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一段時光是最美好的,就是去鄉下和爺爺奶奶共同度過美好的世外桃源生活的田園風光。
爺爺辭官后與奶奶一直在鄉下生活,管理一片瓜園和果林,這里風景秀美,生活自在,是老年人享受的好地方。
每次廖承風來看望爺爺奶奶,總要和爺爺殺上幾盤,象棋是爺爺教的,但廖承風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爺爺一直都是手下敗將,但爺爺不服輸,愛較真。
爺爺:大寶貝孫子來了,這次下三局,愿賭服輸。"
看著爺爺象小孩子一樣可愛,天馬行空的,老悔棋,而且輸了不承認,廖承風也哭笑不得。
這次爺爺又1:2輸給了廖承風,看著爺爺老頑童一般,也挺快樂的。
爺爺的垂釣水平很高,在離果林不遠地方有一處水塘,爺爺總在垂釣,每次都收獲很大。不一會爺爺就釣到幾條大魚。
爺爺不光垂釣水平高,而且廚藝很高,每次都燉魚很香,每次都給廖承風做許多好吃的菜。
領著廖承風去山上淘鳥窩,打野兔子,爺爺槍法很準,每次都不空手。
果林里有鮮果和田地里有西瓜、香瓜,吃都吃不完。
山上的獵物挺多,飛禽走獸,這里流傳著:"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鍋蓋里"之說。
有一次,爺爺領他進山打狍子,要給他紅燒狍子肉吃,途中打了2只野兔子,一個野雞,在一片林子邊上發現了兩只狍子的蹤跡,狍子的好奇心重,開了一槍后,會回來看看發生什么事情,往往是送上門的獵物。
在林邊一個狍子領著一個小狍子在覓食,爺爺開槍把那個大狍子打傷了,去打小狍子,可是那個大狍子拼命護著自己的孩子,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爺爺黑洞洞的獵槍對準小狍子的時候,那個大狍子給爺爺跪了下來,如此母愛的偉大,廖承風不忍在看,對爺爺:"爺爺,放了她們吧。"
爺爺也很感觸,打了這么多年獵,頭一次遇到這樣情況,心里很不是滋味,爺爺拿出傷藥給大狍子敷包傷口后,領著廖承風回返。
自這件事發生后,爺爺就把獵槍放了起來,沒有在用過,也許爺爺被這樣的情感感動了,善良的老人告訴過廖承風:"孫子,世間萬物皆有靈,要愛護他們,我們作為人更要重情感,有感恩心和責任心。"
閑時爺爺總是講講自己在工作崗位上的事情給廖承風聽,爺爺通過一件事說明一些道理,然后問廖承風換位思考應該怎么做更圓滿。
每到這個時候廖承風就開動思維,策劃出幾套方案,條條是道,有理有據,而且與爺爺因某件事的做法進行爭辯。爺爺總是開心的點頭贊許。
爺爺曾鉆研過《孫子兵法》和《鬼谷子》,對謀略之說有獨到見解,廖承風雖家里有這些書,但他沒有在這方面更專注,只是對道人留下的《周易》研究深刻,作為大自然的萬事萬物發展規律了如指掌,每件事情的因果發生,事件演變,最終結局都會推算思考清楚,每個卦象都預示著什么,關聯著什么都有明示,古人的智慧太高明了。廖承風給爺爺講這方面的事情,而且與爺爺所學兵法都能解釋明白,對易經也產生了興趣,與廖承風兩人沒事總在一起鉆研探討,廖承風小小年紀天賦異于常人,爺爺經歷的事情多,能把理論與實踐事情聯系起來,爺爺不愧是此中高手。
正是爺爺的言傳身教,為以后廖承風從事偵察斷案打下了良好基礎。
奶奶更厲害,做糕點,打月餅,做很多美食,都是承風喜歡吃的,特別是一種叫做面酒的,酸甜可口,十分好喝,現在這樣的技術徹底失傳了。
奶奶以前做過生產隊婦女隊長,有能力,帶領婦女同志干工作,辦事果斷、利索,年輕時,風風火火的。
