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人不可貌相。我一直深以為然,也從不小看任何一個人。但這二天仍然讓我對這句話重新加以認識。
這幾天一直都在禪修中,班上的同修們都是來自各行各業,性格迥異,喜好也不同。
其中有二個我一直很熟悉的人,一個是衛紅,一個是李軍,就是這樣的二個簡簡單單,普普通通的女人,讓我又重新認識了她們。
? ? 1/
先說衛紅,一個矮個子的很喜歡說話的中年女人,有點卷曲的頭發散亂的披在肩上。和她交流中就可以看出,她沒有讀過多少書,也沒有多少文化知識,語言總是讓人感覺很啰嗦,沒有條理,繞一大圈還沒有說清楚她要表達的重點,只是聽見她在不停的碎碎念。
但是她很謙虛好學,總是帶著請教問題的眼神看著你,她的眼睛里總是流露出渴望,讓你情不自禁的成為了她的老師,去指導她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與孩子溝通。
我和她認識也有二年了,雖然沒有太多的深度交流,但多少知道一些她的情況。她自己在經營著一個服裝公司,二個店面,家中里里外外都是她一個人經營著。李季老師說過:衛紅是一個女強人,背負著整個家族,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是一個很有能量的人。我卻怎么也看不出整天操心著孩子的小女人是一個“有能量的人”。
每次和她見面,談論的都是她的家長里短。言語中和我聊的最多的都是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且只要遇到了有人在談論孩子的教育,她總是馬上湊過去認真的聽,認真的提問,哪怕是遇到我們認為對她來說很重要的信息時,她也不管不顧,等等再說。
? ? 2/
就這樣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主婦”卻讓我深深的被“震住”了。
前二天晚上我在她的房間里,聽她和另一位同修聊他們公司店面的員工管理。那位同修在店長和副店長的定位和關系中遇到了困擾,向衛紅請教。衛紅非常熱心的在說著自己的建議和經驗,看著她語言精煉,干脆利落的發言,處理事情的1.2.3.4 點,條理分明。
不同性格的店長怎么對待,副店長又該以什么方式和角度去相處,基層員工又該如何,業績和員工的薪資該怎么掛鉤,怎么平息副店長和店長的矛盾……,這些方面經歷不多的我聽了馬上就明白了,重點,舉例,方法非常實用。
她的臉上帶著一種堅定和自信,說話聲音鏗鏘有力,兩只手也在不停的揮動著。她說話的振頻輻射到我的頭部,讓我的頭皮發麻,輻射到我的身體,讓我全身發麻。這真是應了那句話,雞皮疙瘩掉滿地。
看著此時的她,那個怯怯的小女人去哪了?那個總是“我有個問題要請教你”的好學的媽媽去哪了?此時的她,渾身散發出的精明強干,堅強有力,處事果斷的氣勢,讓我真的被“震住”了,我真的相信了:她是一個有能量的女強人!
據了解,衛紅上過很多的身心靈成長的課程。在她的身上,在事業中的陽剛果決,在家庭中的溫柔如水,這兩股能量她已經實修的非常好了,真讓我吃驚不小。
? ? 3/
再來說說李軍,她也是一個讓我大跌眼鏡的人。我眼中的她是一個心不在焉,注意力很不集中,如果她不發言,都讓我們忘記她在課堂里,她的存在感真的不大。
她也是一個非常糾結,愛鉆牛角尖的人,總是出乎意料的提出一些讓人覺得很可笑的問題,比如: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不是很應該嗎?為什么要去感恩他們?我們這么好的課程為什么不能做成公益的,免費讓大家都來學?收了費,別人當然就不來了,不是會讓很多人都學不到了?
她的問題常常讓我們哄堂大笑,她自己卻很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一味的要老師給出答案,老師經常會很無語。 但往往大家不明白的問題求教老師時,老師還沒有回答,她卻一言中的給出解答。我們常常開玩笑的說她是“異類”。
? ? 4/
她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常常丟三落四,經常拉下物品不知道,到了房間了才想起要去找東西,大家經常感覺她有點“拎不清”。
就是這樣的她從事的職業竟然是理性和邏輯高度縝密的壓力容器工程設計師。壓力容器就是工業鍋爐和各種管道、彎管、接頭、閥門所組成的很復雜的一項對安全性能要求很高的工業生活中很常用的基礎設施。
在我得知她做著這樣的工作時,我很吃驚。她的兩極分化很突出,一方面是要求極高的精密運算,一方面是忘東忘西,注意力不集中。她說: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才會走進身心靈成長的課程,希望通過學習來平衡一些。在這里我改變了很多了。
就像是李季老師說的:在我們的人生中經常會像鐘擺擺動一樣,從一極擺動到另一極,給我們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很多困擾,所以需要通過禪修靜心來找到生命中的“中道”,讓我們在生活工作中盡可能的達到平衡。
? ? 5/
禪修這七天中,讓我重新認識了她們二人。回過頭來仔細對照自己,我為什么會對他們二人有這么大的反應呢?
審視自己后明白了,是因為我對他們有評斷。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她們,看到的都只是一個面相,因此產生了自己的判斷,這個判斷中帶著一些看不起,帶著一些自大心,帶著原本的潛意識思維模式去判斷,當然會只看到了一個面相的她們。
一個人在社會中有很多的角色,一個角色就是一個面相。她們可以是公司的運營人,是工程師,也可以是二個孩子的媽媽,也同時是他人的妻子,是我的朋友們,是班上的同修,也是客戶,是別人的女兒,媳婦……。當然她們還會需要有很多的角色和身份以及不同的情感去面對各色人群。這應該也是身而為人的樂趣吧!
如果一個人用同一個面相去面對所有人,對老師,對孩子,對老公,對同事,對下屬,對朋友等等,都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和說話,處理事情,那么也就成了機器人了。所有人都這樣的話那不就成為了機器時代,沒有了情感,沒有了情緒,這樣的世界也太沒有意思了。
有人說:一個人有三千面相。那么就不能帶著同一種“有色眼鏡”去看人。需要自備各種色系,各種款式,根據實際需要去變換成,全面的,客觀的,各角度的去認識每一個人,才不會再“大跌眼鏡”了。
韓大爺讀寫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