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過了小年就是大年,歷史專題周刊第12期在此向讀者諸君拜個早年。
本期歷史周刊,精選以下優秀文章(投稿專題截止日期為2019.01.25,排名不分先后),供君品評。
【歷史鏡像】
李廣祖孫三代的悲劇
作者:東土大唐
李廣喟然對手下道:我從結發之年起,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今天終于有機會遭遇單于,卻被大將軍調離,因為路遠而失期,可能這就是天意吧。我已經六十多歲,終不愿面對刀筆吏的責問。于是引刀自刎。
李敢得知了父親的死與大將軍衛青有關,怒而將其打傷。不久,霍去病就為舅舅出頭,又趁狩獵時將李敢射殺。名將父子雙雙殉命,無疑也是大決戰的后續影響之一。而命運的殘忍并未對李廣家族收手,等待李廣孫子李陵的,是另一場更悲情的慘劇。
漢武帝再次勃然大怒,立刻族滅了留在漢朝的李陵全家老小。李陵得知,仰天長嘆,那個教匈奴練兵的李將軍,自然不是他,而是另一位叫李緒的。但李陵也終于絕了回到大漢效忠的念頭,長留匈奴。
陶謙故事
作者:黃河歌者
陶謙回來后,有人勸陶謙說:“你看輕侮辱三公,罪是自己惹起。現在張將軍德行寬厚,免除你的罪過,你應當親自前去謝罪。”陶謙答應道:“好好好。”張溫恰巧在皇宮門外碰到陶謙,陶謙卻說:“我只是感謝朝廷,怎么會感謝你!”張溫無奈地說:“陶謙的呆癡病還沒有醫治好啊?”于是為陶謙擺酒,厚待如初。
【歷史連載】
塵封帝國(020)滑稽的登基典禮
作者:伏牛_
事莫大于正位,禮莫盛于改元。新皇登基是古代政治生活中的頭等大事,而為此舉行的禮儀活動也是最為盛大和復雜的。在中國古代,是不分家國的。如果誰登上最高統治地位,誰就享有對全體臣民的統治權和全國土地的支配權。因此,歷朝歷代的皇帝無論是經過浴血奮戰奪得皇位,還是依靠血緣關系世襲了皇位的繼承權,都要舉行隆重的登基儀式,通過一系列的祭天、拜祖等活動,表明自己獲得的皇位合理合法且不可侵犯。
【歷史萬花筒】
古風·蕭后點將臺
作者:木葉山
鐵甲雄師占大漠,猛騎控弦任縱橫。嬰守國土一萬里,虎踞山河三百城。
千古風流掩不盡,青史黃卷有高名。胯下雕弓敢射月,威震北疆誰不從。
魯迅:不能釋懷的痛
作者:錦瑟酉嫻
魯迅先生的突出成就,確立了他在中國文壇的重要地位。胡適稱贊說,魯迅的小說代表了當時白話文的最高水平。人們在欣賞魯迅作品的同時,也常常會為他中年以后的兄弟關系,而發出疑問:為什么他與弟弟周作人反目成仇,竟至老死不相往來?
曹丕:學驢叫,啃甘蔗,種香草,還能更逗比嗎
作者:半沐
翻開歷史的畫卷,撥開政治與權謀的重重迷霧,通過他的詩文,我們還可以看到他另外一副面孔。
用西晉文學家傅玄的話說:曹丕,內心深處始終是個才子。
笑看人間萬般事,丹心一片狷狂中——我看奇人金圣嘆
作者:一世別殤
金圣嘆生于明末的那一段黑暗時期,并且經歷了從明至清的朝代更迭,從小與眾不同,不愛看四書五經之類的功利性著作,而偏愛白話文小說,尤為鐘愛《水滸傳》。他是讀書人中的一個異類,將功名視為兒戲,首次參與科舉考試便幽了考官一默,以考官出的題目《西子來矣》作文一篇:“開東城也,西子不來,開南城也,西子不來,開西城也,西子來也,西子來矣,吾乃喜見此美人矣。”結果名落孫山,還被取消了好幾年的考試資格。再赴考場,他更名再考,認認真真的按八股文格式作了一篇文章,拔得頭籌,考中了秀才,自此他不再求取功名,而是浪跡江湖、逍遙快活,成為了世人眼中的狷狂書生。
**結語**
本期共計篩選優秀文章7篇,歡迎投稿簡書歷史精選專題。敬請關注。想加入簡書歷史群討論歷史文章的,請添加管理員公子一小白微信Zh5495(請備注“簡書ID-我愛歷史”),拉你入群。
歷史是每一個人的歷史,我們在歷史專題和歷史的群里,等你。
簡書歷史專題團隊
主編:心海滌塵
管理員:公子一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