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備考猛男的人生經驗 by y0rkl1u

震驚! 高三出國黨如何在兩個月內SAT提高120分! 99%的人都不知道! 男人看了沉默! 女人看了流淚!
2333

我是普高學生, 高二下決定出國, 之前沒有讀過英文小說/報刊. 我時間緊, 只好托福+SAT混合備考(期間還有再加上SAT2的3門一起混合備考), 混合備考戰況: SAT 1470 TOEFL 107. 每次考試的細節如下:

timeline2-squashed.png

我在朗播的最大的心得就是: 不要盲目地刷Task, 要用正確的方法做以達到訓練效果. 我覺得這些正確的方法值得分享. 當然我還要分享一些"人生的經驗".

這些東西大多基于朗播的方法課.

當然還有我自己的一些見解, 請批判性地看待, 不要全信, 歡迎討論. 還有選擇感興趣的東西看就好了.

目錄:

TOC.png

額,貌似簡書不支持 [TOC],只能用圖片了。不能點,請忍一忍,用瀏覽器的搜索功能切到想看的地方吧。

我數學老是看錯題怎么辦?

我自己看錯題的原因一般是"題目沒看完就大膽斷定題目意思, 結果猜錯", 而且我發現貌似越累, 越不愿意看完題目, 猜錯的概率越大. 因此, 我強制自己不論多累都要把題目看完, 并且圈出問的量是什么.

task寫作部分的造句訓練里的句式怎么記? 精讀中積累的不熟悉單詞如何記憶? 怎么記數學公式? 我記不下來怎么辦?

首先記憶的門道就是重復. 我們有必要將要記憶的東西收集起來在碎片時間內復習. 但是如果收集的東西一多, 當我們在碎片時間的里拿起收集想復習, 就很容易不知道現在要復習什么了, 因為我們沒辦法很好地管理復習間隔.

Anki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它是一個全平臺的軟件, 我們只需要把要記的東西輸入進去然后它會幫你根據熟悉度安排什么時候要復習什么東西, 當我們打開這個軟件的時候看到什么就復習什么就好了.

具體用法: Anki基于卡片(flashcard), 卡片擁有正面(問題面), 和反面(答案面). 以記精讀中讀到的不熟悉單詞為例, 我們只需在正面輸入單詞(我一般還會加上所包含它的那一句話), 背面輸入精確的語境釋義即可. 而且如果手機上的Anki和電腦上的客戶端登錄了同一個賬號, Anki還支持同步記憶庫. 我一般就是在電腦上添加單詞, 然后在手機上復習.

我甚至把背Anki當成一種休息的方式, 因為用它記憶實在是太無腦了. 在我干活的每個間隔, 比如每當我做完一個Task, 或者精聽完TPO中的一篇, 我就拿起手機打開Anki復習, 復習完就繼續干活. 休息就是復習, 復習就是休息.

Anki甚至可以用來記憶任何東西, 我用了這個軟件再也不用擔心記不下來東西啦.

托福/SAT考場上是怎么做閱讀的(考場策略)

結構化閱讀 + 略讀 + 做筆記 + 用排除法做選擇題

結構化閱讀

不論是托福還是SAT的閱讀, 所考的文章都是很規范的, 一段話一般只想講清楚一個點(段落中心觀點), 這個觀點是我們要尋找&著重理解的; 所有剩下的東西都是為了支持/陪襯那個點而存在的, 比如可能是用論據支持它, 用例子例證它, 概括它, 為它提供背景信息, 承接上一個點&引出下一個點, 甚至是支持"支持它的東西"等等. 這些直接或間接支持那個點的東西會通過句間關系形成一個段落結構, 這個就是結構化閱讀中的結構.

講清楚了結構段落中心觀點, 那么實際閱讀是怎樣和它們扯上關系的呢? 在閱讀一段話的時候, 我們要做的其實只有兩點:

  1. 找出段落中心觀點. 可以大概理解成 "這一段到底想說什么?". 在搞懂這個問題后, 剩下的東西都是細節, 不細看都可以. 題目如果問到細節再定位回來看就好了.

  2. 理清段落結構. 段落結構中非中心觀點的部分就是我剛才說的"細節", 我們不需要知道這些細節的具體內容, 只需要知道它和段落中心觀點的直接/間接的聯系. 比如, 當我們看到一個例子的時候, 不需要知道這個例子的具體信息, 只要知道它例證的是什么東西就好了. 實際閱讀中, 重點關注結構中和段落中心觀點有直接聯系部分即可.

