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道: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還在學校時的我不能夠理解,以為這很物質,但是當我出入社會以后才發現金錢重要,金錢確實能夠解決生活中90%以上的問題。不得不說,我們確實應該適當地物質一些,現實一點。
追求富裕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變得富有一些,只是有的人愿望更加強烈,而有些人外在表現出來的是對現有生活看似比下有余的滿足,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又會有比上不足的不滿足。其實這也是對自己的一個不負責,自己需要一個怎樣的人生自己最清楚,為什么要在乎外來人的眼光呢?
博多·舍費爾著的《小狗錢錢1》主要內容是錢錢是一只會說話的狗,它教12歲的小女孩吉婭學會與金錢打交道,不僅僅自己掌握了使用金錢的技巧,還幫助父母走出了財務危機。這本書講述的個人經歷難以效仿,但最基本的真理是完全可復制的。
第一部的內容導圖整理如下:
《小狗錢錢2》的主要內容是吉婭達成的3個愿望之一——去美國做交換生,在美國遇到的同學和老師,他們對于吉婭更多的是精神與素養方面的積極影響。
第二部的內容可以直接用一張思維導圖概括:
其內容細節與穿插在其中的我的認識且聽我慢慢道來:
在認識錢錢之前,吉婭喜歡狗,但是在租房內卻無法養,接著一家人決定買房,買房以后家庭經濟很緊張,原則上也是不支持養狗的。機遇是有一天早上,一只受傷的狗躺在他們的房前,它被咬傷了,因為不知道主人是誰,本性善良的一家人將它帶到獸醫診所打針養傷。這條狗的取名也是充滿了戲劇性,當喊出“Money”時,它的反應很激動。這就是吉婭與小狗錢錢的相遇,可以說這就是吉婭的運氣,遇到了這樣一條聰明的改變命運的拉布拉多犬。
面對家庭嚴重的財務危機,吉婭還是忍不住要買喜歡樂隊的CD時,刺激到錢錢發出了聲音。它發聲也是對吉婭冒著生命危險跳進河里救它的一種感激和報恩。
錢錢首先給吉婭布置的第一個任務是——列出10個你想變得富有的原因,也就是你的10個愿望,然后用筆寫下來。
吉婭列出的愿望如下:
再從中選出最重要的3項,讓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有所側重,吉婭最終選擇了以下三項:
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抉擇問題,大多數人并沒有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只知道想要更多,卻不知道具體是什么,我們只有確切地知道自己心里渴望的是什么才行。
我看完書以后也跟著錢錢的指導列舉了一番↓
篩選以后,最重要的3個理由如下↓
但是選擇之后,出現的一個問題是這些目標無法量化,沒有一點頭緒的我該從何開始?仔細看看吉婭的10個目標很具體:想去哪,做什么,什么時候都明確了。這也讓我想到了制定目標需要遵循的一個原則——SMART原則,其中的S表示具體的,M表示可衡量的,顯然我的目標或許只能作為長期目標,更容易實現的應該是從短期目標開始的。修改過后,最終的愿望選擇如下:
接下來吉婭就需要每天把自己的愿望從頭到尾看一遍,它會不斷提醒自己想得到什么,那么你密切關注一切可以幫助你實現愿望的機遇。此時采取的舉措是
①拿一本相冊作為夢想相冊,收集一些與自己的愿望有關的照片,把它們貼在相冊里,我們通過圖片來思考。
②每天看幾遍相冊,然后想象自己達成3個愿望的場景,這種行為又被稱為“視覺化”。
③準備夢想儲蓄罐,在罐子上寫上自己的夢想。具體來說,要給自己的每一個夢想各準備一個儲蓄罐,省下的錢就放到各個儲蓄罐中。
這其中的“想象”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也是我們容易不當一回事的舉動。我們首先需要領悟到沒有想象力的人很難成就大事,當我們對一件事投入的精力越多,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你連想象的精力都不愿付出,那么何以談真的夢想成真呢?當你設想已經擁有了這些東西,小愿望就會發芽成長為強烈的渴望。你想象得越多,愿望越強烈,就會開始尋找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機會到處都是,但是只有在你尋找時,戴上了“放大鏡”以后,你才能看見它!
