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西門慶偷娶潘金蓮
武都頭誤打李皂隸
詩曰:
感郎耽夙愛,著意守香奩。
歲月多忘遠(yuǎn),情綜任久淹。
于飛期燕燕,比翼誓鶼鶼。
細(xì)數(shù)從前意,時(shí)時(shí)屈指尖。
話說西門慶與潘金蓮燒了武大靈,到次日,又安排一席酒,請王婆作辭,就把迎兒交付與王婆看養(yǎng)。因商量道:“武二回來,卻怎生不與他知道六姐是我娶了才好?”王婆笑道:“有老身在此,任武二那廝怎地兜達(dá),我自有話回他。大官人只管放心!”
西門慶聽了,滿心歡喜,又將三兩銀子謝他。當(dāng)晚就將婦人箱籠,都打發(fā)了家去,剩下些破桌、壞凳、舊衣裳,都與了王婆。到次日初八,一頂轎子,四個(gè)燈籠,婦人換了一身艷色衣服,王婆送親,玳安跟轎,把婦人抬到家中來。那條街上,遠(yuǎn)近人家無一不知此事,都懼怕西門慶有錢有勢,不敢來多管,只編了四句口號,說得好:
堪笑西門不識羞,先奸后娶丑名留。
轎內(nèi)坐著浪淫婦,后邊跟著老牽頭。
西門慶娶婦人到家,收拾花園內(nèi)樓下三間與他做房。一個(gè)獨(dú)獨(dú)小角門兒進(jìn)去,院內(nèi)設(shè)放花草盆景。白日間人跡罕到,極是一個(gè)幽僻去處。一邊是外房,一邊是臥房。西門慶旋用十六兩銀子買了一張黑漆歡門描金床,大紅羅圈金帳幔,寶象花揀妝,桌椅錦杌,擺設(shè)齊整。
大娘子吳月娘房里使著兩個(gè)丫頭,一名春梅,一名玉簫。西門慶把春梅叫到金蓮房內(nèi),令他伏侍金蓮,趕著叫娘。卻用五兩銀子另買一個(gè)小丫頭,名叫小玉,伏侍月娘。又替金蓮六兩銀子買了一個(gè)上灶丫頭,名喚秋菊。排行金蓮做第五房。
先頭陳家娘子陪嫁的,名喚孫雪娥,約二十年紀(jì),生的五短身材,有姿色。西門慶與他戴了鬏髻,排行第四,以此把金蓮做個(gè)第五房。此事表過不題。
這婦人一娶過門來,西門慶就在婦人房中宿歇,如魚似水,美愛無加。到第二日,婦人梳妝打扮,穿一套艷服,春梅捧茶,走來后邊大娘子吳月娘房里,拜見大小,遞見面鞋腳。月娘在座上仔細(xì)觀看,這婦人年紀(jì)不上二十五六,生的這樣標(biāo)致。但見:
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云愁;臉如三月桃花,暗帶著風(fēng)情月意。纖腰裊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
吳月娘從頭看到腳,風(fēng)流往下跑;從腳看到頭,風(fēng)流往上流。【眉批:二語于金蓮性情得其似。】論風(fēng)流,如水泥晶盤內(nèi)走明珠;語態(tài)度,似紅杏枝頭籠曉日。【旁評:圓活艷麗可想。】
看了一回,口中不言,心內(nèi)想道:“小廝每來家,只說武大怎樣一個(gè)老婆,不曾看見,不想果然生的標(biāo)致,怪不的俺那強(qiáng)人愛他。”【眉批:此一想若驚若妒,不獨(dú)寫月娘心事,畫金蓮美貌,而無意化作有意,且包盡從前之漏。】
金蓮先與月娘磕了頭,遞了鞋腳。月娘受了他四禮。次后李嬌兒、孟玉樓、孫雪娥,都拜見,平敘了姊妹之禮,立在旁邊。月娘叫丫頭拿個(gè)坐兒教他坐,吩咐丫頭、媳婦趕著他叫五娘。
這婦人坐在旁邊,不轉(zhuǎn)睛把眾人偷看。見吳月娘約三九年紀(jì),生的面如銀盆,眼如杏子,舉止溫柔,持重寡言。
第二個(gè)李嬌兒,乃院中唱的,生的肌膚豐肥,身體沉重,雖數(shù)名妓者之稱,而風(fēng)月多不及金蓮也。
第三個(gè)就是新娶的孟玉樓,約三十年紀(jì),生得貌若梨花,腰如楊柳,長挑身材,瓜子臉兒,稀稀多幾點(diǎn)微麻,自是天然俏麗,惟裙下雙灣與金蓮無大小之分。
第四個(gè)孫雪娥,乃房里出身,五短身材,輕盈體態(tài),能造五鮮湯水,善舞翠盤之妙。
這婦人一抹兒都看在心里。過三日之后,每日清晨起來,就來房里與月娘做針指,做鞋腳,凡事不拿強(qiáng)拿,不動強(qiáng)動。指著丫頭趕著月娘,一口一聲只叫大娘,【眉批:有心人作用,非新媳婦三日勤。】快把小意兒貼戀幾次,把月娘歡喜得沒入腳處,稱呼他做六姐。衣服首飾揀心愛的與他,吃飯吃茶都和他在一處。【眉批:試看金蓮入門,與月娘先親而后疏:瓶兒入門,與月娘先忤而后合。即此可見君于小人交道,不可不慎!】
因此,李嬌兒眾人見月娘錯(cuò)敬他,都?xì)獠环蓿澈蟪Uf:“俺們是舊人,到不理論。他來了多少時(shí),便這等慣了他。大姐姐好沒分曉!”
