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就剩下最后一天,人們總說時光轉瞬即逝,若是在平日,感覺不會如此強烈。但是今天,這句話用來形容我此時此刻的感覺,再合適不過。
回顧過往的364天,有沒有在行走的路上,留下些許痕跡?還是悄無聲息,像過客一樣默默走過?
工作篇
工作上,好的平臺和好的老板,兩者我皆有之。所以我時常說自己是幸運的。
我的團隊從去年的一個大區5個城市,擴大到現在三個大區橫跨11個城市。對于老團隊的小伙伴,我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最多,他們的成長也讓我驚喜。除了新員工,每個人負責至少一個項目。給大家搭建提升能力的平臺,讓他們也有站在領獎臺和聚光燈下的機會,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我從不擔心員工的優秀,而是希望團隊的每一個員工都優秀。這樣的團隊擁有好的基因,創造力滿滿,才能讓我們業務上的想法快速實現,讓我們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為了讓小伙伴們變得更優秀、更強大、更專業,在大區支持下,我給小伙伴們精挑細選了網易的課程,截止到12月我們已經完成一門爬蟲課程的學習。2018年需要提升的空間是工作效率和質量,最終讓我的老團隊變成無懈可擊的團隊。
但是對于其他兩個區域,確實做的不夠。一個是人員管理,一個是人員成長,這兩個將是2018年我的重點工作。通過制定可量化可執行的考核指標來規范管理。讓大家擁有相同的目標,才能齊頭并進。另外,繼續把好的學習經驗復制到這兩個區域。或提要求,讓這兩個區域自主去制定員工成長計劃,我來設置考核。
我個人在工作中的能力有兩點需要提升,情商和表達。過去的一年,在監控城市業務幫助城市提升業績的過程中,雖然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且小有成效,但是城市業務層面的管理者們卻并沒有因此與我走得更近,或是心存感謝。后來我自己也做了復盤,所做的事情,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有感恩之心,也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能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但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達成我想要的結果,而同時又讓大家全力的支持與配合我。大家有這種反應跟我當時在處理問題的時候,過于理想化,過于直接有關系,用一個詞來表達就是tough。達成目的的方法有N多種,為什么要用最讓人難以接受的一種呢?要懂得變通。
成長篇
關于工作,就說到這里吧。接下來說說自己的成長。我開始認真的看書,通過微信讀書看完了3本書,蔡瀾先生的《沒有什么了不起》、館神龍彥的《最強手帳改造術》、《莫失莫忘 我的手帳路》。正在閱讀還沒有讀完的有2本《富爸爸窮爸爸》《致加西亞的信》。為了讀書,入了一臺kindle voyage,下載了不少書,目前暢銷書《未來簡史》讀了三分之一。
在喜馬拉雅也收獲了很多。聽完了劉紀同錄播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全冊,這本書不僅可以讀史,還能從中學到很多處世哲學。聽完了葉武濱老師的《時間管理100講》,知道了GTD、三只青蛙、番茄鐘、to do。聽了《卡耐基人性的優點戰勝憂慮》,學到了為什么人會憂慮,別人是如何戰勝憂慮的,從而找到排解緊張和憂慮的方法。《資治通鑒》姜鵬和丁萬明兩位老師講解的都非常好。睡前我會打開《巫娜全集》聽古琴的悠然,讓我的神經松弛,釋放掉工作一天的緊張情緒。
微信公眾號里的《艾問》是我了解風口浪尖人物和故事的通道,也讓我了解了大咖們的創業不死法則,每周都會聽。
《聽聞》曾是我每天起床后習慣打開的app,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篩選想聽的新聞類別,比如時政、財經、科技、國際等等,并且主播選擇的新聞都是精華內容,不冗長,不啰嗦。可惜現在開始收費了,每天只能免費聽5條。
