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1)
職場中,打工和創業是永恒的討論話題。
我們常規的理解中,打工和創業是對立的——
如果是創業,你就是在為自己打拼,而不是給別人打工;而如果是打工,你就是在給老板賺錢,跟創業沒有半毛錢關系。
真是這樣么?
<br />
(2)
在一個QQ群里,我給人做分享,闡述了我對打工和創業的看法。
在我的觀念里,打工和創業只是一念之隔。這一念,就是你是否有一顆「老板的心」。
若你不具備「老板的心」,即使你開了自己的公司,你也是在為別人打工;而你具備了「老板的心」,就算你一輩子打工,你也是在創業——這個創業,是你人生的大業。
這么說,也許聽起來很雞湯。雞湯,只要不是拿雞精沖出來的,還是真心有營養的,前提是你踏踏實實的喝下肚,扎扎實實的消化掉,成為你自身的養分。
<br />
(3)
什么是創業?投入人財物,做出產品、形成業務、在市場中賺到錢。其核心在于有投資、有收益。
什么又是打工呢?付出你的時間和能力,老板回報給你應得的金錢。其本質依然有付出、有回報。
無論創業還是打工,其共同的本質是:投入一些什么,而后獲得一些產出。
他們之間區別則在于,創業投入的更多、風險更大,當然可能獲益也更大;相對而言,打工投入小一些、風險小一些,獲益也會小一些。
然而,打工真的是投入小一些、風險小一些么?也未必盡然。
<br />
(4)
除去外在的人財物,創業也好,打工也罷,我們都需要投入我們的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跟生命比起來,外在的人財物,其價值就小很多。如此說,打工所需要的投入,未必就會小多少。
除去功名利祿,創業也好,打工也罷,我們通過我們的投入所獲取的也無非都是我們的成長。
這里的成長,也許是能力的提升,也許是眼界的開闊,也許是未來生活的改善……如若不能讓自己獲得足夠大的成長,那么打工的風險也許會更大一些。
所以,用純打工的心態去打工,用寶貴的時間和生命,僅換取那么一點金錢而不是最大限度的成長,著實是一件高投入、高風險、低產出的事情。
<br />
(5)
我并不是要教唆你一定去創業,只是想告訴你:不管是創業和打工,你都應該有一顆「老板的心」
管它什么創業或者打工,起碼有一點我們無法拒絕:我們都要做自己人生的大老板。
時間是我們的唯一資產。作為老板,我們要管理好我們的資產,并把它們投入到投入產出比最大的地方,以獲得最大的收益。金錢是收益中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部分是我們的成長。
哪怕我們在打工,我們也要有積極主動的「老板的心」,努力的把事情做到最好、努力的做更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提升能力、最大限度的獲得成長。
一旦我們獲得了最大限度的成長,未來我們一定會獲得更大的功、更好的名、更厚的利、更多的祿。
<br />
(6)
有一次,跟一位朋友聊職場。這位朋友說到:老板給我多少錢,我就干多少錢的活。
我說:千萬不要這樣想,更不要這樣做;你這是拿你寶貴的生命做投入,結果只換來那么一點錢;這筆投資是虧大了的!
不管是什么時候,我們都是在為自己打工;也不管是在什么時候,我們都是在給自己投資。
不要只看眼前的一點點利益得失,要看到未來更大的利益和收獲。無論如何,都要有一顆創業老板的心。用創業老板的心,去投資自己的時間和生命,努力換取最大的回報。
這樣的話,無所謂創業,還是打工,只是外在的形式罷了!
<br />
(END)
本文若讓您有所收獲,請隨手點贊,歡迎關注、打賞。
有任何想法或有任何可幫助您的,請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