開始時吉婭不夠自信,口頭禪“我會試試看”,錢錢幾次提醒她,端正吉婭的態度,“如果你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那么你只會以失敗告終,你會一事無成?!畤L試’純粹是一種借口,你還沒有做就已經給自己想好了退路。不能試驗,你只有兩個選擇——做或者不做。”錢錢的這句話也讓我想到了某人對我的警告,打算考教師,因為沒有接觸過教師相關的知識,而且不像上學時有充分的精力和時間去為考試做準備,第一次我想抱著嘗試的心態,但是他卻一再提醒我不要給自己退路,“你要考就要考到,要不就不考?!被蛟S不給自己退路,才能絕處逢生呢?
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自己篩選出來的愿望是不是自己真正擁有的愿望,否則通往夢想的道路所遭遇的艱難險阻、打擊與挫折,自己能不能承受,會不會中途選擇放棄?當然,一旦放棄就前功盡棄了。
你是否能掙到錢,最關鍵的不是你有沒有好點子,也不是你有多聰明,而是你的自信程度。你的自信程度決定了你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否相信你自己。假如你根本不相信你能做到的話,那么你就根本不會開始動手做,而假如你不開始去做,那么你就什么也得不到。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呢?本書對我影響比較大的幾個方法之一——“成功日記”,準備一個本子,把所有做成功的事情記錄進去,每天都做這件事,每次至少5條個人成果,任何小事都可以。開始記錄時可能比較困難,如果糾結于這件事是不是應該記下來時,不妨肯定它,因為過于自信也比不自信好得多。
實踐:
目前我也有采用這種方法,與成功日記不同,由于工作和生活中給我帶來的負面情緒,我將“成功日記”轉化為“幸福手帳”,避免成天將黑色心情放在第一位,遇到開心的讓我笑起來的瞬間立刻記錄下來,感受到溫暖與愛的時刻記錄下來,每天至少3個瞬間,當心情不好的時候翻開看看,親測有效!!
對于如何賺錢,錢錢給吉婭講了一個故事,故事主人翁8歲的達瑞想要賺錢,受到商人的指點:兩個渠道去賺錢——第一,為別人解決一個難題;第二,把精力集中在你知道、能做的和擁有的東西上。于是達瑞在冬天幫鄰居取報紙,輕而易舉賺了點小錢,他繼續思考,順路幫鄰居倒垃圾,喂寵物,看房子,給植物澆水,接著就是雇傭別的小伙伴幫忙,再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一本書,參加電視臺訪談節目,創辦自己電視節目,做節目收廣告費……17歲的達瑞就擁有了幾百萬美元,后續發展可想而知,達瑞的一生猶如開了掛,一路高歌猛進。
這個故事可以說是極大地鼓舞了吉婭,也更加提醒了讀者我們,小小年紀的達瑞將精力集中在他知道、能做的和擁有的東西上。而對于成人來說,通常會把一生的時間都用來考慮他們不知道、不能做或沒有的東西上。
本書的另一個主人公——吉婭的堂哥馬塞爾登場了。吉婭找不到自己可以賺錢的途徑,堂兄馬塞爾很有錢,吉婭向不友好的堂兄請教,堂兄首先問到吉婭:“你有沒有用一整個下午的時間考慮如何掙錢的問題呢?”簡直是一句道破夢中人,不僅僅是對吉婭,對我也是如此,沒找到機會的原因就是不愿意花時間花精力去自主尋找時機。堂哥開有自己的公司,派送面包,而且選擇了星期天送,因為同樣的面包這天更貴。堂哥第二個職業是在敬老院給老人買東西或陪伴散步。堂哥給出的建議是想清楚你喜歡做什么,然后再考慮你怎么用它來掙錢。他就是喜歡騎自行車,現在就是邊騎車邊掙錢。堂哥將吉婭引導到她的一個愛好——和狗散步。
接著出現了漢內坎普夫婦——吉婭所要遛狗的狗主人,遛狗+教會狗技能是賺錢的一個途徑。堂哥提醒吉婭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能把希望只寄托在一份工作上,還需要尋找到另一份替代的工作。
