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聊天,說到了過去的一些事情。心里不禁感慨:自己當媽了才知道媽媽的不容易,從而對母親也多了一份諒解。
作為80后90初這一批孩子,家里大多有兩三個孩子,父母自然而然也會有偏心的情況。得到父母關愛少的那個孩子,越是想爭取父母的愛,就越得不到父母的重視。久而久之就會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對他們也就多了一份怨言。這就是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傷害。
朋友說,她的父母供她讀書,也會給她提供物質條件。但是始終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一直讓她耿耿于懷。工作之后她也會孝順父母,但朋友說他不愛他們,只是履行子女的義務罷了。直到她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朋友終于學會了諒解。
對于父母的偏愛,有些人窮其一生,都對父母帶著怨氣。卻不知不覺中會給自己的子女帶來一些影響,自己也會成為父母一樣的人。朋友覺得自己對父母的了解,我更覺得她是對自己的關愛。其實有時候感情的糾結,不是去渴望別人的愛,而是先要學會愛自己。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不僅學會了寬容,更學會了放下。我們無法理解父母的偏愛,但至少他們的偏愛里,還有著愛我們的一面。只是他們能力有限,給不了我們想要的公平罷了。可我們又能怎么樣呢?他們畢竟還是我們的父母。
反正吧和父母不能計較太多,所缺失的老天爺會從別的方面補償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