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了金馬老師的小密圈之后,就開始勤勤懇懇的完成第一個月的作業。期間錯過了EOS的第一次眾籌,為了press one開始定投ETH,在昨天完成press one的ICO時ETH縮水了至少2000元。期間心里波動沒有很大,不過需要復盤這些天自己的投資行為,總結一下適合自己的投資原則。
EOS在云幣眾籌那幾天,我正在一個沒有網絡的地方工作,當時的想法是與其靠手機熱點匆匆忙忙的進行投資,不如先安下心來看看需要完成的作業,了解項目的價值對以后投資多少錢,投資多長時間都會心里有數。更重要的是想到了笑來老師說的:投資不存在什么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的說法,如果你判斷它還能漲,現在投資也不晚。(好吧,我沒記住原話,不過意思差不多了)
7月5號回到了現代社會后,開始注冊云幣網,注冊imToken,由于之前看了許多小密圈的問答和精華,沒有踩到什么坑,異常順利的開始定投ETH和EOS了。想起之前老貓說的定投可以選擇橫向定投(時間維度的定投,比如每周五定投),和縱向定投(價格維度的定投,比如設置買入價格,等待其降到這個價格就會自動買入)。那時看到有同學說press one有可能16號開始ICO(后來證明還更早。。),想想剩下不多的日子,如果橫向定投ETH的話就是每天買一些,不過看看價格曲線每天都在大幅變動,每天定投的時間掌握的不好價格都會差很多。
于是決定縱向定投,這種方式最大的壞處就是糾結(其實也是浪費自己的注意力)。如果設定的價格過低有可能根本買不到,那錯過了就會惋惜,我多寫個1塊錢總共的成本也就是多了幾十塊,為什么自己當初這么軸,說好了長線投資,干嘛在乎這一兩塊錢。然后就想用實時的價格先買一小部分,其他的再寫低價。那時ETH的價格為1700元,我后來分別以1680元,1660元,1640元和1600元入了一些,后來價格又漲了起來,那時很悔恨自己1600元買的太少了,于是當價格再次下降到1600元時我就大量買入。誰知價格在繼續下跌,press one定價的那個時候估計還不到1400元。不過我給ETH的預算已經用完,也就沒有繼續加倉。現在回想起來我的縱向定投的策略基本是圍繞兩三天內的ETH價格作為參考的,之前沒有低過1600元就覺得1600元應該是最低點。通過前一天的價格來推測后一天的價格其實很傻,這本來就沒有什么規律可言。要說規律可能就是笑來老師給我們看的那一個個相似的山峰,但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開始上坡,什么時候會開始下坡,尤其是當你正等著它繼續下坡的時候,也許它已經走向的新的山峰。所以我們用橫向定投來消除這種不確定性,這也將是我后續對BTC定投時選擇的方式。當然期待金馬老師給我們更優的定投策略。
關于press one的ICO,現在想想其實沒必要提前幾天開始買入ETH,既然是按12點的價格,那就確定好自己要投入的資金然后12點買入就可以了。如果說早期是買為了可以拉低成本,但其實有一半的可能性成本也會升高(從ETH一直在跌的趨勢來看,這其實是大概率事件)。還不如想投多錢就是多錢,當然前提是我沒想持有ETH,只是用來做ICO的代幣。
關于EOS的ICO,嘗試了imToken的眾籌,以我1600元的ETH成本價來算,那一期EOS的價格為14元,于是乎,還不如在云幣直接買的劃算。
目前還沒有買入BTC,好期待下個月的定投的課程,希望和大家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