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huan)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詞意理解(原創)
婉約派的一大力作。若即若離,一語雙關,物我兩及。
看起來像花 ,又不是花。紛紛揚揚從枝頭墜落,并沒有什么人為之可惜。就這樣離開枝頭,飄灑于路邊。看似無情,其實它也有自己的思緒。
萬般柔腸,百般苦慮,困乏到極點,也不愿意很快睡去。夢中隨風飄浮了幾萬里,終于看到意中人,卻又被黃瑩的鳴叫驚醒。(此處借喻女子)
不埋怨楊花的隨風飄去,可惜的是后園的花兒衰敗墜地。一場春雨過后,花兒都去了哪里?原來化成了一池翠萍。如果春天有三分姿色,兩分給了塵土,一分應屬于流水。其實,仔細看啊,那些并不是楊花,點點都是離人的眼淚。
百度解釋: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無人憐惜任憑衰零墜地。楊花離枝墜地,看似無情,卻自有它的愁思。嬌柔的柳枝,就像思婦受盡離愁折磨的柔腸,那嫩綠的柳葉,猶如思婦的嬌眼,春困未消,欲開還閉。正像那思婦夢中行萬里,本想尋夫去處,卻又被黃鶯啼聲驚喚起。
不恨楊花飄飛落盡,只是憤恨西園滿地落紅枯萎難再重綴。早晨一陣風雨,又去哪里尋找落紅的蹤跡?早化作一池翠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塵土,一份墜入流水了無蹤影。細看來那全不是楊花啊,是那離人苦愁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