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爾在老東家新聞客戶端看新聞,發現了虛擬數字人「柳巖」可以做熱點新聞播報,不得不感嘆,虛擬人已經逐步從「噱頭」逐步落地創造價值,本篇談談對虛擬數字人的理解。
虛擬人應用
搜狗在前幾年比較早地將虛擬人推向大眾視野,連同新華社做營銷,在那個階段,大眾對虛擬人的理解,還局限在噱頭層面。
如今幾年過去了,虛擬人逐步深入到我們生活中各個角落。去銀行可以與虛擬人交互辦業務;打開新聞客戶端可以聽虛擬人播報新聞;去購物直播間可以看虛擬人賣貨;去B站可以看「虛擬人成材計劃」虛擬人選秀節目。
虛擬人在替代傳統的需要人的場景,在播報類和客服類場景有普遍應用,同時虛擬偶像在B站已經司空見慣。
整體來講,虛擬人的出現除了提供營銷噱頭外,還起到了降低人力成本,同時能給予服務對象更加友好的體感。
在客服場景,實際經歷了固定問題查詢、文本智能客服、語音客服、虛擬人客服的發展歷程,客服逐步呈現文本、語音、視覺兼具的多模態客服,對于客戶體驗更佳。
人機協作
不管如今社會上宣傳人工智能多么先進,在當前弱人工智能時代,虛擬人也無法具有獨立智能,需要人機協作發揮最大作用。
對于播報類場景,單純涉及將文本轉化為語音和動作動畫,不涉及與人的交互相對簡單。對于客服類場景,多了一層外觀之外,與客戶對話仍然和智能客服相同,會遇到語義理解的瓶頸問題,是扛不住多輪對話不被識破的,因此人工規則打補丁不可避免。
對于虛擬主播則更加注重人機協同。在直播賣貨場景,頭部商家為了達到好的效果,一般會請「中之人」驅動虛擬人與顧客互動,所謂「中之人」就是在虛擬人背后驅動虛擬人的一種真人工作崗位,因此這類虛擬人服務定價不菲。為了滿足中長尾商家需求,電商平臺也會構建機器合成的虛擬人服務客戶。
虛擬偶像
近期用B站比較多,逐步發現B站是個寶藏網站。起初是因為有趣的視頻和學習視頻,后逐步發現B站有大量的虛擬人主播和虛擬偶像,并且有圍繞虛擬偶像的選秀節目。
起初get不到虛擬偶像的點,但了解多之后發現,虛擬偶像做的好的都會有鮮明的人格特色,靠人格特色吸引粉絲,本質邏輯與真人偶像并無不同。但虛擬偶像不會存在像吳亦凡變「吳簽」這類人設崩塌的問題。
做好虛擬偶像除了虛擬人基礎的外觀、互動和動畫之外,還需要始終圍繞人格特色組織內容及互動。同樣需要專業的制作團隊,因此虛擬偶像真正賺錢的屈指可數。
隨著技術門檻的降低,除了專業團隊可制作虛擬偶像之外,本身外表一般或內向的up主,借助虛擬偶像可以揚長避短,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現實世界映像
有人將有真人復刻的虛擬人叫做「虛擬分身」,「分身」用的相當到位。整個世界隨著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深入,也在不斷在虛擬世界被復刻。
虛擬人是在人在虛擬空間的復刻,理論上來講,凡是現實世界中人出現的場景,未來都可以在虛擬世界復刻。因此虛擬人的應用場景和價值會不斷的被擴展和放大。相信不遠的將來,應對老齡化、少子化,虛擬人也會發揮更大的價值。
未來的虛擬人一定會沿著無處不在、提供高質量、個性化服務的私人助理進化。
關于作者:
小樂帝,一線AI產品經理、簡書科技優秀作者、產品經理讀書會創始人。
「產品經理讀書會」
專注于愛讀書愛思考的產品人提供讀書推薦、產品思考、以書會友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