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驅車前往漣水機場的時候是午間兩點。
深秋的蘇北農村木葉盡脫,高速兩旁的白楊樹也凋零大半。楓葉還未紅,縱使氣象開闊,也肅殺不減。
同后兩日的閩南相比,便是兩重天。
第一次坐春秋航空的航班,感慨良多。
飛機還未飛平,前排的乘客便按鈴要吃的,15塊錢買了一包花生一瓶水。航班從東北飛來,許是飛行時間太久,機上乘客紛紛起身上廁所。
40塊錢買了一份咖喱飯,接著聽空少推銷產品。披肩、絲巾、面包、飛機模型、遙控直升飛機、剃須刀……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
對于一個從未坐過春秋航空的人來說,我的表現近乎鄉下人進城了。
飛機即將落地的時候突然有了一種奇異的感覺。
僅僅兩個小時,就把我從家鄉帶到了一個我從未來過的省份,帶到了這個我一直向往的地方。
下了飛機后手機找不到SIM卡,一番周折坐上機場大巴,來到鷺江道。
和我想象的不同,并不是似上海般繁華的城市,街道雖也喧鬧,但生活氣息濃厚。
幾乎沒有任何距離感。
經熱心的路人的指點找到了住所,安頓下來后出來閑逛。
如果說江南女子的聲音是軟糯,那么閩南姑娘的聲音便是徹徹底底的嗲。
和一衣帶水的臺灣腔有些像,又有自己獨特的感覺。似乎每吐一個字都要讓音細細的在口中咀嚼半天,才戀戀不舍的發出來。
經過臺灣小吃街,各式各樣的小吃。日后證明這是廈門最讓我懷念的東西。
魚肉餃子館、海鮮大排檔、小吃店、菜市場、水果攤。沿街走了很久,直到擔心迷路才返回賓館。
明明不是同一個地方,偏偏這樣的場景讓我聯想到了粵語的《喜帖街》。
似乎歌里所唱的街道便該是眼前的模樣。
很累,沒有洗澡,從從寫完日記就睡了。
D2:
起床,前往鼓浪嶼。
一連跑了三個碼頭才找對地點,到了以后發現最早的票也是11:50的。
買好票,打車去鐵路公園。出租車司機很熱心,途經鐵路公園的時候指給我們看,然后將我們送到了廈大。
師傅說,他拉30個人大概有20個是游客。
廈門人民的生活大概受到了旅游業的嚴重影響了。
對廈大沒有特殊的感覺,并沒有覺得有傳說中的那么漂亮。
房子古舊,到處都是游客,大抵學生每天也要習慣了。
從廈大出來以后去找攻略里說過的杯子蛋糕。
非常偏,小巷里一直找也沒有找到。倒是一路的街景記得異常清晰。店鋪,美術館,大海。
最后在沿街一家店吃了午飯,兩份沙茶面,一份五香卷,一份芒果綿綿冰。
每一份都非常的好吃,以至于我離開廈門已近一周還如此懷念。
我一直到現在還記得那家店姑娘的聲線,沙茶面好吃,這個就一般,五香卷很好吃,海蠣煎也很好吃,芒果綿綿冰又快又好吃,一定要試一試。
標準閩南腔,嗲又不失熱情。
沙茶面里海鮮很多,蝦、扇貝。沙茶湯本身的辛香也叫人不忍釋。五香卷酥脆,蘸著醬有烤鴨的感覺。綿綿冰飄著芒果的芳香,最神奇之處在于冰品入口竟絲毫沒有寒冷的感覺。
飯畢,回碼頭。
再一次見證中國人口之多,上船搶座還算順利,船在海上航行了20分鐘,放鼓浪嶼的一個紀錄片。海水與連云港的無異。
島上有非常多的行腳商人,叫賣百香果和蓮霧。買了三個百香果,用吸管吸著喝,小販再三強調要把果肉攪勻的才好吃,我吸了一口,臉擠成了一團——
這比我吃過的最酸的橘子還要酸很多!
