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山大川多不勝數,像火焰山這樣出名的,不多。
大多數人,是從《西游記》里,認識了火焰山。
火焰山,真的曾經一片火海,燒得唐僧師徒過不了路?都曉得不可能,卻都信以為真。
信的,是那份神奇,那份神彩。
火焰山,成就了《西游記》一個精彩故事。
《西游記》,成就了火焰山的神奇美名。
從成都,坐風馳電掣的火車,到火焰山,也要兩三天。寫《西游記》的吳承恩,當年,是否曾親臨火焰山,不得而知。
盡管,從張騫通西域,時間一晃就是兩千年。
但是,不得不說,在沒有現代交通工具的時代,往來西域,是一個繁劇的工程。
新疆與內地,繁據中的往來,見證著骨肉之親,同胞之情,也昭示著新疆的獨特魅力。
比如火焰山,不僅有孫行者借芭蕉扇,滅火借道,這種神采飛揚的故事,這種離奇又有趣的神話光輝,本身,更有獨特的自然風采。
火焰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唐人以其炎熱曾名為“火山”。
火焰山童山禿嶺,雨不下,草不生,鳥潛蹤。全年降水量,據說不過十多毫米。
盛夏的火焰山,真如遍地烈焰,火舌燎天。
8月29日,過火焰山。
這是秋老虎肆虐的天氣,四川盆地都熱得人驚叫喚。號稱“中國熱極”、大熱如火的火焰山,今天算來很是溫柔。吐魯番地區,氣溫只有35度左右。火焰山下一柱擎天的溫度計,顯示的氣溫,只有45度左右。
就這樣,山下,人們還是覺得高溫如烤,稍一接觸陽光,就急于躲進蔭涼。
火焰山之名,顯然得來不虛。
要知道,火焰山屬于大陸性干旱荒漠氣候,夏季最高氣溫,曾經高達49.6℃,地表最高溫度曾經高達89℃多。
說火焰山是中國最熱的地方,沒毛病。
說火焰山沙窩里可烤熟雞蛋,沒毛病。
沒毛病的,還有那些冒熱頂暑的游客。
熱得汗水長淌,他們還在火焰山下照相。唐僧師徒座前,牛魔王、鐵扇公主像前,一個個頂著烈日照相,排隊打卡。好在,山下偶也來一陣子涼風,算是火焰山給熱情高漲的人們,一個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