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上學需要穿過村子里一條長長的街道,那時村子里的人們特有的消遣,就是端著飯碗坐在街道兩旁侃大山,那條路卻是我上學唯一且必須要經過的道路,如何穿過那條路就成了內向且不善言談的我每天發愁的事。
早上好說,因為村里人都忙著養雞喂豬,照顧一家老小,街道上的人并不多,即使偶爾會有一兩個人坐在路邊,我也裝作匆匆趕路的樣子,避而不和任何人交談。
中午就有些難辦了,因為大家經過一早上的勞作,都想借著吃飯的時機松散松散,街道兩旁往往三五成群地聚集一堆堆的人,膽小且內向的我不知道應該和誰打招呼,如果中間有非常熟悉的人倒是好說,我會大聲的喊出,就怕那些半熟不熟的人喊也不是,不喊也不是。后來,我發現和同學一起走可以避開這個問題。大家一起說著悄悄話,或者討論著昨晚的電視情節,或者互相追逐著就跑過了那條街道。
后來上初中,因學校離家比較近,不用住校。但令我憂傷的是,每天的上學路仍然需要穿過那條街道。這時的我已經學會了騎自行車,每天午飯后頓著臉,騎著自行車穿過那條街道,已經成為我的標志。因為我不止一次地聽媽媽講,說今天村里的某某人,和她說看見我,午飯后頓著臉從家出發了,問媽媽發生什么事兒了?
就這樣一直到參加工作,我都不曾覺得自己的這種表現有什么缺陷?甚至還覺得,自己挺酷的,因為那時有個流行詞叫帥呆了,酷斃了,自我理解就是我這樣的。直到有次參加單位的文藝演出,本來站在前排的我,被調到了后排,只因領導說,“前排的那個小姑娘一直頓著臉做什么?”
本人有著很強的知錯就改的能力,既然發現了這個缺陷就要改正,但是挺難的,因為有時候真的喊不出。怎么辦呢?經過大量的閱讀和實踐,本人總結出了三點。
一、假裝自己很開心。
正常情況下我應該是面無表情的,甚至因為內向,有時候會犯點小心眼,愛生氣。這時候我就會假裝自己很開心,哼一首自己都不知道唱什么的小曲,不停的想著自己很開心,自己很開心,自己很開心!果然,一會兒自己就開心了!
二、臉上帶著笑容
性格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去打招呼,這時我就會帶著笑容,用甜甜的笑容就和別人打招呼。冰塊臉的我竟也被別人贊揚,笑的好開心哦!另外我發現,當你很熱情且真誠的用笑容去和別人打招呼的時候,對方回報給你的往往也是笑容,次數多了,大家會關系越來越好。
三、避免抱怨
以前的我遇到事的時候愛發火,抱怨。后來我看到一本書上寫,你如果大聲喊痛,傷害就會出現,如果抱怨,就會遇上更多想抱怨的事兒。我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當遇到事情的時候,我不再喋喋不休的說一些讓自己更加惱火的話,而是事情往好的方面去想,以樂觀態度去對待它。講個小事,前幾天我擦桌子時不小心把水杯撞地上了,導致該水杯壽終正寢。擱往常我就早就開啟抱怨模式了,但這次,我就想,哎呀好幸運,沒有砸著自己的腳,還有上次看到的那個漂亮的水杯可以買回來用了。
簡單總結,樂觀性格養成記有三點:
1、假裝自己很開心。
2、臉上帶著笑容。
3、避免抱怨。
當然,這只是我的感受,說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END
百天寫作計劃第十二天(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