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并不違反自然,她們只是違反我們所知道的自然。—Aurelius Augustinus
雖然任何一種專注都會帶來念力效果,但科學證據(jù)顯示,如果一個人變得更和諧,念力的效果會更大。所以,使用念力的時候,你應該選擇適當時間和地點,靜下心來,觀察你想要影響的對象或者是你想要實現(xiàn)的目的,用心靈圖像進行心智復演。另外,想信念力的效力與念力的效力有關。
大部分人整天忙東忙西,滿腦子雜亂無章的思緒,心靈很少和諧寧靜。但只要能夠學會關閉內(nèi)在的喋喋不休,心靈就不難變得較和諧。學習靜心,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就像運動員的鍛煉一樣,你的表現(xiàn)將隨著念力練習次數(shù)的增加,日益得心應手。
重要的是,你必須克服半信半疑的態(tài)度。心靈可以影響物理現(xiàn)實也許與你秉持的世界觀相左,但如果你是活在中世紀,一樣不會相信萬有引力的概念。
因此,相信自己可以盡力發(fā)展自己的才能或天賦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快樂,這種信任本身就是改變的開始,具有積極正面的力量,你知道嗎?念力意念一旦點燃,便會永遠亮著!念力是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人生的最大秘密!
選擇自己的念力空間
科學研究顯示,規(guī)范你的念力空間能擴大念力的效力。所以,使用念力時,最好挑一個你覺得舒適寧靜的環(huán)境,放著沙發(fā)或其它舒適座椅,把會讓你分心的多余東西挪走。如果喜歡,可以使用蠟燭、柔和的燈光照明。
有些人覺得擺設“神壇”之類的東西有助于集中精神。若是如此,可使用對你有啟發(fā)性或特殊意義的物體或照片布置神壇。即使不在家里,使用念力時仍不妨用心眼想象自己已經(jīng)回到這個念力空間。
除非你是住在山上,一打開窗子就呼吸到新鮮空氣,否則應該裝一部離子空氣清凈機。離子半衰期(即離子維持有效輻射的時間長度)的長短取決于空氣中污染物質(zhì)的多寡。如果附近有離子源(如流水)的話,空氣就會愈干凈,離子的半衰期也愈長。
離子濃度最高的環(huán)境包括:
*少人居住的鄉(xiāng)村地區(qū)。
*接近水流處,如瀑布附近。
*自然生物繁衍棲息之地。
*有明亮陽光處——明亮陽光是天然的離子空氣清凈機。
*風暴過后。
*樹木茂盛的山中。
離子濃度最低的地方包括:
*聚集著一堆人的密閉空間。
*接近電視機或其它電器之處——電器用品可放出高達一萬一千伏特的電磁波,讓范圍內(nèi)的一切東西都籠罩在正電荷之中。
*城市中。
*工業(yè)區(qū)附近。
*有煙、霧、塵、霾的地方。
有個大致通則就是,能見度愈低之處,離子濃度就愈低。能見度低是因為彌漫大量大型粒子,而大型粒子易于吸引離子的附著。如果是城里人,不妨在自己的念力空間擺些盆栽和水源(如案頭噴泉),此舉可以增加空氣中的離子濃度。
進行熱身
想要進入高度的專注狀態(tài),你必須先把腦波放緩到冥想的水平,即放緩到α波的水平。這種腦波的頻率介乎八至十三赫兆之間。
采取舒服的坐姿。許多人喜歡筆挺坐在硬背椅,雙手放在膝上。你也可以盤腿坐在地板上。緩慢而有節(jié)奏地呼吸,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盡量做到吸氣和呼氣的時間一樣。放松腹部,微微前凸,然后慢慢收縮腹部,彷佛想讓它碰到背部。這種動作可確保能以橫膈膜帶動呼吸。