我剛才講的都是關于段落的, 其實在文章層面也是有這種結構的 (杜老師把它叫做思維框架): 段落中心觀點為了支持文章中心觀點而互相聯系形成一種思維框架. 令大家最頭疼的筆記在我看來只要記思維框架(即每段中心觀點和它們之間的聯系), 再加上一些方便做題定位的索引信息(比如人名, 時間等等)就夠了. 說到筆記, 由于托福是機考, 我們需要把筆記全記在下發的草稿紙上. 對于在紙上考的SAT, 我們沒有一個完整的空間記下全部筆記, 我的做法是索引內容全部在文中勾畫, 段落中心觀點記在段落邊上(如果是段落中明確的一句話, 那就直接雙橫線標記那句話).

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 有些支持性的內容是可以略過的, 它們一定不是段落中心觀點, 在思維框架中也一定不是重點部分, 比如: 讓步轉折讀一半, 對比類比讀一半, 舉例只要知道為何而舉.... 但是, 有一種情況我們不能略讀. 那就是我們讀不懂 [轉折后面的東西, 被類比的東西, 或者被舉例的東西] 的時候, 這時也許可以通過 [讓步轉折的另一半, 對比/類比的另一半, 舉例的具體內容] 來幫助我們讀懂. 畢竟作者寫這些內容就是為了增加文章可讀性的嘛, 讀懂了就可以略過它們, 讀不懂不能略過了.

綜上所述, 閱讀的過程可以總結為讀句子&理關系的過程:

讀新的一句話S;

思考S和之前讀到的話的聯系;

如果S重要: 記筆記; 
    # 重不重要憑感覺判定, 比如感覺S就是本段中心觀點, S反對了上一段觀點這些就很重要

思考本段中心觀點是什么;
    # 不一定是S. 一般不用特別去想就能自然而然地感覺到, 比如說你發現當前段中有一句話被段中已讀的所有內容支持, 那么這句話很可能就是本段中心觀點

根據已有信息預測下文,決定讀下文的哪一句話;
    # 比如你讀到概括句,就很容易猜到下一句一定是詳述這個概括句.如果讀不懂該概括句就要讀下一句, 如果已經讀懂了就跳到詳述句的下一句; 
    # 再比如你看到For example, 則說明下一句肯定是例證當前這一句的. 如果你這一句讀懂了, example沒必要讀, 跳到example下一句. 如果沒讀懂, 讀這個example; 
    # 再比如你已經知道本段中心觀點, 你可以大膽跳過這一段剩余內容, 或者驗證剩余內容是如何支持本段中心觀點的)
    # **實際情況更多是先開始讀下一句S2, 然后發現S2是支持S的細節內容然后跳掉S2.**

我一般 5-7 分鐘讀完記完一篇文章, 不管是托福還是SAT.

這樣的方法要求我們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理清文章脈絡上,只花少量精力在讀懂句子上。換句話說,大部分句子要能不費力地讀懂(不翻譯)。事實上, 經過訓練后, 大部分句子掃一遍就能讀懂, 理解困難的句子只有個別幾個,對這些句子花點時間分析語法+翻譯是可以接受的。

做(選擇)題策略

讀完文章了, 接下來怎么做題呢? 有些人覺得: "做就好了嘛, 想那么多干嘛, 反正我平常閱讀能力訓練好了就行了". 然而有兩個做(選擇)題的策略讓我提高至少50分 (閱讀+文法) (在讀懂文章的前提下), 這兩個方法就是排除法總結題型/正誤選項特點.

排除法 - Eliminate, Don’t Vindicate; Nullify, Don’t Justify.
排除一個選項遠比驗證一個選項容易且更不容易犯錯, 網上有人用心理學的理論證明了這個觀點.
http://thecollegepanda.com/eliminate-dont-vindicate-nullify-dont-justify/
排除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重復看錯誤的選項從而節省時間.

總結題型/正誤選項特點
意思是平常練習的時候就要搞清楚出題人出這種題型的思路是什么樣的 (比如托福閱讀的目的主旨題考的就是句間關系,所有說本句內容的選項都是錯的) , 以及正確/錯誤選項的特點 (比如SAT里的正確選項有時候會是原文+常識推理, 不那么明顯; 再比如錯誤的選項一般是自己感覺正確但是上下文沒有任何支持信息的) .

