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2002年廈門聚泰商業城,我進了第一家公司,現在接著往下講故事。。。
2002年? 【第一家公司的經歷】
真老板跟陳經理其實剛開始兩個人還是合作得來的,但陳經理其實是真老板的朋友請來暫時幫忙的,本身真老板也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但她是賣軍用品的,對裝修這一行不專業,還別說,2002年那時候在廈門蓮坂那個繁華地段開一家軍用品店,生意還是相當不錯的,因此有了資金來做裝修行業的投資,但她是個外行,也是要跟著這個陳經理學。
而這個陳經理是江蘇人,也是一個老江湖,四十來歲的人精,怎么個精法呢?吃回扣,材料也吃,工人工資回扣也吃,不讓老板知道,結果時間一長,幾套做下來,被設計師小陳在老板面前拱了,真老板知道了就不樂意了,兩個便掐上了,換誰也不樂意,這回扣本應該是公司利潤,憑什么你施工管理獨吞還不上報?這不是無視老板的管理么?其實裝修公司管理很重要,特別是回扣這一塊。如果分配得好,有錢大家一起賺,那人家也愿意跟著你,可是真老板不是這樣大方的人。她就不容許這樣的行為發生。自然陳經理就得滾蛋了。
我當時在這家公司其實還根本不知道材料回扣的事,當時公司另外一個做設計的小陳可比我經驗豐富多了。鬼點子也很多,但在公司里他看我是個新人,根本不跟我說,因為我當時還真的不懂怎么去巴結這些老手,是不折不扣的菜鳥一只,我只知道在電腦上擺弄我的3DMAX和CAD,對人際關系真的是一竅不通,說實話那時候我的設計能力也是很爛,主要是設計出來的東西老是不中用,那時候還是裝修行業的早期,很多設計師都沒什么經驗,只會畫點電腦上的簡單圖紙,而且章法混亂粗糙,遠不象現在這年頭發展得這么專業。那時候簡單到就畫個平面圖跟業主談價格,談妥了就可以開工了。連效果圖和立面圖都不用的。全憑老板現場講怎么怎么做。
不過那時我有跟到我們的官莊老鄉當師傅,是公司請來的一個木工,也姓林,現在我還記得這位師傅的名字叫林木養,人有點老相,但忠厚老實,對人很隨和,我跟著他在工地上混,也學到了一些經驗。一直到現在我還保留著當年的筆記本,一般我的習慣是一個工地用一本筆記本。其實現在看來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工地上有很多經驗要記的,包括材料用量、注意點,記帳,做法詳圖什么的。都可以記下來,當時就是小靈通還沒有那么大的內存,沒辦法每個工地多錄點視頻下來,后面07年以后就開始有這樣的意識了,所以那時候做工地都有錄一些視頻。對于個人的成長還蠻有紀念意義的。
我們那時候設計流行買資料,3DMAX的模型還是用的在學校里買的一個天津大學匯編的一本光盤本素材。類目倒是很齊全,燈具家具人物園林景觀還有材質貼圖什么的都有,一用就是四五年,那時候網絡環境比較落后,資源很缺乏,根本沒有象現在這么豐富和發達,如今真的是海量的免費資源充斥著網絡,ABBS、拓者吧、中國室內設計聯盟、設計本、設計吧廊、馬蹄網、百惠網、秀家網、建E網歐模網、包括淘寶。。。資源無數,模型、圖庫圖塊、視頻。。。簡直是要什么有什么,只要搜索就好了。大多數資源是免費的。非常發達的網絡環境。
CAD的資料比較好用的只有峰和圖庫。也是光盤版的。那是早期的資源。其實講真,峰和圖庫是一套專業水準相當高和相當全面的資源,十幾年過去了,以今時今日的眼光去審視它,依然會感覺到它還是相當的專業和權威,非常多當年的設計師都是有用過它里面的圖庫,標識很清楚,綠色的用色習慣很容易辨認,今天的CAD主要是網易土木頻道、筑龍網、ABBS、拓者吧等為主流專業資源,也是大部分免費的。最近一個多月才有一些專業平臺開始嘗試虛擬變現。
我當時手頭上在設計一個套房,餐廳要設計一個吧臺,可是不會畫,因為在學校里沒學過,實習的時候也沒學過,那時候也不怎么懂得網上去查,還是用的學校里的資料,可是沒有這方面的素材,我記得當時畫得很痛苦,所以真老板看我實在不會,就到外面叫了一個兼職的設計師過來幫我。也是上杭人,他來了之后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畫好了,還教了我不少設計經驗,后面我們成了多年合作的朋友。那是后話暫且不提。