每十五秒鐘重復一遍,但量力而為,不要讓自己太累或緊繃。持續(xù)三分鐘后開始用心念觀察自己的一呼一吸。再進行五或十分鐘。反復做這練習,因為它乃是各位的禪修基礎。
就像佛教喇嘛都知道的,要進入α波的狀態(tài),最要緊的事就是讓心靜定下來。當然,如果是一般人,想要做到腦袋一片空白幾乎是不可能的。
許多禪修學派主張,在觀想呼吸進入專致狀態(tài)后,可以用某種單一事物把心思給“碇”住,讓它不會雜亂游走,從而對直覺信息有更大的接收能力。最常被用來當“碇”有以下這些:
*身體和它的運作,或是呼吸。
*你的心思意念——但應該把它們看成是自己飛來飛去,不是屬于“你”所有。
*咒語,如佛教使用的“唵、“阿”、“哞”。
*反復默數(shù)數(shù)字,順著數(shù)或逆著數(shù)都可以。
*音樂。最好是有重復性的音樂,如巴哈的曲子。
*單一個音調(diào),例如澳洲原住民的樂器“迪吉里杜管”所發(fā)出的聲音。
*鼓聲或敲擊聲——很多傳統(tǒng)文化都用這種重復的聲音讓人安定心神。
*禱告,例如用《玫瑰經(jīng)》禱告,它反復的節(jié)奏能把心靜下來。
一直練習,直到你自然而然就能夠“入定”二十分鐘或以上為止。
高度的專注狀態(tài)
“熱身”還包括發(fā)展出一瞬間接一瞬間的高度專注能力。培養(yǎng)這境界的最好方法是練習佛陀在公元前五百年鼓吹的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它教人要一剎那一剎那地清楚覺察到自己內(nèi)外所發(fā)生的事,不去用情緒扭曲知覺,或是心不在焉,沉埋在自己的思緒里。
除了要求專注以外,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也要求你監(jiān)視著你專心的焦點,把這焦點瞄準在當下。透過這方法,你將可關閉心靈的內(nèi)在喋喋不休,全神貫注于感官經(jīng)驗,無論那是多平凡瑣碎的感官經(jīng)驗:吃飯、擁抱小孩,或只是從毛線衣挑起一根棉線。對你的心靈來說,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就像是心靈的慈母:她會讓孩子知道要注意什么,孩子一迷路就會把他找回來。
假以時日,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還可以加強你的感官清明度,讓你不會對日常生活麻木不仁。
把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整合到日常生活的一個困難是,現(xiàn)在人們練習這個的時候,都是在閉關修行時,如此才能有余暇一天花幾小時在這事情上。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把許多傳統(tǒng)禪修方法帶入你的念力冥想中。
一等你到達α波的狀態(tài),就靜靜觀察發(fā)生在你心靈與身體的所有感覺。專注于如如呈現(xiàn)的一切,不要被情緒、想望、好惡左右你的焦點,也不要壓抑或排斥任何負面思想。一個駕馭心靈的好方法就是“住到你的身體里面”,感受身體的各種狀態(tài)。
必須記住,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和單單的專注是不同的,前者不帶價值判斷,也沒有任何參考坐標。只要靜靜觀察每一剎那的當下就好,不要讓它們被喜歡或不喜歡的情緒著色,也不要把它們認同為“你”的經(jīng)驗。簡言之,在禪定冥想之中,沒有“好”與“壞”可言。
*盡力去清楚感受你覺察的一切氣味、質(zhì)地和顏色。房間里有什么味道?你嘴巴里是什么滋味?你坐著時臀部是什么感覺?
