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從文一生致力于湘西文化,從書中看來他似乎一直很努力的在把湘西文化帶入人們眼中,那種古老的文明就如同他的精神支柱,他生命的意義。在他的文字中,我懵懵懂懂,恍惚看見他與湘西文化的重影,卻難以理解他每一篇文章中傾吐的滋味。
我從長沙走向張家界,從城市走向邊城,從現代文明走向湘西文化。這是我才知道沈從文的文字中包含的生命質感和流動的真情。
今天八月二十二日,湘西之旅將結束。隨心擲筆,不覺發現心中猶有可追憶的東西。
這里的山奇得很,是按根算的,奇險無比。一時忽入人眼到會覺得莫名其妙。我在新疆形容山從不用“拔地而起”,如今才覺得這詞用的真真妙哉。從山頂向下俯視便深感獨臨懸崖峭壁,雙眼眩暈。雖說是石頭山,可似乎是為了完成什么使命似的,樹木叢林在每一寸土地都努力地生長著,從而有了這樣郁郁蔥蔥的畫面。
在森林公園游玩的兩天恰逢天晴,包括海拔較高的山頂溫度也相對較高。在百龍山坐天梯登上最高的山頂俯視空中田園風景獨好。遙遙遠望可以看見神奇的懸浮山,其實也沒什么神奇,不過是山底部較細好像懸浮著一樣。
由于一步一景沿著木棧道不知不覺就走了幾公里的山路,早已大汗淋漓,而前路依然漫漫。游客量很大基本無法正常觀景,很多景色也是匆匆而過。這里的橋常搭建在兩山之間,十分險峻。
天氣潮濕燥熱,太陽曬得皮疼。可惜沒有看見期待的煙霧繚繞之景。不過大概上天眷顧隔日的天門山果然是期待的樣子。白云繚繞,妙不可言,一時語塞不知怎么形容,只是真正領略了何為“云深不知處。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天門山霧靄蒼蒼,流云遮住了太陽,天氣稍顯涼爽。山路崎嶇,九十九道彎,每個彎都要急轉一百八十度。山路修了八年,猶如一條神龍盤在天門山上。
空氣是甜的,濕度很大。乘坐扶梯可以免去九百九十九級臺階。于是扶搖而上很快就可以俯視天門洞了。
這個成就了眾多世界奇跡的天門洞就在我的腳下。在懸崖邊上有一條盤旋而上的木棧道。右手是絕壁,左手是懸崖,稍不留神就是墜崖之險。腳踏絕壁上,行在白云巔。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一路走來可以看見很多扎根在石縫中的樹,這樹大概看遍了滄海變遷,長年呼吸著天門山的仙氣,有了不少靈性,樹上大多系滿了祈福的紅繩。
向遠山望去,山峰隱隱綽綽,消失在云海中了。我常想,古人最喜登高望遠,醉臥夕山,卻不知要行幾里山路,如此交通不便,怎能看見“云樹遠重重,川平西有風”的絕世佳景。這里滿眼都是綠色,蒼穹,古木,云煙。我看山頂有隱寺,在縹緲煙波里;也有人聲低吟,在霧靄蒼茫中。
坐纜車下山約莫二十分鐘,就很快回到城市之中了。面對大峽谷最后一站,我怎么也想不到會如此令人無奈。
說到大峽谷,最令人激動的應當是世界聞名的玻璃大吊橋。總的來說,游覽體驗并不太好,游客賊多。幾乎鋪滿了吊橋,我反正心中窩火,也就很難細細品味其中的樂趣。不過若時時遠眺,真的如懸空千丈,趣味十足。
行在峽谷間,聽泉水的聲音,感受來自黑色洞穴的呼吸。峽谷時而敞亮時而陰暗,走入深處便是一片漆黑,摸黑前行。路還是很難走的,臺階濕滑。有個山洞極其出名,叫做摸摸洞。傳說當年土家族的土匪就居于此處。我想他們飲山泉,食野味,自然一身放獷。
總的來說視覺體驗還是很不錯的,但過程不如想象中圓滿,也并沒有什么刺激感。
棧道很險,但感慨的卻不是景區修建的難度,心中更多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一草一木棲神明,萬物都在言語,在呼吸,在凝視著天空。它們懷著遠古的心境,帶著湘西記憶,靜默的望著死而后生的山川河流,往來不息人群。千千年,萬萬年,這里的山又埋在海底,村莊的影子也印在了石頭上,肉身會死,靈魂會滅,但不朽的是文化本身。它會帶著它純凈的記憶,大山的記憶,等到有一天重新被挖掘。
這大概是沈老先生一生致力之處。
張家界的水少的可憐所以沒什么可記錄的。放眼望去,全都是山,水皆是一縷縷的細泉。山間的瀑布也皆是與山不符的秀氣,生怕流干了似的。
那就說說這里的人吧。大概是山養了人,這里的山太過挺拔,因此人也硬氣的不行。
湘西出土匪,這里的人一身匪氣,不大友好。他們也以祖輩是土匪為榮,帶我們的導游就一直強調這自己祖上是土匪。于是乎,我們的旅行團也改名為剿匪團。一路上動不動就是土匪路,土匪寨子云云。
由于天氣很熱,總之我是茶飯不思。但是人和人之間是能夠相互感染的。旅行團中有個八歲大的小弟弟,他和他爸爸出行,假期已經走過了泰華衡恒嵩,背著很重的旅行包卻依舊充滿活力。
弟弟很乖,有些同齡人沒有的單純善良。當所有人都累的不得了的時候,他依然饒有趣味的問這問那。直到后來,和我們都很熟悉后他還展示出了獨有的天真。毫無疑問,弟弟是我旅行途中一抹亮色,分別之際我還有多少不舍,但江湖偌大,有緣還會再見。
我常想何為《邊城》,為何《邊城》。原來它遠離城市,它與湘西文化遙遙呼應,是它的代表。書里的翠翠一輩子在邊城等待,就是因為她就是湘西文化的本身。沈老先生給了她一個看起來悲哀卻充滿希望的結局,實際上是對湘西的一種期待,他怕這文化被永遠淹沒,又怕這文化沾滿污濁。
文人的本身就是為文化而生啊。
遇見湘西,遇見沈先生,遇見這些難忘的人,我感謝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