結合這兩點, 我們得到了選擇題的具體做法:

  1. 理解提干
  2. 回顧原文/筆記里相關內容
  3. 逐個理解選項, 結合題型/正誤選項特點排除, 覺得錯就排除, 排不掉跳過
  4. 對于不會的題, 有時間就重新理解題目, 選項, 原文意思; 實在不會做就憑感覺, 不多想.

平常是怎么訓練閱讀的(平常備考)

認真做句子分析

在按流程走之前自己先掃讀一遍. 就是從頭開始往后掃(保證看清楚每個詞), 邊掃邊分析語法結構(誰修飾誰之類的), 并在合適地方斷句(比如從句開始的時候), 掃到感覺快忘掉剛掃過的內容的時候停下來, 在腦中翻譯出剛掃過內容的大意, 然后繼續掃. 如果語法結構看不出來或者翻譯不出來, 就立刻停止, 按句子分析task的流程走一遍.

  • 這樣做是為了模擬真實閱讀句子的情景, 考試時閱讀句子的情景就是我上面說的掃讀去掉翻譯哈.
  • 可以嘗試跳過插入語和像although..之類的略讀內容.
  • 練著練著就會發現一次掃過的長度越來越大, 因為反應慢的句式結構越來越少.
  • 在訓練階段的絕大多數練習中, 只要讀句子, 都是這樣掃讀+翻譯的.

精讀 - 消除閱讀障礙 - 讀懂句子, 理清關系

我在上個問題中講過閱讀的過程可以被總結為讀句子&理關系, 因此閱讀障礙就是讀不懂的句子和理不清關系的句群. 我們要消除這些閱讀障礙, 這樣才能做到在實戰的時候"大部分句子能不費力地讀懂", 從而把精力花在理清文章脈絡上.

讀懂每一個句子&理清所有句間/段間關系的訓練被稱為精讀, 我的成績提升和我的大量精讀是分不開的. 我在TASK中的以下項目中精讀:

  1. 文章閱讀 (from SAT and TOEFL tasks)
  2. 句子功能識別 (from SAT 文法 tasks)

具體地說, 只要讀一段話, 我就把所有句間關系理清楚. 在文章閱讀的時候還會把段落結構記在紙上.

這看上去會很慢(一個task要2-3個小時), 但是值得, 因為它能讓我:

  1. 明白并且快速反應各種句間/段間關系
  2. 中心觀點找得更準
  3. 對下文的預測更準確
  4. 在更正確的地方略讀
  5. ...

精讀除了對閱讀有好處外, 對寫作也有兩個好處.

  1. 當我們通過精讀大量地分析段落/篇章結構, 我們會同時明白作為一個作者拓展內容的方式是什么(詳述, 預估讀者反應, 反駁他人觀點然后立論...), 從而促進自己的寫作. 講真, 我經過一個月的精讀, 托福獨立寫作就再也沒出現過不知道怎么論述自己觀點的情況.

  2. 精讀常常遇到不懂的單詞/詞組, 把它們記下來十分有必要, 因為它能讓我們理解詞語在語境中的精確意思, 而且會極大地促進自己寫作/說話時候的選詞. 我用之前講過的Anki來完成記憶的工作, 我們可以把添加的卡片設成雙向(創建英->中卡片的同時自動創建中->英)來幫助記憶.

這就叫有輸入才有輸出.

訓練結構化閱讀

當精讀做得差不多的時候(對我來說是5星單詞6000個, TASK做到40), 讀句子的障礙基本消除, 句間關系基本能一眼看出來, 對常見段落以及文章結構很熟悉了. 此時開始在做文章閱讀的時候訓練結構化閱讀, 包括略讀&只記思維框架中重要信息的筆記. 做完筆記后用好筆記的標準 (有清晰的邏輯脈絡 & 能夠復述文章內容) 來check自己的筆記.

可以在做完題之后, 把文章再精讀一遍, 驗證剛才的理解&保持對段落結構的敏感.

訓練做題策略

做文章閱讀的時候, 我訓練自己用排除法做題, 但即便是這樣, 文章讀懂了但是題目做錯的情況常有發生, 這是因為我

  • 對選項中單詞理解不深
  • 對題目特點不熟
  • 對正誤選項特點不熟
  • 文章理解錯:(
  • ...