*仔細覺知發(fā)生在你內(nèi)外的一切。每當逮到自己在作價值判斷,就告訴自己:“我在思考?!比缓筠饤壦伎?,回到純粹的觀察。
*培養(yǎng)聆聽房間里各種聲音的能力:水管里的轆轆聲、狗的吠叫聲、汽車喇叭聲、飛機從空飛過的聲音。接受所有聲音,不管是噪音、雜音還是寧靜,都只管聆聽,不作價值判斷。
*注意房間里的其它各種變化:日光的“顏色”、房間的光亮度、任何發(fā)生在你面前的動靜、寧靜的感覺。
*試著消除你對某種結果的期望或追求。
*接受一切,不加價值判斷。這意味著不對發(fā)生的事情作解釋。隨時注意自己有沒有執(zhí)著于某些意見、觀點、偏好而排斥其它想法。接受你的感覺與經(jīng)驗,那怕是讓你不愉快的部分。
*不要匆匆忙忙。如果你必須匆匆忙忙,就去感受這匆匆忙忙讓你有什么感覺。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禪定之心
即使你不打算使用念力,但有證據(jù)顯示,如果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專注于一得禪定冥想,也可以把腦子重塑得很好。對于要如何做到這一點,有如下建議:
*每天抽出若干小時段,安靜下來,覺觀你內(nèi)外發(fā)生的事。
*在日?;顒又校扛械剿季w游走,就觀想呼吸,它可以讓你穩(wěn)在原地。
*覺觀你那些最瑣屑的活動,如刷牙或刮胡子。
*做一些小運動,如散步之類的,讓你可以完全專注在自己身上。
*隨時隨地在心里“登記”自己正在做什么事:“我在拿外套”、“我在開門”、“我在綁鞋帶”。
*在每個日常環(huán)境中使用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在準備晚餐或刷牙時,努力去覺察所有氣味、質(zhì)地、顏色和身體感覺。
*學習認真看著你的伴侶、孩子、寵物、朋友和同事。在每一種活動中仔細觀察他們,不加價值判斷。
*在從事一些活動時(例如吃早餐),要求你的孩子不要說話,覺觀活動的每一方面。專心感受食物的滋味,細細察看其質(zhì)地和顏色。燕麥片嚼起來的口感如何?果汁流入喉嚨是什么感覺?當你注視這一切時,有些什么樣的身體感覺?
*細細聆聽每天圍繞你的千百種聲音。有人對你說話時,除了聆聽他們的話,也聆聽他們的“聲音”。對方話沒有講完前不要搶著回應。
*在每種活動中練習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上街時這樣做、開車回家時這樣做、在花園里除草時也這樣做。
*練習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時如果湊巧碰上某個人,不要跟對方談話,打個招呼和握握手就好。
*在極端忙碌或必須限時完成工作時使用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觀察自己在極端忙碌時是什么感覺。是否影響到你的均衡呢?做自己的旁觀者。當你工作非常忙碌時,你還能住在身體里面嗎?
*排隊時練習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感覺一下等待是什么感覺,不要老想著你排隊所等待的東西,而是觀想你身體和心靈的活動。
*不要老想著一些來日才會來到的大難題或設法要解決它們。只先處理實時的難題就好。
與他人進行匯流
實驗證明,當兩個人以手互觸對方胸口 ,或是以慈悲心觀想對方心臟,兩人的腦波會發(fā)生拽引。
所以,在使用念力前,與你想影響的對象發(fā)生某種情感聯(lián)系也許攸關重要。
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幫助你建立這種聯(lián)系:
*剛開始學習使用念力時,只用在與你有強烈感情聯(lián)系的人身上,如配偶、孩子、兄弟姊妹或好朋友。
*如果是你不認識的人,跟他交換紀念品或照片。
*去見見對方,一起散個步。
*跟對方一起禪修半小時。
*請求對方在你發(fā)送念力時敞開心胸接受。
*即使你的對象是非人類或無生物,一樣可以建立某種聯(lián)系。不管對方是植物、動物還是無生物,要行使念力前,都應盡可能多認識它們。另外,如果可能,把它們放在你身邊一段時間。更不用說要好好對待它們(那怕只是你的計算機或復印機)。
培養(yǎng)慈悲心
帶著慈悲心發(fā)送的念力顯然更有效力。至于慈悲心的培養(yǎng),可采用以下方法:
*觀想自己的心臟,想象你給它傳送光。觀察那光從心臟向身體其它部分延伸出去。然后給自己一個祝福:“但愿我健健康康,遠離苦痛?!?br>
*繼而祝福其它人,先是自己的親人,然后是好朋友,然后是熟人,然后是你厭惡的人。
*每一次,一面呼氣,一面想象一道白光從你心臟輻射而出,射向他們,一面想象一面這樣祝福:“但愿他們健健康康,遠離苦痛?!?br>
*最后,把祝福心愿發(fā)送給全世界的人類與生物:“我要把慈愛帶給所有生物,但愿他們?nèi)冀〗】悼??!?br>
*學習在想象里與你所愛的人交換角色。想象你就是你的配偶、父母或孩子。試著鉆進你愛的人的腦子里,用他們的眼睛看世界,感受他們的恐懼和夢想。
*如果是要用念力治療某個人,先設身處地感受對方的病痛,想象他的心情。問問自己,如果你得到同樣的病,會是什么感覺,會有多么渴望得到治療。
*現(xiàn)在,直接將你充滿愛意的意念投射給對方。如果對方就在你面前的話,握住他(她)的手。
說出自己意念
在禪修狀態(tài)中,清楚說出你的意念的內(nèi)容。許多人喜歡把意念內(nèi)容構設為“未來時態(tài)”,我卻喜歡使用“現(xiàn)在時態(tài)”,就像是一個希望業(yè)已獲得實現(xiàn)。例如,如果是治療背痛,不要說“我的背痛將會消失”,應該說“我的背部毫無疼痛,可以自由靈活活動。”也盡量使用正面句子,少用反面句子,例如,應該說“手術結果一切良好”,不要說“手術不會有副作用”。
清楚明確
清楚明確的意念似乎效果最佳。務求讓你的意念高度明確,愈仔細愈好。例如,如果你想治療你小孩左手的第四根手指,就務必要在意念中指明是該手指,最好還說明是哪里出了問題。
說出你的整個意念,包括你想影響的是何時何地的何人何物。像新聞記者那樣,使用下列的項目清單來檢查你有沒有遺漏任何重要部分:誰人、什么事、何時、何地、為何、怎樣。另一個也許有幫助的方法是,把你想達到的目標畫成圖畫,放在你常??吹靡姷牡胤?。
心智復演
就像頂尖運動員都知道的,最有效使用念力的方法就是投入全部五官去想象你想獲得的結果??梢暬胂罂捎糜谌魏文繕耍焊淖兩钐幘?、工作環(huán)境、人際關系、體能狀態(tài)、心靈狀態(tài)(由消極轉積極),乃至個性??梢暬部捎糜趯e人發(fā)送念力上。自己來引導心靈圖像有點像是自我催眠。
發(fā)送意念以前,先用心靈把想要獲得的結果好好想象一遍。很多人以為,使用可視化想像,就表示要在腦海里“看見”一幅清晰畫面。然而,若就念力的使用來說,清楚畫面不是不可少的,有時甚至全然用不著。有時,你需要有的只是一種印象、一種感覺。有些人喜歡以文字想象,有些人則喜歡用聲音或觸感想像。采取何種心智復演,視乎你最喜歡用那一種感官而定。
以治療背痛為例,你可以想象自己的背痛已經(jīng)消失,正在從事一些你喜歡的運動。重點是你要清楚鮮明地觀想背部不痛、柔軟有力的感覺。想象你正在輕快走路,背一點都不痛,想象你自由自在奔跑的感覺。如果你是要治療別人的背痛,可以用一樣的方法,但想象你自己的背部就是對方背部。
可視化想象
要學習可視化想象,可從以下的練習開始。每次先進入禪修狀態(tài),而想象或回憶過程應力求真切:
*回想最近吃過的一頓美味餐點。你可以記得它的一些氣味和滋味嗎?
