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晚,一位異地朋友給我發了條消息:
上海很繁華,可我很孤獨。上班,沒有真正與我交心的人;下班,出租屋空蕩蕩地,早上急著上班不小心弄破的儲錢罐的碎片還留在原地。天寒了,晚上睡覺裹緊被子還是覺得冷。
小賤,我覺得我現在的這種生活很沒意義,連所要努力的方向都開始模糊。
我想家,想爸爸媽媽。我怕自己有一天會抑郁,怕自己有一天會做傻事。
我說:你現在這種狀態可用一首詩形容。
她說:什么詩?
我回道:
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
無人與我捻熄燈,無人共我書半生。
無人陪我夜已深,無人與我把酒分。
無人拭我相思淚,無人夢我與前塵。
她好奇地問:你寫的?
我說:不是,這是知乎上一位網友寫的,是不是很符合你此刻的心境?
她回:嗯,是。
我賣個關子說:其實下半部分更精彩。
她很好奇,發了三個問號:是啥???
我說:先別急,我先來給你講個故事,聽完,你就明白了。
2
“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這句詩,其實靈感源于《浮生六記》這本書。
這本書很有名,在很多書店依舊很受歡迎,大學時,我曾借閱過,但因雜事太多沒讀完,實在遺憾。
沒關系,但沈復(又名三白)和蕓娘的傳奇佳話,我倒記得分毫無差。
沈復是清代文學家,工詩畫,擅散文。
小學課本里面有他寫得的《童趣》,比如開頭: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你看,是不是至今記憶尤深。
沈三白打小和蕓娘是青梅竹馬。蕓娘不算漂亮,用咱們浠水話說“還擴以,個也個得氣”。
三白與蕓娘癖好相同,他們志向很簡單,遨游于天地草木之間。
蕓娘一生向往 “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優游泉石,如滄浪亭、蕭爽樓之處境,真成煙火神仙矣”,簡單點說,就是當個一介平民,自由自在,逍遙快活。
蕓娘是個特別有趣的人,沈復也是,從他所寫的《童趣》就可以看出,所以,兩個有趣的人碰到了一起,注定要釀成一段佳話。
我怕那姑娘不在線兒了,微信問:喂喂,還在聽么?
她立馬回復:在啊,一直在聽著啊,然后呢,你快點講。
我說:好的好的,呃.....我講到哪兒了?
她發過來一個扇耳光的動圖。她說:講到蕓娘很有趣這里。
對對對,蕓娘很有趣,她很可愛。
有一次,城里舉行插花盛會,但是呢,卻規定“非男子,不能往。”尼瑪啦!這不是赤裸裸地歧視廣大女性同胞嗎?!
然后,三白給她出了一個好主意:“冠我冠,衣我衣,化女為男之法。”
蕓娘女扮男裝,游遍廟中,來回兜轉,卻沒人認出她是個女的。
歸來時,蕓娘為那些藏在閨中不能出游的女子感慨:“今得見天地之寬,不虛此生矣。想閨中人有終身不能見此者。”
還有一次,和三白一起湖中泛舟,隨身帶了一名歌妓。
結果旁人誤聞,回家告狀蕓娘說:“蕓娘啊!不得了,你家三白前幾日和兩個歌妓在湖中泛舟吃酒,這事你知道嗎?”
蕓娘很淡定,說:“知道啊,其中一個歌妓不就是我嘛。”
你看看,如此可愛之人,怎不令三白為之傾情。
蕓娘是個情感特別細膩的人。
她經常為戲中老伶而斷腸,也會為貓搶食物打翻盆景而哭泣,也會為被誤會而感慨“世間反目多由戲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
但紅顏薄命,不久蕓娘早亡了。
蕓娘之死給三白打擊很大,三白一度抑郁不振,甚至忍不住感嘆:“恩愛夫妻不長久。”
從此,黃昏已去夜深沉,案上冷粥何必溫。
3
我講完了,姑娘半天還沒動靜。我以為她睡了。
然后突然發條語音過來問:喂,這就沒了?感覺還沒聽過癮啊。
我說:其實上面說這么多,很多都不是重點。
她說:那啥是重點?
我說:我講這個故事,就是想說,蕓娘和三白生活雖貧困,卻樂于從細微之中找尋樂趣,將平常日子過得羨煞旁人。蕓娘臨死前,因貧困一直不肯就醫,彌留之際惟心心念念過來生。
蕓娘雖逝,沈復卻對她深情不忘。后來,沈復殫精竭慮寫下《浮生六記》,以示表達對蕓娘之念想。
你看,對比她們,我們又有啥理由抱怨生活呢?
我們還年輕啊,也沒經歷如此大的悲痛,更沒遭受貧困交加的生活,我們就是因為孤單,工作上的一點兒壓力就開始懷疑人生。
說白了,就是矯情。
她想了想回復說:是啊,我有時候特別容易亂想,一個人待著,就容易思緒泛濫。
我說:其實這首詩的下部分最暖心。例如:
殘陽與我立黃昏,阿婆問我粥可溫。
飛蛾與我捻熄燈,筆硯共我書半生。
孤月陪我夜已深,往事與我把酒分。
春風拭我相思淚,睡夢與我戀前塵。
你看,沒人與你立黃昏,但還有殘陽啊。
沒人問你粥可溫,但說不定還有你阿婆,父母,還有家人。
所以,你要相信,總會有那么一個人。Ta會包容你的過去,接納你的現在,參與你的未來。Ta也許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適合你的。一條路走得太久,不懂得轉彎,難免會撞幾次墻。腳下的坑坑洼洼,不懂得繞過,難免會跌得鼻青臉腫。
可是,沒關系,你知道Ta最終會來就好。
無人與你溫粥時,那就自己動手;
無人與你賞黃昏,那就去觀日出。
總會有人陪你顛沛流離,總會有人在未來的不遠處如期而至。
但在Ta到來之際,請你先過照顧好自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