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父親挑著糞去地里,我在后在跟著,糞隨著桶邊一滴一滴的往下流,糞的臭味隨風散發,我在旁邊時而的聞到。
到了地里,父親拿著糞勺打著糞澆了起來,我在邊上好奇的看著,那時候我比糞桶高不了多少。父親轉頭對我說,是不是想試試?我搖搖頭,說太臟了。
父親一聽不高興了
怕臟?農二哥怕臟還有活路嗎?這個菜澆了糞才甜,玉米澆了糞才能粗壯。吃了才有營養。(用現的話說就是澆了糞的菜維生素ABCDEFG都有了)
在一旁的母親也笑著說
別怕臟了,你小時候拉便便在衣服褲子上我們還不是用紙給你擦,給你洗干凈。
話說到這份上再不去澆糞肯定要挨收拾了,拿起糞勺打了半勺子糞往玉米苗根部澆了去,澆了一會父親讓我給他澆,我趕緊跑到邊上的河里,把手洗了又聞,聞以又洗,還是有味。
回到家端起飯吃的時候,總是感覺有點不自在,但還是不敢表現出來。
后來的日子父親每次去地里澆糞的時候,都讓我澆上幾勺,可能是讓我要克服這種怕臟的心理,經歷過幾次后,我也就慢慢的適應了。
稍微長大點,我開始用背簍背著糞跟父親一起去地里澆,半路遇到老鄉跟父親夸我
哎喲,你家又出勞動力了。
父親答到
啥勞動力喲,搞起好玩的。頂多算半個勞動力。
勞動力在生產隊集體干活時期的一個說法,那時候一個成年人的勞動力比未成年人的勞動力工分要多出2-3倍,當然我要生在那個年代,也只能算半個勞動力。
長大后到了城市,很多人喜歡吃生態蔬菜,喜歡去農莊吃飯,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不用化肥的疏菜的確要比溫棚里和用化肥種出來的菜要好吃和健康。
那些年地里的莊稼都是澆糞的時候,家里的很多鳥都會偷吃地里的糧食,后來有了化肥,地里很多莊稼開始不用澆糞了,二十斤化肥可以頂兩三百斤糞,現在鳥是越來越少,家里人都說,其實含化學成分的糧食,對鳥是有傷害的。
2016年看到《花樣年華2》節目組去貴州山寨體驗生活,小時候澆糞的一幕幕又呈現在了腦海中,不過他們澆糞還有帶把的糞勺和膠手套,不知道她們聞到那味道是種什么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