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曾經問過我:媽媽,什么是實現自己的夢想去改變世界,如果我改變了世界,警察會不會抓我呀?
我說:如果你不是在破壞世界,警察肯定不會抓你的。假如你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會改變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你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就改變了這個世界。
女兒聽了很高興:我明白了。我有一個夢想,我想讓我們的房子都有腿,可以今天在這里生活,明天去到一個新的地方,長大后我要實現我的這個夢想去改變世界。
孩子真的是一個天生的哲學家,她問過我很多問題:
? 世界是怎么來的?
?人為什么活著?
?我是誰,名字只是我的符號,我也可以不叫這個名字,我到底是誰?
?我們要不要相信別人?
這些問題我無法回答,孩子有自己獨特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他們的成長,就是在不斷探索認知這個世界,去構建完整的自我,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們的教育,只能完成知識的傳授,并不能代替孩子去構建自我,學校可以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可是只通過學校教育是培養不出改變世界的領袖。我一直在思考,我們究竟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
最近讀了幾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其一是《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馬斯克被公認為當今科技界最創新的領袖之一,他的各種冒險事跡被人們所津津樂道,他想要征服火星的雄心令人贊嘆。而他本人坦承,他非同尋常的冒險性格對他的人生意義尤其重要。他實現夢想的過程不就是在改變世界嗎?
《創業的國度》里面談到了以色列的教育成功學,其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是,20歲的他們就會成為“背包客”周游世界,35歲的時候,大部分以色列人已經游歷12個以上的國家。科學創新和熱情的創業精神是以色列幾十年來屹立不倒的原因,可是這樣的精神不是學校里學到的,是在生命的體驗過程中鑄就的。
當他大舅(雨豪)向我們發出邀請,和一群創業者們共同去巴丹吉林沙漠來一次生命之旅的時候,我一下子就被打動了,迅速報名準備行程,可當一切都安排好之后,又有了一些擔憂:招財(8歲女兒)需要請假,影響學校正常學業怎么辦?進寶(三歲半兒子)打破了進入沙漠的最小年齡記錄,平時出門要抱的他可以適應沙漠艱苦的生存條件嗎?我自己內心也有一些矛盾和掙扎,后來一咬牙,看看馬斯克,想想以色列人,生命的體驗才是回歸到教育的本質,我們不就是要打造孩子勇于冒險不斷探索世界的精神嗎?巴丹吉林沙漠,我們來了!
沙漠對大家來說,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熟悉的是我們清楚接下來三天斷水斷電斷信號,陌生的是這樣的生命體驗距離自己實在遙遠到無法想象。
進入巴丹吉林沙漠的第一天,確切的說是白天,溫暖的陽光灑在我們身上,招財和進寶歡快地唱著歌斗著嘴,仿佛進入的不是神秘廣袤的沙漠,而是郊外踏青一樣,自在和愜意。
美好的天氣持續到晚上,我們來到了第一個安營扎寨的地方,大家迅速找到自己的地盤,劃分領地后慢慢等天黑。
招財和進寶沒有閑著,每人拿了一盞燈后各自玩沙畫。
招財:這是一朵盛開的玫瑰花。
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是在大自然的課堂里不斷被激發的。
天黑了我們把收集來的樹枝點燃,當一人多高的火苗直飛沖天的時候,每個人心頭的那把火也被點燃了,大家圍著篝火開始唱歌,唱了一會兒又開始跳舞,招財和進寶也踏著不知名的舞步,和大家圍成一個圈。火光照亮了每一張笑臉,每個人都陶醉在這深邃卻并不孤獨的沙漠,唱累了,跳累了,就放飛煙花吧,此時此刻,每個生命都熠熠生輝!