另外,自己不小心入了手帳坑。不過,也是因為喜歡,so入坑快樂!手帳讓我學到了規劃人生。從年度目標、月目標、周計劃,到每天的to do。接觸了手帳,才開始了解康奈爾筆記,這種筆記方法訓練了我快速歸納提取課程重點內容的能力。很多手帳er都在使用bullet journal,我也因此學會使用它來管理我的工作,非常實用。手帳的tracker功能讓我實現英語趣配音累計打卡62天,連續打卡42天的最好記錄。為了能讓自己的發音更地道,我又學習了發音課程。想到因為手帳,我get到的新技能,只遺憾自己為什么沒有早點兒入坑。
想要成長,周圍能幫到你的資源有很多。現在網絡課程的平臺不勝枚舉,其中我覺得品質比較好的有mooc慕課,它集合的是國內外大學里的優秀老師和優秀課程。我通過它學習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張莉老師的《管理溝通:思維與技能》,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王淑紅老師的《組織行為學》。兩位老師都是通過公司日常工作中的案例進行講解,比較受用。另外,通過網易云課堂學到了《項目管理十大模版》,目前已經將所學應用到工作中來進行項目的管理溝通工具。“得到”這個平臺是朋友推薦給我的,結果發現這個平臺太好了,平臺的口號是“一起建設一所終身大學”。確實干貨滿滿,每天早上都會聽《李翔知識內參》和《邏輯思維》。知識內參,果如其名,萃取的都是國內外知名雜志、科學研究、暢銷書籍、著名企業家等的文章、經驗。邏輯思維更不用多說。
看完上面的內容,感覺自己是個學霸……其實,不是。只是危機意識在不停的催促自己,要學習,要成長,才能越來越接近你想要的。
玩樂篇
這么愛吃愛玩兒的我,17年怎么能錯過出游?!我和同事一行四人,2017年1月開啟寶島美食探索之旅。由于時間緊,我們只選擇了兩個城市作為主攻方向:九份和臺北。在九份住在海邊民宿,窗外就是藍色大海,景色宜人。夜晚出游,遇見宮崎駿千與千尋中的場景,蜿蜒山路,紅色長龍般的燈火。徜徉在臺北故宮國家寶藏背后的故事當中,在101俯瞰臺北璀璨夜景。穿梭在士林夜市的人流中尋找網紅美食。愜意的坐在海濱木質結構咖啡館的二樓看夕陽西下。站著吃阿宗面線吃的熱火朝天。
出游總是要自己安排才玩兒的盡興。平時工作忙,父母多是跟團旅游,我總說要帶他們自由行,17年9月實現了。我們一起去了新加坡。乘船夜游新加坡河,看燈火闌珊處熙熙攘攘的河畔酒吧,夜幕降臨中的金沙酒店、魚尾獅。還去了新加坡最具代表性的濱海花園,白天和夜晚的美截然不同。白天它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夜晚它是一座夢幻的世界。肉骨茶的美味被廚藝高超的老媽原版copy回家。榴蓮雪糕的香甜留在唇齒之間。
宿遷,一個原本陌生的城市,因為一次和朋友遠行在地圖上的一指,變成有了記憶的地方。聽說過納田花海嗎?就在宿遷。那里有項王故里、駱馬湖、洪澤湖。得到花開時節,還想再去一次。
深圳,一個冬天里也沒有絲毫冷意的城市。我們騎著摩拜穿梭在綠意盎然的街道,去看紅樹林,遠眺香港。深圳的美食也體現了它的包容性,我們嘗到了一家地道韓國菜館,老板是個韓國阿姨,餐廳是通體通明的玻璃組成。去了鳳凰樓吃了地道的下午茶。蛇口牛肉莊的牛肉面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德記燒臘店當地人絡繹不絕。口渴了跑到百草堂祖傳涼茶鋪買一杯茶飲,吃一碗甜品。
本想有一天結束打工生涯,就開始做自己喜歡的烘焙,所以始終對烘焙抱有極大的熱情。2017年已經會做無敵好吃的蛋黃酥,買了面包機后學會了做面包、做吐司、做黃山燒餅。為了追求品質,還學會了自制蓮蓉餡料。
2017結束了,回頭看,當發現這一年并無虛度,心里有些許安慰。新的篇章已經開啟,新的一年我想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2018年愿望清單
技能類
1.學會一種樂器
2.學會游泳
成長類
1.看完12本書
2.學完數據運營課程
3.學完mooc一門課程
4.學完網易一門課程
生活類
1.去一個國家旅行
2.開啟斜杠模式
3.成立自己的家庭
4.首付一座屬于自己的房子
2018,悅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