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關將近,在外務工或求學的,都已經拉著行李,陸陸續續返鄉。
我也攤開我的行李箱,一層一層地把箱子填滿,卻不是為了返鄉,而是為了離家。
“身份證,身份證別忘了帶!充電器裝上沒有?”我媽從廚房過來,聲音越來越大,“哦,炒核桃帶點吧……”
我蹲在箱子前沖我媽擺手:“不帶不帶,我才呆幾天,還得回來過年呢。”
“你就別惦記過年了,家里的事也不用你操心,好好準備面試。”
我默不作聲地扣好箱子,心說你閨女一向對結果缺乏信心,只能保證過程是全力以赴了。
“還是上學的時候好啊,期末考完就大解放,啥也不用管,等著過年就行。”
我媽露出“廢話”的表情:“你以為你還小啊……”
我十分郁卒地做了鬼臉,心里卻是承認的。長大之后,再不會有無憂無慮的年關。
上次回家,在車站便利店買午餐,遇見一家三口。
男人女人穿著樸素,操著外地口音,兩人邊挑東西邊拌嘴。
“上年他姑派壓歲錢,就派了兩百,你還非給人包三百。你兒子今年新衣服都沒買上,你擺的什么闊。”
“這里衣服貴,回家買不一樣?”
“……”
我在收銀臺等結賬,正好看見坐在門邊的孩子。男孩穿著駱駝牌沖鋒衣,聚精會神地看漫畫,似乎對父母的爭執一無所知。
等了大約三分鐘,男孩抬起頭來:“媽,餓了。”
女人動作利落地選好盒飯,插隊結了賬。盒飯塞進兒子手里,又從背包掏出卷好的煎餅,坐在門口與丈夫分食。夫妻倆還在討論置辦年貨的事,孩子一邊吃一邊插嘴,今年的壓歲錢能不能自己拿零頭……
我看著滿臉憧憬的男孩,時光的界線一下變得模糊不清。我們都曾是這樣的少年人,憧憬著每一個貼滿了花紙的年關。
年關年關,一年一關。無憂無慮地過年是小孩子的特權,當我們長大成人,“年關”就會展現出它真正的含義。我們會發現,過年也不全是甜蜜的辭灶果,和只增不減的壓歲錢。
2.
那時你還很小,一年到底,最難過的事不外乎幾大科考試。可你考完就扔了作業本,張開雙臂擁抱寒假。你在雪地里撒歡,盼臘八,盼小年,盼除夕,盼元宵。
大年初一的早晨,你被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吵醒。你賴在被窩里看窗戶上的霜花,直到母親從貼春聯的忙碌中抽出空來,推門叫你起床。
你蹬開被子,看見枕邊疊著一摞衣服。從秋衣到棉襖,從里到外,都是新的。
你穿戴好一年的新氣象,跟隨父母給長輩拜年,說一兩句吉祥話,依次從爺奶叔伯手里接過壓歲錢。你笑得眼睛彎彎,長輩們撫摸你的頭頂,囑咐你將來要有出息。
你不知道什么叫有出息,你只知道媽媽又收走了你的壓歲錢,要攢給你上大學。每每這時你都想快點長大,不被當成孩子,可以有自己的主見。
某一年你忽然發現,你不再惦記著卡里的壓歲錢。你上了大學,卻好像離柴米油鹽更加遙遠。
你依然盼著過年,迫不及待地擺脫枯燥的專業課,在既不用擔心學業、也不用擔心生計的寒假里,與朋友聚會,打工,或者去遙遠的地方旅行。過年在你眼中像個有些無聊的儀式了,小年的辭灶果和除夕的年夜飯,似乎都變得不再具有魔力。
再然后,你開始害怕回家過年,害怕三姑四嬸追問你的工作和婚事。但年總是要過的,你意識到,也許你并不喜歡過年本身,你只是喜歡這短暫的團聚。
你不再跟隨父母一家一家地串門,卻慢慢感覺到肩上的責任。你一邊應付著單位的輪值,一邊敷衍著前往相親現場。
后來你不再有這些苦惱,你有了自己的家庭,有個也許不夠漂亮和聰明,但一定是最最可愛的孩子。
年關是你最忙碌的日子,你提前很多天開始張羅年貨,找周末串門拜年。妻子或者丈夫坐在你身邊,你們一筆錢一筆錢地盤算。今年的保險費要續,給親戚家孩子的壓歲錢要提前留好,你還想給父親買輛輕快的代步車……你發現手頭又緊了,給自己的新衣服又列在了計劃單的最末一欄。
某一天你點好年貨,推開孩子房間的門,他從玩具堆里抬頭看著你。你問他想去姑姑家找哥哥玩嗎,他歡快地跳出來,眼神就像小鹿。
他問你,姑姑還會做可樂雞翅嗎。你看著他可愛的小腦袋,恍惚間看見了兒時的自己。你忽然發現,小時候最盼望的長大,來得這般容易。長大后你終于有了權力,卻也有了比權力更大的責任。
你走過的年關越來越多,你的人生越來越長,你的腳步越來越慢,你的肩膀越來越重。你終于發現,所謂的長大,就是再也不會有無憂無慮的年關。
可你并不為此苦惱,此刻你身上的重量,讓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覺得踏實。你有一種擔當的自豪和快樂。
3.
當你老來稚童繞膝,大紅燈籠掛在你頭頂,你在孩子們的歡鬧聲里回顧一生。你清楚地看到,這輩子走過的年關,屬兒時最輕松,可你對生活最真實的感悟,都在長大之后的年關里。
就像小時候愛喝糖水,長大了愛喝茶與咖啡。苦澀里醇厚的香味,是成長教會我們品嘗。成長讓我們懂得,糖一樣甜的生活并不存在,真實的日子,永遠要在苦的基調里,咂出一絲甜味來。
幸運的是,長大之后,人就不會害怕所謂苦澀,反而會愛上苦澀中的真實。
曾經看到過這樣兩句話:“眾生皆苦,沒有人會被命運額外眷顧。如果你活得格外輕松順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擔了你該承擔的重量。”
當我們終于意識到,一切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們就會懂得責任的含義。兒時我們以索取為樂,后來我們發現,給予才更加幸福。
長大就是往生命的托盤里加砝碼的過程。責任就是砝碼,有輕有重,有甜有苦,它們共同組成了生活的重量。
年關也是一只砝碼,是所有砝碼里最特別的一只,它會越來越沉,卻始終是甜的。
End
韓大爺的讀寫訓練營 ?歸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