然而,一切的變化太突然……
在沙漠休息的第一天夜晚,沙塵暴悄然襲來。帶著招財睡到后半夜的時候,突然被肆虐的狂風吹翻了帳篷頂,整個門戶大開,狂風卷著沙子不要命地劈頭蓋臉而來。沒辦法,七姑父(我老公)只好一遍遍過來幫我和招財固定帳篷,哆哆嗦嗦熬到早晨,起來后發現我們不是受災最嚴重的,他大舅(雨豪)的帳篷頂完全飛跑,整個人席天幕地睡了一晚;他姨夫(樂樂)很神奇地居然在半夜整個帳篷被風卷跑后早晨再把一件件散落的手機行李帳篷床墊睡袋全部找回來了。我無比慶幸進寶還是夠份量的,如果風再大點兒把進寶和帳篷一起吹跑,不知道七姑父有沒有這么好的運氣,可以把兒子找回來?
進寶:太吵了,太吵了,太吵了…
話外音:進寶是嫌棄風聲太吵了
招財:太冷了,太冷了,太冷了…
勇氣
第二天的天氣異常惡劣,不過是一粒粒浮沙,可是無數的沙粒匯聚在一起,伴隨著狂風,就成了肆虐的風暴,人類在風暴中顯得格外渺小,大自然的力量不可抗衡。即使是這樣,我們的集體全家福仍然誕生在此刻,好像在風暴中接受了洗禮,每個生命都會從此不同。
迎著風暴,我們手拉手站成一排,勇氣可以彼此傳遞和感染,沒有人退縮,沒有人畏懼,招財和進寶也不例外。一聲令下,大家手牽著手迎風沖下沙丘,那一刻的熱血沸騰已經足以抵抗肆虐的風暴,這可能就是一種豁出去的拼勁兒了吧,每個人都被鼓舞和感召著。招財和進寶什么也不說,緊緊跟隨著我們在沙漠沙塵暴中前行。當狂風吹過的時候,飛揚的瘋狂的沙粒向我們打來,我緊緊抱住進寶,讓他的頭埋在我的懷里,趁著風小一點點的時候,趕緊向前爬行幾步,真的是爬行,風吹的完全無法站立也無法睜開眼睛,提醒了招財和進寶要閉上眼睛和嘴巴,可是進寶還是被吹得滿嘴沙子,在艱難地走完這段歷程,爬回到車上后,一塊糖就立刻使他滿血復活了,笑容重新綻放,即使此刻滿臉黃沙。招財始終自己照顧著自己,走在我們的前面,倆人從頭至尾不再叫喚和埋怨,也沒有人提出要提前進入車輛,勇敢的姑娘和小伙子。
這可能就是大自然展現力量時,升起的敬畏之心,同時也讓我們內心升騰起勇氣的力量,讓孩子們經受住了風暴的洗禮,這是一次生命的考驗。
他大舅:欽佩招財和進寶的勇氣,七大姑,你這倆娃是充話費送的吧?!
七大姑(本人):咳咳,當然不是,是買手機時送的。
開玩笑,不過這不就是我們想讓孩子擁有的生命體驗嗎?一次旅行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這就是大自然的教育,刻入生命的教育。
樂觀
第二天晚上的營地領隊帶我們選擇了沙漠綠洲旁邊,因為天氣極端惡劣,這次的扎營全體成員都在開動腦筋,研究風從哪兒來,怎樣最能抵抗風暴?招財和進寶也不再像是第一天一樣,只是在旁邊玩,等待爸爸媽媽把帳篷都扎好,而是密切關注著扎營的整個進度,因為一個不想特別吵,一個不想特別冷。
集體商定后大家采取了合縱連橫的新方式,就像手拉手朝前沖一樣,把帳篷排成排,惡劣的生存條件可以激發一切潛能。所以,我們的口號是:等風來!
后來天氣果然沒有令我們失望,本來搭建的牢固的放映幕布也被大風吹翻了,招財和進寶看了一半的好心眼巨人被迫中止,在此感謝表弟(Henry)精心的安排,居然帶了超大的露天放映設備來了沙漠,這趟沙漠之旅是豪華游嗎?