*回想你的臥室。在心靈里把它走一遍,回憶它的某些細節(jié),如床鋪、窗簾、地毯的顏色或觸感。你不需要回想房間的每一個細節(jié),只要回憶到一些部分或感覺就可以。
*回憶最近的一次快樂時光(與愛人或孩子共度的)?;貞涀铛r明的感覺與畫面。
*回憶從事一些活動(跑步、踩單車、健身)的感覺。努力想象你的身體正在從事這些活動。
*回憶你喜愛的音樂。試著在腦海里播放那音樂。
*回憶最近一次帶來強烈身體感覺經(jīng)驗(如跳水、洗蒸汽浴或做愛)。試著放松所有的身體感覺。
要可視化你的念力,可采取以下方式:
在腦海里創(chuàng)造你想達成的結果的畫面。想象它已經(jīng)發(fā)生,而你就在其中。
*努力想象有關該情境的更多感官細節(jié),如色、香、味、觸感。
*以樂觀進取的態(tài)度想象結果。用心靈話語告訴自己,你的目的已經(jīng)實現(xiàn)或是正在實現(xiàn)(不是“將要”實現(xiàn))。例如,如果你有心臟方面的毛病,就告訴自己:“我的心臟健健康康。”
*如果是要治療自己,就想象治療能量(一道白光或某個神只之類)充滿你,然后想象它醫(yī)治你生病的身體部分,讓它回復健康。如果你喜歡想象“正邪對決”,那就想象“英雄”細胞打擊或吃掉“壞蛋”。不然,可想象生病細胞或組織變?yōu)榻】导毎?,或生病細胞為健康細胞取代。常常在心眼里想象自己完全健康,日常生活自理無礙。另外,如果你哪個器官有毛病,可以在網(wǎng)絡或書本找一張該器官的照片,然后想象你的器官就像照片中的器官一樣健康。
*如果你身體疼痛,想象治療的能量隨著每一次吸氣被你吸入,然后流淌到你的肌肉與血液細胞,再透過動脈被輸送到神經(jīng),最后讓疼痛得以緩和、治愈。
*不管是禪修中還是一天的其它時間,常常做這種視覺想象。
信念的力量
安慰劑效應強烈顯示,信念的力量非同小可。相信念力可以發(fā)揮作用對安慰劑是不是真能發(fā)揮作用至關重要。要堅定相信念力必然收效,不要容許自己去想象有失敗的可能性。丟棄任何“這種事不可能發(fā)生在我身上”的念頭。如果你要用念力幫助某個不相信念力這回事的人,最好是先跟他談談,拿本書和其它地方提供的科學證據(jù)給他看。兩人是不是分享相同信念是很重要的。西藏喇嘛之所以能夠有出神入化的表現(xiàn),是因為他們用各種方式把信念內(nèi)化到自己的最深處。
站到一邊
對禪修、靈媒和另類療法的研究顯示,那些使用念力最成功的治療師,總是想象自己與病人和宇宙連結在一起。所以,在進入高度專注狀態(tài)后,你應該放空自己,松開自我感,努力讓自己與念力對象和宇宙融為一體。然后,把你想達到的結果清楚說出來。在這一刻,你也許會感受到你的意念已被一種更高的力量接收。這時,你再以一個懇求結束內(nèi)在冥想,然后讓你的自我站到一邊。記?。哼@“力量”不是源出于你——你只是力量的導管。把意念發(fā)送給宇宙時,請以懇求的形式發(fā)出。
以上內(nèi)容綜述
*進入你自己的念力空間。
*用禪修來進行熱身。
*透過專注于一的禪定冥想,當下讓自己進入專注狀態(tài)。
*透過觀想慈悲以及建立聯(lián)系,讓自己與你想幫助的對象達到同樣腦波狀態(tài)。
*意念盡量清楚明確。
*投入全部感官去進行心智復演。
*以鮮明的細節(jié),把你想達到的結果想象成既成事實。
*抓對時間:先查查太陽的情況,選一天你感覺身心康健的曰子。
*站到一邊:順服于宇宙的力量,把結果交托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