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聲臨其境的幾個片段,覺得配音挺好玩兒的,對此比較好奇,在網上報了一個初級的課程。
課堂上,老師展示了自己的聲音。確實是百變,一會兒是小孩子的聲音,一會兒是新聞播報的聲音,一會兒是晚間情感電臺的聲音,一會兒又是老人的聲音。
配音在于節奏和重點,逗號停頓0.5秒,句號,感嘆號,表示一句話結束了,可以多停頓一會兒,這就是節奏。
同樣一句話,你的重點放在哪個字上,表達的意思就不一樣。例如:我讓你出去,我讓你出去,我讓你出去。
發音的部位也是很有講究,我們平時最常用的有三個部位,稱為三腔共鳴,由于這三個部位的空間不一樣,所以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就是我們的口腔,鼻腔,和胸腔。
練習鼻腔的時候可以學蚊子叫“嗡……”,把手指放在自己的鼻翼旁邊,感受那種震動。用口腔說話就是模仿小孩的聲音,發出咿呀……咿,感受聲音在口腔的前部分。練習胸腔發音的時候,就像發出嘆息聲,發出“威武……”的聲音。
不同類型的聲音有不同的特點,小朋友的聲音比較短促,清脆。青年人的聲音嘹亮,熱情。再大一點兒的聲音成熟,溫柔,年老的聲音是低沉,渾厚。
在聲音中,氣息也很重要。氣息訓練的時候用腹式呼吸,氣息訓練的目的是體會氣的作用以及深呼吸對于橫膈膜的動作與控制,可以模仿狗喘氣的方式鍛煉我們的橫膈膜。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情感的投入,好的合適的聲音再加上情感的投入。會讓聽的人真正的進入故事的情境當中。
當今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書本,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取而代之獲取知識和咨詢的,更多是電子書和公眾號。
現在也有很多人更傾向于"聽書",電臺也就成了很多人"書本"。聽一本書比看一本書要來得快。獲取知識也變得更加容易和方便,就如聽歌一樣,隨時隨地,不論是躺在床上,還是開車時,用耳朵聽更省事。
所以好好的練習一下自己的聲音,說不定可以開啟一項賺錢的副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