即使大風無情地吹,可是所有人的帳篷都經受住了考驗,野外生存經驗升級了,棒棒噠!
我們在抵達沙漠綠洲駐扎休息的時候,罕見地遇到了沙漠里的細雨天氣,雖然雨滴輕柔地好像感覺不到她,而且只落了一會兒就羞澀地退去了,可是厚厚的云層提醒著我們這一切并不是幻覺。
招財:今天這么大的風,這么小的雨,有風又有雨,太刺激了。
七大姑:我們所以為的苦并不是孩子心中的苦,孩子們以為的甜是內心真的很甜。
經歷沙塵暴考驗的我們,即使都是滿頭滿臉沙,難得平靜的早晨,順著湖邊走著,男人們開心地就著湖水洗頭洗臉,女人們和孩子們洗個手也非常開心,因為在沙漠里看到水就看到了希望。
進寶:媽媽,有水真好。
在第三天的時候,沙塵暴依然肆虐,大家原本商量,要不要提前離開沙漠,可是當我們返程途中,竟然意外遇到了一個山谷,風沙也慢慢小了,平靜下來的沙漠是如此美麗。有夕陽西下飛舞的落日余暉;有夜幕降臨閃爍的點點繁星;有晨光熹微透射的五彩朝霞……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在絕望中也能收獲希望。
停止抱怨,適應環境,樂觀面對一切,這也是這次旅行的意義!
互助
我們此次一起走進沙漠的總共有24個家人,包括招財和進寶兩個孩子,司機師傅8人,開了8輛車出來,其中一輛車上全部是物資。
招財開始時會問:媽媽,我們有8輛車,為什么我們的車子總是在最后呀,我想要到前面去。
沙漠里險峻的地形地貌,流沙隨時改變形態,辨識路線是特別困難的,后面的車輛盡量跟隨著開路車的輪胎軌跡前行,出現的一些特別陡峭的大坡,司機也要尋找合適的借力點,迂回著向上攀登,即使特別小心,偶爾還是會出現陷入沙坑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大家守望相助,共同進退。
招財后來明白:媽媽,原來我們的車子這么重要,需要關照到前面每輛車,當其他車有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幫助他們,如果我們自己遇到困難,也要呼叫其他車子來幫助我們。
招財:這樣我們才是一個團隊!
孩子的團隊意識并不只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真的在有困難時,彼此的守望相助,生命的體驗才能帶給他們深刻的體會。
好奇心
來到了沙漠,徒步怎么能少的了呢?在風暴中的艱難前行,和風平浪靜的開拓前行,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和感受。
第三天下午天氣也給力,他大舅就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徒步比賽,分為三個小分隊,認命了三名隊長,然后依次挑選自己的隊員入隊。招財在第二輪選人時被七姑父收入氅下,進寶也屢次提出一定要參加,可是他在跟著走了一段路之后,實在是走不動了,關鍵我也拖不動了,沿著沙丘向上爬并不輕松,比爬樓梯辛苦多了,畢竟爬一步可能滑下來三步,實在是舍命也陪不了君子了,我帶著進寶返回營地,大喘著粗氣,好久才平復下來,過了一段時間后,慢慢也有放棄的隊員陸續回來,我問他們,招財怎樣了?他們說,招財一路歡快蹦跳得像是開了掛,一路向著最遠方開拔。最后,招財是第二名抵達終點的體力小超人,并且所在的小分隊取得了第一名。
招財:我愛上了沙漠徒步。
回到了營地的進寶也沒閑著,拿著鐵锨松松土吧。
在沙漠里,沒有水沒有電,娛樂設施更是極少,孩子們天生愛玩的好奇心會促使他們去尋找和發現一切可以玩的。招財和進寶就為了體驗順沙而下的暢快淋漓,不厭其煩地嘗試了防潮墊,紙箱,繩子各種工具,一遍遍地爬上沙丘,滑下來,也在不知不覺地增強著體力,這可不是幾堂體育課就能帶給孩子們的滿足和喜悅。這時候,我們完全不會再說進寶出門不帶腿兒了,人家的小腿兒利索著呢。原來,好玩的事情才是孩子最大的驅動力,大自然不就是一個寶藏嗎,蘊含著各種新奇有趣,都是孩子們的最愛。