殖民地期間的建筑風格很別致,一路各種小文藝小清新的店鋪。在一家叫貓糖的店里買了6罐果醬一罐牛軋糖。
沿街有各種各樣的小吃,吃了海蠣煎,章魚,五香卷,嵌著許多芒果的綿綿冰,味道非常贊。
去了日光巖,聽到梵音介紹人應該多傾聽,少傾訴,可誰能夠一下子就長成完美的模樣。
實在不必時時刻刻都用最完美的標準來約束自己。
鋼琴博物館外的花園讓我聯想到日光海岸,原本想在里面找我們家那樣的鋼琴,后來才發現,奇形怪狀的鋼琴實在太多了。
看了百鳥園的鸚鵡表演,看它們說話,撿垃圾,騎單車,鬧,構思出一本小說叫做百鳥派,大弟子叫做語。
終于親眼見到鸚鵡叼錢,很多勇敢的小朋友拿出錢來讓鸚鵡叼,場面非常熱烈。
往渡口走的路上路過風琴博物館,和鋼琴博物館類似。接著到了渡口,人一如既往的多。
回賓館以后洗澡,寫日記,看了一會《尸語者》,休息。
D3:
起床后去步行街散步,旗樓好似沈從文在《邊城》里描寫的吊腳樓。店鋪尚且沒有開,整條街都還沒有醒來似的。在街邊一家小吃店吃了沙茶面,只有幾家買紀念品的商店開了門。
路過一家又一家沉睡的店鋪,不知里面曾有怎么樣的游人路過。
在一家小攤上喝了花生湯,桌子低矮,椅子更似小朋友過家家的道具。湯很甜,花生被很細心的剝了殼搓了皮,泡的綿軟。
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個白胖子。
這是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謎語,該是多么智慧的人,才會用如此詩意而精煉的語言來形容如此常見的農作物。
回賓館后乘公交去鐵路公園,鐵道,花徑,人家。鐵道是廢棄的,兩旁開滿了鳳凰花,路兩側的居民就像任何的居民一樣,只是風景絕佳。
不時有游人二三,手挽著手,促膝談心。
我突然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個故事,兩個病人住在同一件病房,他們都病的很重了,以至于不能從事任何娛樂活動。靠窗的病人便給不靠窗的病人講窗外的內容,公園,球場,池塘,玩樂的孩子們。不靠窗的病人在享受著這一切的同時也心生怨恨。一天夜里靠窗的病人病發,不靠窗的病人沒有幫忙按鈴,而是眼睜睜的看著病友死掉。第二天,護士把靠窗病人的尸體抬走時,他迫不及待的要求換到靠窗的床上,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禿禿的墻。
不得不說,那位靠窗的病人是一個善良的天才,他用想象力編織出了一個夢幻的世界去治愈那位病友,可惜善人沒有善報。
而來到鐵路公園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了他編織出來的那個幻境。
細雨霏霏,沒有一間店鋪,只是狹長而看不到盡頭的一條路,無意間與我腦海中從前那個在故事里看到的小路重疊到了一起。
從鐵路公園出來后,公交到賓館退房,然后公交去圖書大廈。
在圖書大廈門外解決午飯,然后進去排隊。
獨木舟的簽售。
圍成方形的一個區域有座位,剩下的人都要在外圍排隊。很幸運的排在前面。后來來了上千人。
一個外地來的妹子把書給我讓我幫她簽,以及后來一個妹子插隊到了我前面,一個勁的道謝。終于輪到我了,前面的妹子有給獨木舟送禮物的,有拿手機合影的,合影時獨木舟還說,你拿遠一點,要不顯得我們倆都胖。
十個十個進去,進去的時候禁戒線外面還有妹子遞書進來讓幫忙簽。
簽之前獨木舟看了我一眼,然后低頭簽,簽完了我告訴她我姓寧,于是她在前面加了一個to寧。
前面還有人讓她簽葛婉儀。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作家的簽售會。
她花了很濃的妝,人很漂亮。想起她也寫過到廈門的游記,她和島上的人說,我是個作家。
參加簽售會的人都是熱愛文學的孩子,都很講禮貌好說話。大概每一個來的人都想要成為作家??蛇@上千人中,最終能成為作家的大概不過一兩個。
寫作這件事,100個人里99個人都是沒有回報的。
公交回賓館,吃了魚肉餃子,并沒有想象中的好吃。買了芒果和蓮霧,買了芒果綿綿冰,坐機場大巴到機場。
打車到賓館,因為排隊的時候看完了《尸語者》,所以只是草草的洗了澡、寫了日記就睡了。
D4:
早餐吃了昨天在蓮坂外買的非常好吃的帕帕羅蒂面包,喝了紙杯裝的花生湯。打車去機場。
在機場候機時不停的刷《忘川》簽名版,一直到登記也沒刷出來。
飛機晚點了約1小時,東航的飛機給了點心和飯,再無波瀾。
下了飛機沒有意外的看到淮安機場外面穿著大衣甚至棉襖的接機的人,我若無其事的穿著短袖出了航站樓,瞬間就被凍回來了——太冷了!
也一直到這時,我才明白,我已經離開了溫暖濕咸的東南沿海,離開了那個小島。
回連云港的高速上我終于搶到了滄月簽名版的《忘川》,把媽媽送到糧校,吃完厚生后自己坐B1回家,公交上斜陽溫暖,卻已是秋天。
回到沒有陽光的家里,嗅到熟悉的氣息時,我才明白,我真的回來了。
(后記:這趟旅行是非常少見的我在旅途結束很久還能把旅行的每一個細節都記得那么清楚的一次旅行,也許非常少見的一直戀戀不舍想要再去一遍的地方。也許是因為溫暖濕潤的氣候,也許是因為可口的美食,在我明白自己于那里只是個匆匆過客的時候,竟是那么的難過。
見到了偶像,反倒淡然了很多。有些時候命運確有其事,我們卻唯有去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