說說當時在這家公司的三個小故事:
一個故事是陪客戶去工地量房,業主很客氣,遞了一支煙給我,我也不假思索就接過來點火抽了,當時那場景還真是傻啊!!一邊夾著支煙在吞云吐霧,一邊還畫著草圖,自己以為裝得很成熟,其實人家一看你就是個新手,是剛從學校里出來的,裝也裝不象,偏偏我當時腦袋發熱,又要干活還要抽煙,搞得難堪死了。
另外一個故事更是好笑,當時記得是萬壽路的一個套房裝修,萬壽路是廈門的鐵路小區,那天是傍晚時間,材料商打我電話說會送個柱盆過來,也就是沒有臺面只有一根立柱撐著的洗手盆,我當時根本沒有檢查材料的概念,稀里糊涂的就收了貨,當時就是紙箱包裝的沒去拆開看,結果后面第二天被真老板罵了,因為瓷盆不知是被送貨的人還是材料商磕了一個缺口,我當時還天真的問:不能補嗎?把真老板氣得夠嗆,被公司同事和陳經理引為笑談。
第三個小故事是上班期間,中午出去陪業主喝酒,明明自己酒量很差,還要猛干,我喝酒比較干脆,但當時不知道喝酒要克制,結果下午回到公司的時候在衛生間里狂吐,后面還搞到在電腦桌上睡著了,真老板在旁邊看著一臉的不悅。這也是當時我不懂得把握工作應酬分寸的一個教訓。。。。
在這個公司呆了半年時間,學是學到了不少東西,但任何人剛開始專業之路都是混亂而且沒有系統邊際的,通俗點說就是你不知道你自己到底要學哪些,要學到什么程度,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加上當時我的學習能力很差,悟性很鈍,所以學得很慢。自己也沒什么信心,加上后面這個真老板看我實在不會做,脾氣臉色就越來越差了,終于在第二年的夏天,我離開了這家公司。跳到了一家新的公司,
2003年 ? 【第二家公司 ? 白馬裝修公司 周總 ?錯過培養的好機會】
新公司也是陳同學幫我介紹過去的,是鼓浪嶼藝校畢業出來一個姓周的老板開的,,公司開在江頭建材市場,也是當年我最經常去的地方,我們實習的時候就專門跑到那里去收集資料。還裝成自己是業主。特別可笑。這個周老板不象真老板,還是比較懂專業的。我記得當時畫了一個江頭建材市場的店面,還有一棟辦公樓,不過畫得很累,經常晚上九十點鐘還在加班,
當時公司只有三個人,一個女生,另外一個原來的設計師,姓什么我忘記了,反正我就記得當初他準備要走了。說是待遇問題。當時周總給我的工資開的是1000一個月,因為經驗不足,所以我也不好談價錢,就這樣抱著學技術的心態先做著。當時出道不長時間的設計師或者實習生,也大都是這樣比較迷茫的心態。,因為很多項目經驗不足,沒人教。網上資源也不發達,所以會感覺吃力。 我電腦里面資料歷史比較悠久,連2003年的資料都還保留了下來,距今已有13年的歷史,看到這些資料,每一個案例的CAD文件就是一個故事。所以很具有歷史參考意義。
對,是叫白馬裝修公司,文字起得很有藝術感,周總有點象電影《瘋狂的賽車》里的那個臺灣演員高捷,專演反派的,很有威嚴和典型閩南人面相。他是一個比較嚴格的人,要求我們畫圖要結合實際,而且標注要清楚到位。尺寸要準確合材,經常給我們指導改圖。但我當時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感覺有點怕他。感覺他要求比較嚴格,但待遇卻比較低。還經常加班,結果上了三個月班之后,我又跳槽了,
我當年就是這樣,一個公司呆不到一年,一個原因是自尊心比較強,受不了環境和老板的壓力。別人說幾句批評的或者不好聽的話就暗自生氣。覺得自己還是不錯的,老想著跳槽到更好的公司去發展。有點嫌棄小公司覺得老是一個人上班沒意思,那時候也是很多裝修公司就一個設計師,有單子的時候經常加班累得半死,待遇卻是很長時間都沒有提升。做得很累。
氣量不大,但自尊心卻很強,這也是多年來掣肘我發展的性格瓶頸,也是跟其它同齡人的一個性格差距。受不了委屈。偽自尊,
其實能力越強的人越不需要強調什么自尊。只有實力比較弱的人才刻意把自尊提升到一個很自我的高度去對待。而當時有很多年是持續的在電腦前面久坐畫圖的時間,搞得一個人經常加班,長期面對電腦,也不懂得多運動來調節,結果身體搞得很差。錢也沒賺到,不能不說是能力還有意識的問題。但周總給我的感覺是他有培養人的意識,他曾經對我說過這樣的話:小林啊!你好好跟著我做,不會虧待你的,本事我都能教給你,就看你愿不愿意學了!!