我是強制要求自己把問題搞懂的, 一般是通過google, 查字典等方式. 自己搞不定的時候就在SAT提問區提問. 更重要的是, 要把具有共性的錯誤記錄下來, 比如說記錄正誤選項特點/題型特點這類的錯誤, 提醒自己不要再犯. 可以用表格軟件做錯題本. (我用的是 OmniOutliner)

writing_wrong.png
writing_wrong.png

模擬

其實模擬就是按流程走: 該結構化閱讀的地方就結構化閱讀, 改排除法就排除法...訓練的主要是靜下心來做該做的事的能力. 如果超出了規定時間(1篇13min), 只能有以下可能:

  • 心理問題導致沒有按流程走
  • 能力問題 (比如讀得就是慢)

心理問題多做幾篇即可解決, 能力問題就必須找準到底是哪出了問題然后繼續練...

我自己有一個遺憾就是模擬太少了, 突發情況見得比較少, 考試心理容易波動... 我自己模擬的時候閱讀錯的題數在7-11題(330-350). 考試的時候有連著三道圖表題我竟然不會做! 我應該選擇放棄的, 但是我在那上面死磕了5min導致后面文章沒時間讀.... 最終我的閱讀就 fucked up 了, 錯了14題.. 320.

我文法做的模擬就比閱讀多得多(朗播發的10套題我做了9套文法, 閱讀只做了4套..), 因此文法就發揮出了平常的水平(平常350-360, 實際370).

事實證明我只留5天模擬真的是作大死, 不過我時間真的是緊也沒什么好說的.... 如果時間多的話乖乖聽老師的話留15天便是極好的.

文法題的做題策略是什么?

我覺得不要邊讀原文邊做, 直接跳到題的位置做就好了: 如果是只跟本句有關的題(語法, 習慣表達, 標點..), 只看這一句就夠了; 涉及到上下文的時候再看上下文考慮句間關系.

Besides,文法也要用排除法哈,因為知道錯誤選項但不敢確定正確選項的情況時常發生 (語法/句法/文法這種東西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是錯的, 但不能告訴我們什么是對的. 什么是對的由母語人士的習慣決定).

Last but not least, 文法也要總結題型特點.

文法怎么練?

我覺得文法的問題就這幾個方面: 語法 句子閱讀速度 結構分析(句間關系) 習慣表達,搭配.

  • 語法在上方法課之前就用66的語法課來解決.

  • 句子閱讀速度 結構分析(句間關系) 我覺得是練習文法時最重要的地方, 但是自己在備考時沒有將其和閱讀備考區分開來, 幾乎是和閱讀一起訓練的: 在精讀(文章閱讀, 句子功能識別)時這兩個點都能有很大的加強, 就像上文講的那樣.

  • 習慣表達,搭配 把文法教材后面的東西錄入Anki. 精讀時用Anki記的單詞詞組對文法也有幫助.

總之,我覺得文法和閱讀在訓練階段沒有必要區分開來. 我考前模考9套題熟悉題型&把握時間, 成績平均350, 考場發(運)揮(氣)好就370了哈.

然后我在模考的時候出現了一件神奇的事情: 做og的文法都是350-360, 而做Princeton的文法題只有320左右... 仔細分析后我發現Princeton的文法題貌似只是題型和og符合, 題型里考察的能力點似乎完全沒有按照og的要求,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Princeton的文法題里面的習慣表達題似乎比og的要難很多. 實際考試的時候習慣表達考得不會很難啦.所以Princeton的文法錯多了不用擔心, 當作練習心態時間把握吧.

托福綜合寫作老是4.0怎么辦?綜合寫作為什么拿不到滿分?

首先,如何判斷自己綜合寫作是4.0呢? 如果你的寫作是 25 good good, 那么根據打分表綜合寫作一定是 4.0. (如果不是的話, 接下來的內容也很有可能幫到你.)

貌似有很多戰友綜合寫作卡在4.0(我曾經也是),然而這個現象很有可能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對綜合寫作評分標準的理解出了問題.

綜合寫作考察的是你對聽力的把握。準確無死角轉述聽力的全部細節內容可以保證你綜合寫作逼近滿分。

我考試的時候,考到了要不要在地球外面鋪設太陽能電池板的事情,聽力告訴我太陽能電池板會有沒電的情況,這樣就不能繼續使用。如果只答了“沒電”,但是聽力里還提到了“就不能繼續使用了”,我沒有寫,就要扣分(盡管沒電沒法使用這件事情是顯然的,但是聽力提到了,就是你需要涵蓋的信息點)。所以全部無死角轉述謄上去才能拿到滿分。

作者:碩鼠醬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483525/answer/120686188
來源:知乎

我還要補充一點, 字數超出225沒關系, 我兩次考試一次289字, 另一次298字, 綜合寫作都是5.0. 綜合寫作5.0了, 獨立寫作4.0, 寫作就有28了. 這應該是寫作拿到28的最輕松的方式了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非選擇題搞懂評分標準十分重要.