堂哥的這個提醒也讓我想到了當今社會的一個焦慮點——我所做的工作在未來幾年或者十幾年會不會被替代,特別是人工智能也在迅猛發展的當下,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解除焦慮的一個渠道——尋找到自己的第二產業,提高自己的適應環境的能力。
小狗錢錢的主人突然出現了——金先生,他有一家理財咨詢公司,由于出了車禍與錢錢分開了,他無法照料錢錢,愿意支付給吉婭費用照顧錢錢,包括過去的和未來的所有費用,這正是吉婭的所思所想?。∮捎谝娊鹣壬皳氖ュX錢,吉婭沒有關注自己的成功的事情,錢錢點醒她:“這正是許多沒有錢的人愛犯的錯誤,他們總是有那么多緊急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沒有時間來關注重要的事情。”
錢錢的三條忠告:
1、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仍然要堅持自己的想法。正常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做到,只有真正的困難出現時才能見分曉,只有少數人能堅定不移地貫徹自己的計劃,甚至會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做出最杰出的表現。
2、在一切進展非常順利的情況下,你也應該做這些事情,應該在固定的時間里,有規律地做這些事。
3、72小時規定: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必須在72小時之內完成,否則你很可能永遠不會再做了。
吉婭因為教會了漢內坎普夫婦的狗拿破侖一個動作而收到他們夫婦的錢而有些難為情,因為覺得掙錢太容易了,這對夫婦說到大多數人都認為工作肯定是一件艱苦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其實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才能真正獲得成功。
錢錢幫助吉婭父母遠離負債,給出了以下4個忠告:
1、欠債的人應當毀掉所有的信用卡。
2、應當盡可能少地償還貸款——也就是分期付款,量入為出。
3、針對消費貸款,消費貸款是與住房無關的貸款,這時候的貸款應當遵守一個原則——將不用于生活的那部分錢的一半存起來,另一半用于償還貸款。最好不申請消費貸款。
4、債務人應該在自己的錢包里貼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這真的有必要嗎?”
金先生給吉婭照顧錢錢一年多的錢,這是一筆很大的費用,并指導吉婭如何存錢與花錢,一句話道出了實質:“你要花錢,這是對的,因為錢的用處正在于此?!贝_實,存錢與花錢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就像這世間沒有絕對的黑與白。存錢要適度,同時花錢更要適度,因為金錢的用途就是為人所用,倘若在合適的時機使用了這筆錢,就是在用這筆錢產生價值,但是不能因為錢而虧待自己,同時也不能被金錢所奴役。
為了引導吉婭講述如何合理地存錢與花錢,金先生講到了著名的一個理論“不要殺死你的鵝”,鵝代表你的錢,存錢就會得到利息,利息就相當于金蛋,錢就會為你工作。于是,吉婭將獲得的錢分成3份,50%的收入變成她的“鵝”,40%放入夢想儲蓄罐,10%用來花。
吉婭的分攤錢的比例和方式讓我想到了《工作前五年決定你一生的財富》作者三公子講到的她的工資分攤也是這樣的,三張卡分攤工資,并選擇專卡專用,這或許就是三公子在《小狗錢錢》中學到的一個小小的方面吧。
