繪本時,還跟我開玩笑,講完她開心的睡了。
感謝自己!就在大腦蓋子快要打開的瞬間關上了,并想起先使用積極暫停角,讓孩子看到效果!其實并不需要急于去糾正行為,更不需要我們去說教什么關于你不能發脾氣你要乖要聽話要禮貌等等,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刻說了基本都是白搭,因為此時孩子的大腦是靠“原始動物腦”在發揮運用,唯一負責理性思考的“前額葉氣質”是斷開聯接的是不工作的,所以我們說教責罵懲罰或置之不理都只會更刺激他的情緒,其實在理智腦發揮運用時,孩子自己非常清楚這不是什么受人歡迎的行為,她只是不知如何合理的表達情緒,或者只有通過看起來像“不當行為”的方式才能更引起大人的關注,此刻我們要做的就是言傳身教的讓孩子看到,我們是如何讓情緒流淌出來而不是憋在心里或失控的爆發形式出來,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去積極暫停角深呼吸、聽音樂或者看遠處發呆等等自己喜歡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起來,再跟孩子連接,擁抱、共情是很好的連接方式。
感謝孩子這面鏡子,讓我看到自己其實跟她一樣,脆弱到無力時會用憤怒去掩飾,假裝自己很有力量,感恩這樣的覺察,此刻我很幸福!親親熟睡的月月寶貝,晚安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