托福聽力感覺記筆記的時候感覺會錯過信息點怎么辦

聽力也是可以結構化的. 聽力中narrator常常是說一個點A, 然后后面說一句話B來詳述A的點. 我們可以在narrator說B的時候把A的信息記下來這樣就不會有問題了.

當然錯過信息點還有一個可能是聽不懂. 聽力相對于閱讀中會存在較多的短語/口語/俚語(比如how come = why; what's the rush = 干嘛這么急匆匆的), 這些東西可能是我們聽不懂的原因. 朗播托福訓練材料里的基礎訓練中的詞組聽譯收集了大量這樣的詞組, 我們可以用Anki, 一天錄入2個list, 9天錄完. 錄入的時候用雙向卡片, 這樣對口語/寫作也有幫助.

第一次sat考試注意什么?

  1. 答案卷和試卷是分開的. 答案卷的第一頁是填涂各種信息. 其中有幾項是考卷的序列號什么的, 考卷會告訴你從哪里得到考卷的序列號, 要特別注意是從考卷的右上角還是右下角. 我記得右上和右下的號碼是不一樣的, 我自己第一次填就填錯了, 在做文法之前才發現...

  2. 還有一點就是沒有必要等臺上那個人說開始填信息再開始填, 看到周圍同學開始填了你也可以開始. 不然有點來不及.

第一次考toefl要注意什么?

考試過程中機器可能會崩潰. 不過別擔心, 監考會讓你換機子, 既不會跳過你沒做的題, 你的時間也不會減少.

要注意的是, 如果聽力過程中崩潰且監考讓你換機子的話, 一換到新機子, 首先把音量調成你習慣的音量大小. 之所以要這么做是因為新機子默認采用預設音量, 這個預設音量可能很小, 導致你根本聽不到聲音, 因此要手動調大.

我有一次考的時候就是聽力時機器崩潰, 換新機子沒有調音量, 前10s聽不見聲音, 10s后才反應過來原來是音量太小..結果貌似目的主旨題的答案在那10s里, 我沒聽到...

我老是分心/不自律/不想干活/缺少意志力怎么辦?

備考的意志力本質上是由對好成績的渴望程度決定的. 不過, 確實有一些方法能從側面解決意志力的問題.

  1. 工作地點. 盡量不要一個人在封閉的地方干活, 選擇開闊的安靜的人多的地方. 比如圖書館.
  2. 如果平時一些網站會讓你分心的話可以用一些軟件屏蔽它們. mac上有一個免費軟件叫SelfConrtol, 很好用.
  3. 如果嚴重的拖延癥使自己抑郁的話(我就是這樣), 和父母溝通, 把自己拖延的行為及自己的苦惱傾訴給他們(而不是欺騙他們裝作在學習的樣子), 也許會讓自己不那么自責. 并且把朗播的賬號密碼給父母讓他們每天監督你.
  4. 意志力是一種消耗品, 需要定期補充. 可以每周六周天晚上讓自己放松, 為了干活的持續性(不然我連續干兩周絕對崩潰..).

sat task的練習量夠嗎?

絕對夠, 只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做. 我總共只做了44個Task, 閱讀從280提升至320, 文法從300提升至370.

美高學生或數學不好的同學可能要額外做數學練習. (No offense)

sat/toefl task一定要做完嗎?

做不完沒事, 做完做不完和拿到心目中的高分沒有必然聯系. 先把方法課搞懂, 帶著正確的做task方法, TASK有時間就做就OK了.

千萬不要為了做完task而要求自己每天做x個Task, 因為這樣很可能導致達到了數量而丟失了質量. 在做每個TASK的時候都有可能遇到各種各樣值得思考的問題 (做過Task的同學應該都有這種感覺, 尤其是備考前期), 我們應當通過思考它們完善我們的備考方法體系. 千萬不要壓榨思考的時間從而淪為干體力活的機器!

(混合)備考怎么安排時間?