吉婭遇到的貴人一個接一個——陶穆太太,由于陶穆太太需要出門,自己的狗無人照顧,找上了吉婭。吉婭由此了解到她的丈夫去世留下了大筆遺產,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筆錢,她接觸到了理財投資。這為后文陶穆太太對孩子們的財商教育與實踐奠定了基礎。
吉婭在銀行開賬戶時,找到一個跟自己最合得來的跟媽媽年齡相仿的銀行職員——海內女士,她的友好與和善深深打動著吉婭,為后期她對于吉婭的熱心幫助埋下了伏筆。
吉婭感悟到自從開始想辦法掙錢以來,她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會用不同的方式認識許多人,學到的知識都是自己感興趣的,因為她知道學會以后可以為她所用,考慮的事情會更加全面,不僅僅是為了錢,生活中也是過得充實而有所憧憬,會愿意接觸一切新事物。
吉婭的這個感悟讓作為讀者的我在思考為什么現在很多人會覺得日復一日不過是在復制前一天的生活,沒有美好的意外?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盼頭,沒有對于未來的期待,所以我們都要找到自己的“盼頭”或者叫“希望”,有一個目標地去生活,過每一個不一樣的“今天”!不要年華老去,回首往昔,后悔晚矣。珍惜眼前,活在當下,“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一個人掙錢的多少是和他的自信心聯系在一起的,另外,他的精力究竟是集中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還是放在了他的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上,這一點也很重要。這也就是為什么錢錢會引導吉婭寫成功日記,因為正是如此,她會去思考自己適合在哪些方面賺錢。
陶穆太太歸來,跟吉婭傳授了金錢是好還是壞的思想,這個與金先生前面對于吉婭的引導不謀而合,然而陶穆太太說的更加的明確:
“要想過得更幸福、更滿意的生活,人就得改變自身。這和錢無關,金錢本身既不會使人幸福,也不會帶來不幸。金錢是中性的,既不好,也不壞。只有當錢屬于某一個人的時候,它才會對這個人產生好的影響或者壞的影響。錢可以被用于好的用途,也可以被用于壞的用途。一個幸福的人有了錢會更幸福;而一個悲觀憂慮的人,錢越多,煩惱就越多。金錢會暴露一個人的本性。金錢就像一個放大鏡,它幫你更充分的展現出你本來的樣子。好人可以用錢做很多好事,而如果你是盜賊,那你就很可能會把錢揮霍在一些蠢事上。金錢能成為我們生活中非常強大的助推力。金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是以錢為基礎的。有了錢,我們就更容易實現我們的目標和夢想——當然包括好的目標和夢想,也包括壞的目標和夢想。”
陶穆太太提議她和孩子們一起組成一個投資俱樂部,這正是在教孩子們如何讓他們的“鵝”下金蛋。
投資俱樂部:金錢魔法師,在陶穆太太的指點下建成了,由她贊助監督并設定了規則。其中講到了“決定一件東西價值多少的唯一因素就是你愿意為它支付多少錢”,這句話不僅僅適用于投資,同樣適用于生活,生活中你花費的時間、金錢、精力等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ta對于你的價值,這個ta可能是人、物,也可能是你的一個目標等等。
陶穆太太對一群孩子們的指導首先表現出她的專業性強,另外應對孩子的不理解與爭議會選擇合適的方式去引導,理論知識在教授中進行了再加工,聽起來生動而有趣。這讓我體會到當今時代流行的知識付費行為是在進行著這樣的一種“輸出”,更簡單地說,我現在的所做的寫文章也是“輸出”,重要的是輸出形式要迎合客戶的需求,不過首先需要自身有這樣的知識儲備與實力才會在輸出方式上再下功夫啦!
