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科比的退役被刷爆了屏,原因有很多。對于我一個非球迷來說,科比是我那個時代的回憶,在我考大學的時間里,最后一場比賽,湖人VS76人。那時候科比與奧尼爾的組合絕達到了所向披靡的巔峰,給人力量,讓我們相信功不唐捐。科比給人奮斗的精神!
? ? ?輾轉反側,又打開電腦收聽陳嫦芬老師的《職業素養》,如果計算起來這是我第四次的收聽,每次收聽我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在工作中,我看到身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成長,為此我都感到一絲欣慰,可是,看到有的同事犯錯時,我也會質疑他的能力,反思自己。每一天都在變化,都會處理各種雜亂無章的事情,要做到做中學,學中覺是一種職業精神。既然職場是處理人和事的場所,如何處理的好?人和事交織在一起,會產生奇特的物理和化學效應。我看分三個部分,首先是自己,如果每天我們都是以負能量的心態去處理事務,給我們的反饋是什么?可想而知,結果可能是不盡人意。因此,改變自己的心態,提升自己的能量,營造一個不卑不亢,值得信任的氣場是尤為重要。提升自己,即使是遇見挫折,還是要從挫折之中看到機遇和希望,這需要自己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第三,一定要把握一個原則“和為貴”。同事作為你工作中的伙伴,難免有利益上的或其他方面的沖突,處理這些矛盾的時候,你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法應該是和解。畢竟,同處一個屋檐下,抬頭不見低頭見,如果讓任何一個人破壞了你的心情,說不定將來吃虧的是你,而不是別人。與同事和睦相處,在上司眼中,你的分量將會又上一個臺階,因為人際關系的和諧處理不僅僅是一種生存的需要,更是工作上、生活上的需要。
? ? ?嫦芬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成功對你的意義是什么?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成功對你的意義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在于是精神上的,這種滿足感是物資不能給予的。因此,我認為成功是精神需要。生活和工作中,是將很多小小的成功組建在一起,產生的成就。比如說我是做工程師的,解決現場實際問題,我覺得在這個事上我成功了,再比如說,你今天挑戰1500米的自由泳,我也說是一種成功。由此可見,成功的前提是一種不斷的付出,而且你要相信,功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