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話從口出與話從心出,是決然不同的兩個概念。一個可能只是人們交往所需的常規舉動,而另一個則幾乎完全承載著人們所有的情感。
(二)討論生死問題,也許是時代賦予哲學的最高使命。至于人們對生死之間既有的存在過程將會有怎樣的一種認識和理解,想必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和一堆自己的答案。
(三)快樂無疑是人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終極目標,但如果人們從來就不曾嘗試或領教過痛苦和憂傷的滋味,又將如何從根本上弄清楚快樂的源頭呢?
(四)如果我們不驅使自己去追求,就永遠別指望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結果。畢竟尋求結果不可或缺的追求部分,就是我們想要結果的重要組成。
(五)不懂得怎樣珍惜生命、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生命的存在于人而言,又將會體現出怎樣的價值?
(六)唯有宇宙星辰和太陽月亮才最有資格嘲笑塵世間發生的一切,原因就在于它們無一例外地都屬于見證永恒的參照物。
(七)從更為理性、似乎也更加符合邏輯的角度去看,人們在工作過程中產生快樂感和成就感最多的時候,或許就是排除了不少糾紛、擺脫了不少煩惱、化解了不少矛盾、解決了不少問題、得到了不少肯定、贏得了不少尊重。
(八)誰敢打賭說自己已經完全洞穿了塵世一切?倘若果真如此,是否也就意味著他可以隨性站在一旁看云卷云舒,看潮起潮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