海內女士推薦吉婭在學校演講自己的事跡,強調學校的財商教育很重要。吉婭猶豫而有膽怯,不敢參加卻又怕不參加會后悔,漢內坎普先生講述了自己的傳奇,說到“我生命中出現了最美好的東西,是因為我做了原本不該做的事。最珍貴的禮物是我們自己爭取來的。克服了丟面子的恐懼,世界就會向你敞開大門!”受到漢內坎普夫婦的激勵,吉婭漲了一絲絲勇氣。
金先生與吉婭爸爸媽媽的會面恰到好處地約在了吉婭家房子將要被銀行收購之時,他富有而有愛心,這讓吉婭感受到做有錢人的很好的理由——你可以做一個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而別人也會相信你,愿意接受你的幫助。錢錢這時候同樣在提醒吉婭要確定想要的是什么,并為此做出必要的努力,而且當取得一些成功之后,不要停止寫成功日記,成功使人驕傲,如果驕傲自大了,就會停止學習,不學習,人就不會進步。
這時候成功日記的根本目的就展現出來了:當你寫成功日記的時候,你會對自己,對世界,還有對成功的規律做更深入的思考,會越來越多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愿望,這樣你才會有能力去理解別人。徹底了解自己和世界上的所有秘密,是我們無法完全實現的一種理想,但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地慢慢接近這種理想。每當你覺得有些事情不好辦的時候,你可以做一件事:只要翻一翻成功日記,你就會從過去的事情中找到證據,相信自己未來有能力完成任何事情。寫成功日記的另一個好處是之前會更留意自己什么事情沒做好,寫成功日記以后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所能做到的事情上。這樣,遇到問題以后首先想到的是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是尋找開脫的借口。也正是這本成功日記讓吉婭面對演講不再畏懼,敢于迎接這個挑戰了。最后的演講順理成章地成功落幕了,不去挑戰,可能也就不會知道給自己壓力以后能夠成就些什么。
第一部最后結局自然是圓滿的,吉婭一家度過了財務危機的難關,吉婭的三個愿望實現了2個,除了去美國做交換生沒有寫,隱隱預示了第二部的內容。吉婭的爸爸思想上也發生了180度轉變,他學會把自己不喜歡做而且不擅長做的事情交給別人做。這也是我們需要領悟到的——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如何有效分配有限的精力是我們需要自己下意識地把控的。
本書第一部就這樣又過了一遍,可以說這一本讀幾遍對于我來說都是值得的,很多思想與見解對我的思考有很大的幫助,次次讀都會有更新鮮而深刻的思考。如果讓我給《小狗錢錢1》評分,滿分10分的話,我會給出9.5分,0.5分扣在書的末尾講到的基金持有時間的跨度有點不符合我國國情,作者是德國人,講到基金持有時間5~10年不動用,在我國時間有些長了。但是除了理財專業知識外,還是很棒的一本對孩童,甚至不限年齡的對堅持學習的任何人都是理財類的啟蒙教科書,全力推薦~
作為理財類書籍,《小狗錢錢2》專業知識少,思想品質渲染較多,而且更多的是刻意制造出來的場景,所以沒有第一部吸引人,如果要我打分,第二部的分數是7.5分。
《小狗錢錢2》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思想觀念是——關系賬戶,我們與他人的關系就像是銀行賬戶,維持一份良好關系的成功秘訣就在于要先往這個賬戶里“存錢”,因為沒有任何人能夠在長時間不去“取錢”。當我們在傷害別人的時候,就等于是在“取錢”。賬戶中的“存款”此時會減少,而我們與他人的關系也變得不再那么好。但要是賬戶上有很多的“存款”的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能保證“取錢”變得更加容易。如果發現“賬戶”空了,那便是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存錢”,而接下來的任何“取錢”行為,都會產生問題。
這個概念讓我想到我最近與父母產生的爭執,在醫院與胡攪蠻纏的病人的吵嘴是不是都是在進行著這樣的“取錢”?我們與父母的感情以為是堅不可摧,但是一味地只取不存,遲早有一天會虧空的,最多可能是與父母還有感情之間的“信用卡”,至于透支的信用額度高低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厚度。感情建立都是相互的,即使是不求回報的感情也是需要積極反饋的。
好了,如果你真的想變得富有,那么就請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孩吧!因為小孩的框框最少,他們單純、誠實、樂于學習、天真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