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家五姐妹每個月都會聚在一起次次次,大家都很喜歡。有時候去新開的飯店,有時候在姐姐家里DIY 。
上個月聚餐是在姐姐家里吃火鍋,姐姐從成都帶的火鍋底料,當天下午我們一起去超市采購,回家洗菜,切菜,擺盤,邊做邊玩兒,磨蹭到八點才開飯。吃完飯也就不早了,大家吃飽了就困了,剛好姐夫值班,我們住在姐姐家,把碗筷簡單收到廚房就都去睡覺了。第二天姐姐早早起床帶孩子去上課了,中午是中秋節(jié)全家人的聚餐,我起床時候十點多,再去叫妹妹起床,妹妹們很困的樣子磨磨蹭蹭遲遲不起。我心里認為我們中午離開之前我們一定要把廚房和餐桌恢復原狀,還要按時去參加中午的聚餐。一定要收拾好是因為我覺得到晚上姐姐姐夫回家看到家里是整潔的才好(可能我是更在意姐夫的感受)。也不希望我們給別人添麻煩,讓別人覺得我們不懂事。
我想著妹妹們起的晚就我先整理,她們先洗漱,等她們收拾好了再來換我去洗漱,應該差不多可以按時出門的。(但是我沒有直接跟妹妹們表達我的想法和心里的安排,我以為她們應該跟我想的一樣。)事實是妹妹們在床上聊天很久才下床洗漱,明顯不會提前洗漱完來廚房幫忙了。
我心里著急,也沒有去催促她們,內心的聲音是:我一個人整理廚房也是可以的,可是今天時間有限,你們不能夠自覺的來分擔一些嗎。你們都沒有責任感,你們都不愛姐姐,也不考慮姐夫的感受。叫你們也沒用,你們就是磨蹭,自私鬼。呼吸變得急促,眉頭緊皺。自己在廚房越洗越生氣,雖然沒有去催促妹妹,但是也不想理她們,表情變得冷漠僵硬。心里決定以后再也不和妹妹來姐姐家一起做飯吃了。
過了兩天,情緒過去了,我再回看這件事。我看到了自己一定要整理好廚房再離開是出于責任,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因為我覺得做飯的時候主要都是我在忙,說好的人人參與,那整理廚房的工作妹妹就應該主動承擔一些啊,何況第二天時間那么緊張。結果事情沒有按照我以為的樣子發(fā)生,我就被不公平的鉤子勾到了。平靜的看到事實是前一天吃完飯大家睡覺都很晚了,第二天難免起床會晚,妹妹們難得湊在一起,每次見面都有聊不完的話。看到我去整理廚房了,她們可能就放心了,只是依賴我而已,并沒有我內心演繹的那么復雜。我自己覺得一定要做,那我自己負責就好,別人沒有理由為我的期待買單。
姐妹聚會本身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只因為一次不愉快的體驗我就決定再也不要了,這是逃避,不是選擇!我相信姐妹們都希望能夠開心聚會,也愿意為大家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方法。
上周姐姐邀請大家今天來姐姐家一起做大閘蟹吃,每個人做自己新學的菜。這一次我提議大家提前把每個人要做的菜確定下來,明確分工,到時候更好配合。
這一次嘗試特別順利,大家都很喜歡,每一個人都清晰自己要做哪些事情,互相配合,很輕松就完成了一桌豐盛的晚餐。
感恩學習帶給我的變化,臨在的支持讓我不在情緒里一直打轉,讓我看到了我有選擇的能力,這也是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