珍愛生命
沙漠里,放眼望去全是高聳綿延一望無際的沙丘,可是幾天的旅行下來,還是發現不少大大小小的動物或者昆蟲,靠近綠洲的地方,生長著好多的植物。
去了司機小虎師傅家的駱駝養殖基地,就處在沙漠之中,這次我們用的汽油也都提前放置在這里。他家里總共有1000只駱駝,散養在沙漠里,是不是我們在沙漠里遇到的所有獨自散步的駱駝都是他家的啊。
小駱駝也像進寶一樣萌萌噠。
還有跑得飛快的狐貍和獾豬,實在拍不到照片,以進寶代替。
沒記住名字的一種植物,據說壯陽,旁邊的招財貓是二表妹養的。
真的是沒有想到,在沙漠里會遇到這么豐富的生命,招財和進寶說:會動的遇到了九種。
招財:沙漠里的生命這么頑強,我們不可以傷害它們。
進寶:知道了,姐姐,小蟲子也不可以傷害。
由自己在沙漠中生存的不易,想到了其他生命在沙漠中生存的艱辛,即使只是一只小蟲子,一株不會動的植物,一切的生命都值得被我們珍惜,懂得了尊重生命,才能升起博愛和慈悲之心。這也是孩子們從旅行中體會到的。
節約
沙漠里物資真的是極度匱乏,所有吃的喝的都必須自帶,當沙漠里吃飯成為了一件和生存息息相關的事情時,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都會珍惜每一口食物。
招財:壞了一點兒的梨沒關系,把好的啃了壞的再丟掉。
進寶:我要吃完,不能浪費。
是啊,孩子們平時所處的環境,想要吃的簡直是太輕松平常了,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吃不到的,當一切得來太容易的時候,也特別容易忽視所擁有的一切,人性就是這樣。可是忽然改變了外部環境,所有的一切得來并不容易,而是資源都是有限的,浪費了就沒有了,這時候,真的需要慎重思考和做出選擇了,孩子們選擇了珍惜每一口食物,感受到了吃的喜悅和快樂,不因為吃到了山珍海味,皆因為一切得來不易。
沙漠之行結束的時候,孩子們仍然意猶未盡。招財在返程的飛機上就開始記錄自己這次的旅行收獲,寫了日記并在班上和同學們分享。我問她:這次在沙漠里經歷了沙塵暴,你還愿意來沙漠嗎?她開心回答我:當然愿意了,我還想要去到更多不同的地方,探險是特別有趣的事兒。我看到了女兒的變化,之前有些嬌滴滴愛哭的女孩兒,成了風一樣的女漢子,追逐著風沙不斷奔跑。進寶也從一個每天抱著奶瓶入睡,一點兒不愿受累的小奶娃,成長為小小男子漢了,能睡在搖搖欲墜的帳篷里,能吃大餅,愛干活,在風暴中前行。
大多數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從本能上不愿意接受改變學習新的事物,沒有對錯,這樣做是人出于對安全的本能。可是人類世界的推進,正是靠著那些極具冒險精神的少數人,這些有著冒險精神同時又專注于某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上的人,他們發現新大陸、發現新能源、發明新技術、不斷探索和改變世界,我們的教育想要培養這樣的人,那就帶上孩子去旅行吧,不是走馬觀花的游玩,而是每一次都是極致的生命體驗,讓孩子們在旅行中,去感受自由,冒險,勇氣,樂觀……一次旅行,并不能鑄就一個馬斯克,可是給孩子們心中埋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終有一天,他們會破土而出,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陪伴孩子不斷去探索和發現,追逐自己的夢想而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