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16 優化:登錄/注冊流程
? ? ? ? ? ? ? ? ?新增:購物車相關流程
2017/3/10 初稿。
第一步,做一個思維導圖,流程圖等(下方會有)
第二步,開始畫原型圖,我的習慣一般是按照思維導圖規劃的模塊去創建文件夾,比如首頁/上新/購物車/我的,將登錄注冊及重要功能(訂單相關)單獨放置一個文件夾,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便于查看,簡潔明了。 在原型圖中,我通常包含修改記錄,全局說明,產品結構圖,產品流程圖,移動UI設計規范(后期加入),至于標準的PRD文檔我一般不會去寫,個人覺得能讓公司流水線作業就可以,沒有必要拘泥于文檔。
下面對于我原型設計中設計的內容,進行一個說明,如果有不同意見和錯誤,歡迎下方留言指正,謝謝!
一、修改記錄
修改記錄中我一般是創建表格,分成三列,包含時間,內容,編寫人姓名(昵稱)。 便于自己對于項目時間的把控和留檔備案。
二、全局說明
包含信息架構說明,頁面切換方式,全局交互,彈窗/模態窗口,頁面標題/滾動條等,安卓和iOS不同之處的說明。下方圖片中的信息架構說明是復制之前做的,這個我一般是在文檔做好后,才回去寫,算一個檢查反思的過程。
信息架構說明 ?是便于開發人員去了解當前頁面層級關系及頁面數量,便于閱讀和估算開發時間。
頁面切換方式 ?是分為iOS和Android兩種。 由于兩個操作系統的區別,硬件的不同,所以手勢操作也不同,但現在個人覺得市面上的多數App都是Android向iOS靠攏了,基本一致的,只是稍有區別。
彈窗/模態窗口 ?是分iOS和Android兩種。主要是彈窗的方式和樣式及位置的區別。
頁面標題/滾動條? 是分iOS和Android兩種。頁面標題的位置兩個操作系統不同,但是滾動條是一致的。
全局交互 是以iOS為主去做的,Android基本上也是適用的。
三、產品結構圖
運營給的業務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
我修改和細化的產品結構圖,如圖2所示。
修改原因:
? ? ? ? ? ? ? ?1、因為目前公司對于產品的類別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所以自然不可能做一個類似與某寶和某東那樣復雜的商城;
? ? ? ? ? ? ? ?2、運營給出的方案有重復的地方,而且功能并不適合于當前階段。
優化原因:
? ? ? ? ? ? ? ?1、便于自己梳理商城類App的結構;
? ? ? ? ? ? ? ?2、便于自己對商城類App做整體規劃;
? ? ? ? ? ? ? ?3、可以將產品結構圖中的內容完美轉換成原型圖進而進行設計;
? ? ? ? ? ? ? ?4、其實目前我已經將【上新】模塊去掉了,只是結構圖沒有來得及修改。 ?T^T
四、產品流程圖
一般情況我不會去畫整個產品的流程圖,因為查看不方便,好吧,我承認重點是電腦屏幕小,畫的時候不方便,整體流程更多采用的是在需求評審會上的口述講解和白板畫圖;
But,對于重要功能,我一定是會畫流程圖的,便于開發去理解邏輯。
五、移動UI設計規范(暫無)
由于目前這個產品沒有移交到UI手中,所以設計規范暫無。
六、商城類App典型頁面---查看全部訂單
七、商城類App典型頁面---購物車
包含編輯購物車中的商品,領取并使用優惠券,消息中心,結算及頁面提示等。
八、登錄注冊功能
登錄方式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賬號(手機號/郵箱號/用戶名)+密碼的方式登錄;
第二種,賬號(手機號/郵箱號/用戶名)+驗證碼的方式登錄;
第三種,通過第三方平臺(微信,QQ,微博)直接登錄;
本次采用第一種和第三種方式登錄App。
注冊方式
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郵箱注冊;
第二種,手機號注冊;
第三種,用戶名注冊;
第四種,第三方注冊。
本次采用第二種方式和第四種進行賬號的注冊,使用手機號注冊已經成為移動端App的主流方式了并且安全性高,驗證方便,ID是唯一的。
登錄流程
第一種,需要登錄后才能繼續使用產品功能服務,社交類偏多。
第二種,不需要登錄就可以使用產品或者產品的部分功能,商城類偏多。
本次采用第二種,商城類App重點就是用戶購買率,所以在這之前一定要保證用戶正常的操作流程,只有當需要用戶填寫個人信息的時候才會提示用戶需要進行登錄/注冊的,否則一定不要打斷用戶的使用流程,要保證流程的簡單順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束,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