因為他本身是閩南人,這對于業務來說是一個天然的地域優勢,象我們龍巖上杭官莊人雖然搞裝修的在后埔村有一兩千人,但沒有多少人是基本聽得懂閩南話的,更不用說會說的人,更是少數中的少數。當時其實周總的業務還是非常多的。工裝的也有不少,而且做裝修的做套房很容易發達起來,結果后面2004年時我就碰到了一個外地專門收裝修首付款行騙成功的貴州騙子,這在后面會有詳細的介紹。
那段時間相當的迷茫,加上我本身是一個上班意識比較散漫的人,所以有半年都沒有再去工作,不過那時候還有家里的不斷支持,我跟廚柜公司的藍同學同住在后埔的一棟五層大樓里,是當地居民集資建起來的,他買了新電腦放在宿舍里,這樣我可以接點外單做。就靠著學校里半生不熟的3DMAX功夫,我記得當時是他幫我介紹了一個畫廚柜的外單三張圖共800塊,結果那次差點把我給逼瘋了,原因就是用了藍同學他買的電腦,還是聯想的五千多的機子,當時的五千多臺式機跟現在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天差地別,那時候還叫586.。。。
那速度,我的個天!!簡直就是龜速啊!!用3DMAX自帶的默認渲染跑一張很簡單的圖都要兩三個小時,當時記得是中午時間趕圖,結果一直出不來,藍同學又因為業主要看圖一直催我,我都急死了,緊趕慢趕的連中午飯都顧不上吃,圖跑出來了存到3.5寸的磁盤里帶到他公司,而他公司的電腦更爛。開一張圖都要半個小時,實在是無語到爆。又累得要癱倒了!實在是累!
那時候就這樣慢慢混過來的,靠偶爾的一些外單幾百塊錢支撐著沒有上班的開支。因為是跟同學合租,所以開支不算太大,一個月房租三百來塊錢,伙食費五六百左右,現在想起來實在是可憐。也沒有別的更厲害的本事,自己不會接更多的外單,也畫不出人家那時候已經開始流行的Lightscape效果圖,就這樣混著一個月一個月的過。學東西也沒地方找人去學,那時候還很流行培訓,可是我是專業學校出來的,自認有相當的基礎,就看不上那些只教電腦軟件的培訓班,總覺得自己都可以自學成才,所以也就沒去培訓過。
那時找工作每周都有去一次仙岳路人才市場,人才市場當年真的是人氣相當的旺,熙熙攘攘的很多人,但很多的裝修公司都是要有經驗的。去那里一看,有經驗的設計師人家都打印了一本厚厚的作品集,而我剛出道一年,基本上整理出來的還是學校里的作品,沒什么拿得出手顯示自己經驗豐富的作品,那時候就興去拿別人作品充數的風氣,但我始終堅持要用自己的作品。不用別人的來假冒。
有一次去人才市場,那時正值夏天,天氣很熱,我穿著短袖襯衫,借了藍同學的小靈通用,結果當時下公交車的時候一個不留神,被小偷給順走了,當時我是有反應的,下車那一刻就發現了小靈通被偷,但我根本就發現不了是誰偷的,當時廈門的外來人口還是很多很亂的,后面只好賠給藍同學七百塊錢,損失不小。那時候好像是2004年的事情。畢業出道兩年,后面大學同學聚會了一次,我看到大多數人都用上手機了,我還是用的小靈通。早期第一家公司的時候用的那小靈通簡直跟大哥大沒什么區別。可那是2002年手機已經比較普及了。所以當時心里很失落。。。經濟能力落后于同齡人,這也是一個能力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