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自《把時間當作朋友》【李笑來】P.59
R:(Reading,閱讀一個圖書片段)
我反復講,“人或多或少是經驗主義的動物”。也許每個人的不幸都是一樣的,他一生中最多的經驗是“半途而廢”——各種各樣的、各個方面的“半途而廢”。我們一生中半途而廢的經驗太多了,乃至于想要放棄“半途而廢”要比“堅持到底最終成功”難太多了——大多數人連一次“堅持到底最終成功”的經驗都沒有。當我們決心改變的時候,“懶惰”便指使我們的那個“大腦的自我保護功能”——“遺忘”——讓我們不知不覺停止改變。
與懶惰抗爭、停止遺忘、堅持改變的工具,就是紙筆。那天,我看著那個黑色精裝的筆記本,盯著一年多以前最后記錄的日期,不禁發呆:我就是知道“與懶惰抗爭、停止遺忘、堅持改變的工具是紙和筆”,所以才開始記錄。可是,我現在怎么竟然連記錄本身都忘了!這多少使我垂頭喪氣,懊惱不已。
終究我還是找到了解決辦法。我跑到文具店買了很多3M隨手貼(Post-it),甚至在網上下載了一個叫“3M Post-it Notes Lite”的免費軟件。把需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的重要事項,尤其是那些最近決定需要養成的習慣貼得隨處都是,包括電腦的桌面上。可是我發現還是不夠,3M隨手貼撕下來的紙條是帶著膠的,放在口袋里很不舒服。于是,我就跑到名片店,買了兩盒空白名片。于是,我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事項寫在這些空白卡片上,隨身攜帶。那段時間,我的口袋里有好幾張卡片上寫著同樣的一句話——“別忘了每天晚上記錄時間開銷!”
效果非常好。應了那句話,“問題是總是復雜的,解決方法總是簡單的。”記得我的一位小學老師經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十多年后我終于明白這句話的深意,可惜,我已經忘記了那位老師的名字。不管怎樣,也應該多少謝謝他一下。
養成任何一個新的習慣都不容易。需要多久才能真正成為習慣,與天生的一樣自然呢?我的經驗告訴我,一般需要五年的時間。對,是五年的時間。我看到過很多書籍上說,兩個星期就可以養成一個習慣;我想,也許是我笨吧。
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What片段嘗試解決的問題】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將計劃記錄到卡片、app、便簽紙上等,提醒自己去完成。
【Why這個問題要解決的原因,好處和后果】
因為有時會忘記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輕重緩急分不清,也想養成一些好的習慣,所以經常提筆記錄會促進自己養成好習慣,提高工作效率。
【Where解決方案適合的場景】
生活中隨時隨地記錄隨思隨想。
【How如何解決問題的詳細步驟】
身邊經常攜帶記錄工具,如手機、筆記本、便簽等等;然后隨時隨地的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常去翻閱。
A1:(Appropriation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每學期都會制定教師培訓計劃,然后我就將計劃與自己的日程筆記本相結合,發現一學期排得滿滿的。每天早上一醒來就在想自己要做什么,勾勒一天的工作計劃,有時腦子想,有時筆頭記,然后發現確實筆頭記會把事情一一做到,但總是覺得工作效率不高。
A2:(Appropriation2,以后我怎么應用)
幼兒園瑣碎的事情較多,而我恰巧也是很容易受影響的人,一件事情冒出以后就會開個小差去想想。不如在工作中及時用便簽記錄下來,然后一項工作完成后再去著手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