奶奶開過一段時間食雜百貨店,由于奶奶心善,每次看到小孩子來買貨,總是多給幾塊糖、幾塊餅干,大人打散裝酒也是多給幾兩。
奶奶是講故事高手,也不知道她哪里那么多故事,特別是鬼故事、神仙傳了,講的形象傳神。奶奶是過去的大家閨秀,知書達禮,廖承風非常佩服奶奶的口才,通過耳濡目染,對于奶奶處世風范和做事態度都深深影響著廖承風日后成長。
父親廖圣林幾次想把父母接回城里,可兩老人,死活不去,過不慣城市生活,喜歡鄉下田園風光。
一年春天,可惡的癌癥奪走了奶奶的生命,那時奶奶彌留之際時,忍著巨大的肺癌痛苦,依依不舍的拉著承風的手,摸著承風的頭:奶奶會好的,承風,給你做好吃的。
承風哽咽些:"奶奶,我替你減輕痛苦吧",說完,已經泣不成聲了。
奶奶:"我的好孫子,好好回去上學吧,奶奶沒有事,放心吧!奶奶好了,繼續給你講故事。"
親情是無形的,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他是什么樣子;親情是無償的,沒有人會讓你為此付出錢物;親情是無價的,世上沒有什么事物的價格比得上她;親情是無私的,世上沒有東西比她更能犧牲自己;親情是無盡的,你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體會到他的存在。
就在承風離開奶奶回去上學的那天晚上,奶奶離開了人世,而且永遠的離開了她最喜歡的孫子廖承風。
廖承風和父母懷著悲痛心情安葬了奶奶,要把爺爺接回城里,可爺爺堅決要留下看他的果園和瓜地,還有陪奶奶。
爺爺自從離開奶奶就很少說話了,而且脾氣很暴躁,只有那只叫大青的白狗陪著他,忠誠的老狗一直伴著爺爺,爺爺從沒有把這只聰明聽話的狗拴過,可是幾個月后,大青莫名失蹤了,爺爺一直沒有找到。
后期父親廖圣林給爺爺要來一條狼狗,這條叫阿黃的狗太厲害,總咬人,爺爺不得已用鐵鏈子把它拴了起來,直到爺爺也因病重去世前一個月,這只狗也死了,死時身體已經僵硬,很凄慘。
父母生意太忙,自然陪伴爺爺的任務落在承風身上,承風每次來都帶來城里的食物給爺爺,依然陪爺爺下棋,只是每次都讓著爺爺,爺爺也看得出來,也不說破,總是:"不能輸,不算輸,而是就是輸"。爺爺不服氣,每次都要讓廖承風真的輸棋才高興。
一起和爺爺釣魚,打鳥,抓野兔,摘果子,吃瓜,聊天,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十分快樂開心。
就是那年冬天,爺爺也離開了廖承風,爺爺是因為重病,更確切的說,是奶奶的離開讓爺爺傷心過度,抑郁成疾,通過爺爺奶奶的離開,讓承風觸動很大,感覺到人太脆弱了,健康太重要了。
親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總能在悲愴的歲月里,鮮活懷舊者那風干的記憶;親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綠蔭,總能在炎炎烈日中,撐起迷茫者的藍天;親情,就像一縷秋日里的陽光,總能在蕭瑟的風雨中,溫暖失落者的心田;親情就像一場冬日里的白雪,總能在污濁的旅途中,滌盡跋涉者的征塵。它就是這樣,沒有雜質,沒有距離,更沒有虛偽,僅僅是相通的血脈間彼此默默地相互關懷。
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田園生活,一直讓廖承風難以忘懷,那是一段美好回憶,也是自己成長歲月里的難忘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