備考的過程會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比如今天SAT task里的一個文章巨難無比讀了很久, 明天文法又錯爆了有一堆問題要問之類的. 這些不確定因素會讓我們完不成今天的計劃, 然后要接著調整明天的計劃. 煩得一逼:(

我想出了一種方法突破一天24小時的限制, 再也不會為完不成今天進度而發愁. 那就是不要以"天"為單位安排計劃, 而是以"輪"為單位. 我不去規定每一輪要完成多久, 我只規定每一輪要做哪些事情(比如SAT task兩個+托福口語按自查清單練一個TPO+托福聽力練一篇), 一輪完就下一輪. 盡管每一輪的完成時間不同, 我的心情不會起起伏伏, 我會以最大的動力去最完美地干活, 因為我沒有每天計劃所帶來的壓力啊.

我在混合備考的時候是把基于"天"的任務和基于"輪"的任務結合(SAT task每天做1個, 托福的東西全部放在"輪"里), 如下圖:

plan.png

Besides, 計劃應當根據可實施性還有每項任務的重要性不斷調整.

單詞背得慢怎么辦?單詞怎么背?

  • 看形, 將單詞按音節/常見詞根分段來記有助于提高記憶效率與準確性. 比如 viable -> via'ble, bulldozer - > bull'dozer.
  • 聽音, 將音節與字母對應
  • 背釋義, 忽略詞性, 將一個單詞的多余意思合并. 比如 uniform(adj. 相同的,一貫的;adj. 全都相同的;n. 制服;n. 一套這樣的衣服) -> (一樣的, 一樣的衣服).
  • 不要關閉計時, 保證速度.
  • 可以只用 1 3 5 這三種熟練度等級, 1表示不會, 3表示會了但還想背, 5表示會了(在第六輪用).
  • 先想意思再看答案, 因此開啟延遲顯示詞義(默認開啟). 選意思的兩輪也要先想再看選項, 想不出來就憑感覺選擇一個 (經常能選對, 會有"啊, 是這個意思!"的效果, 然后就記下來了).
  • 六輪一輪都不能少, 每一輪都是加深印象的機會(手機上第5輪可以去掉因為效果不好).

人生經驗 之 嘗試問出心中的問題

我們在干活的時候常常在心中有許多"微妙"的感覺, 一些我們想問但不敢問出來的問題. 比如說"感覺做TASK沒用", "感覺用朗播單詞本背單詞很慢"等等. 我們從小被教育成不敢質疑老師, 不敢質疑權威. 然而這些問題是如此重要, 它們必須被得到解答, 否則我們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

比如說我之前就一直感覺用朗播單詞本不順手, 我每天花很多時間背單詞但是沒什么效果... 有一天我下定決心問出自己的問題, 我找了設計單詞本的王宜涵老師, 找了杜老師, 找了歷屆朗播的學生. 最終我綜合多方面的資源發現背得慢原來是我用得不對: 用單詞本背單詞本來求的就不是精確的語境意思, 而是快速地記住大量詞的大概意思; 精確的語境意思不是用單詞本背出來的, 而是在大量精讀的過程中固化在我們腦中的. 于是我立刻調整了背單詞的行為, 我原來被個詞我就要查字典查好久, 現在不查字典了, 只關注音形義的對應. 效率提升了1倍, 背新list 40min, 舊list 15-30min. 一天能背7-9個lists.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我們質疑并不是為了把誰批判一番, 而是通過質疑把問題研究得更透徹.

我們最終會發現, 有的時候是自己的問題, 有的時候是老師的方法不適合自己, 自己要作出相應調整. 但不論如何, 最終的結果都是提高我們的學習積極性與效率.

我認為: 敢于問出心中的問題 是 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

人生經驗 之 問正確的問題, 正確地問問題

我在上個問題中講過, 問問題的目的是把問題研究得更透徹, 從而找出自己的問題. 要想達到這個目的, 就必須把自己的狀態完整地呈現給幫助你的人, 這樣有經驗的人才能看出你的問題在哪兒.

比如說做閱讀題, 答案選A, 但你選B的時候就應該把自己怎么確定B/怎么否定A的思維過程寫出來, 也包括自己對文章, 題目的理解等等. 在SAT提問區的后5頁我以這種方法問了一堆問題, 每一個都讓我受益良多.

在問單詞為什么背得慢的時候就有必要把每一輪做了什么說出來, 也包括你對背單詞的理解等等..(我就是這么問出來的).


以上這些東西大多基于朗播的方法課.

當然還有我自己的一些見解, 請批判性地看待, 不要全信, 歡迎討論.

希望對你有幫助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619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155評論 3 42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635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539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25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646評論 1 326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55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38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9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146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38評論 1 372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93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65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8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257評論 1 29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59評論 3 397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96評論 2 376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