西門慶自娶潘金蓮來家,住著深宅大院,衣服頭面又相趁,二人女貌郎才,正在妙年之際,凡事如膠似漆,百依百隨,淫欲之事,無日無之。且按下不題。
單表武松,八月初旬到了清河縣,先去縣里納了回書。知縣見了大喜,已知金寶交得明白,賞了武松十兩銀子,酒食管待,不必細(xì)說。
武松回到下處,換了衣服鞋襪,戴了一頂新頭巾,鎖了房門,一徑投紫石街來。兩邊眾鄰舍看見武松回來,都吃一驚,捏兩把汗,說道:“這番蕭墻禍起了!這個(gè)太歲歸來,怎肯干休!”
武松走到哥哥門前,揭起簾子,探身入來,看見小女迎兒在樓穿廊下攆線。叫聲哥哥也不應(yīng),叫聲嫂嫂也不應(yīng),道:“我莫不耳聾了,如何不見哥嫂聲音?”
向前便問迎兒。那迎兒見他叔叔來,嚇的不敢言語。武松道:“你爹娘往那里去了?”迎兒只是哭,不做聲。【眉批:寫迎兒愚蠢處,真不忝武大親生。】
正問間,隔壁王婆聽得是武二歸來,生怕決撒了,慌忙走過來。武二見王婆過來,唱了喏,問道:“我哥哥往那里去了?嫂嫂也怎的不見?”
婆子道:“二哥請坐,我告訴你。你哥哥自從你去后,到四月間得個(gè)拙病死了。”武二道:“我哥哥四月幾時(shí)死的?得什么病?吃誰的藥來?”
王婆道:“你哥哥四月二十頭,猛可地害急心疼起來,病了八九日,求神問卜,什么藥不吃到?醫(yī)治不好,死了。”【旁評:葫蘆得妙。】武二道:“我的哥哥從來不曾有這病,如何心疼便死了?”
王婆道:“都頭卻怎的這般說?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今晚脫了鞋和襪,未審明朝穿不穿。誰人保得常沒事?”【眉批:一篇世情語,出脫得干干凈凈,非武松,將奈他何!】
武二道:“我哥哥如今埋在那里?”王婆道:“你哥哥一倒了頭,家中一文錢也沒有,大娘子又是沒腳蟹,那里去尋墳地?虧左近一個(gè)財(cái)主舊與大郎有一面之交,舍助一具棺木,沒奈何放了三日,抬出去火葬了。”
武二道:“如今嫂嫂往那里去了?”婆子道:“他少女嫩婦的,又沒的養(yǎng)贈過日子。胡亂守了百日孝,他娘勸他,前月嫁了外京人去了。丟下這個(gè)業(yè)障丫頭子,教我替他養(yǎng)活。【眉批:又埋怨兩句,甚妙。】專等你回來交付與你,也了我一場事。”
武二聽言,沉吟了半晌,【旁評:不哭只沉吟,最肖。】便撇下王婆出門去,逕投縣前下處。開了門進(jìn)房里,換了一身素衣,便叫士兵街上打了一條麻絳,買了一雙棉襪,一頂孝帽戴在頭上;又買了些果品點(diǎn)心、香燭冥紙、金銀錠之類,歸到哥哥家,從新安設(shè)武大郎靈位。【旁評:細(xì)。】安排羹飯,點(diǎn)起香燭,鋪設(shè)酒肴,掛起經(jīng)幡紙繒,安排得端正。
約一更已后,武二拈了香,撲翻身便拜,道:“哥哥陰魂不遠(yuǎn),你在世時(shí),為人軟弱,今日死后,不見分明。你若負(fù)屈含冤,被人害了,托夢與我,兄弟替你報(bào)冤雪恨!”
把酒一面澆奠了,燒化冥紙,武二便放聲大哭。【眉批:只到此時(shí)方大哭,寫出豪杰堅(jiān)韌真至性情,與兒女子不同。】終是一路上來的人,哭的那兩邊鄰舍無不凄惶。
武二哭罷,將這羹飯酒肴和士兵、迎兒吃了。討兩條席子,教士兵房外旁邊睡,迎兒房中睡,他便自把條席子,就武大靈桌子前睡。
約莫將半夜時(shí)分,武二翻來覆去那里睡得著,口里只是長吁氣。那土兵齁齁的卻似死人一般,挺在那里。武二爬將起來看時(shí),那靈桌子上琉璃燈半明半滅。武二坐在席子上,自言自語,口里說道:“我哥哥生時(shí)懦弱,死后卻無分明。”說由未了,只見那靈桌子下卷起一陣?yán)滹L(fēng)來。但見:
無形無影,非霧非煙。盤旋似怪風(fēng)侵骨冷,凜冽如殺氣透肌寒。昏昏暗暗,靈前燈火失光明;慘慘幽幽,壁上紙錢飛散亂。隱隱遮藏食毒鬼,紛紛飄逐影魂幡。
那陣?yán)滹L(fēng),逼得武二毛發(fā)皆豎起來。【眉批:是不怕,卻又凜凜然,光景逼真。】定睛看時(shí),見一個(gè)人從靈桌底下鉆將出來,叫聲:“兄弟!我死得好苦也!”
武二看不仔細(xì),卻待向前再問時(shí),只見冷氣散了,不見了人。武二一交跌翻在席子上坐的,尋思道:“怪哉!似夢非夢。剛才我哥哥正要報(bào)我知道,又被我的神氣沖散了。想來他這一死,必然不明。”
聽那更鼓,正打三更三點(diǎn)。回頭看那士兵,正睡得好。于是咄咄不樂,只等天明,卻再理會。
看看五更雞叫,東方漸明。士兵起來燒湯,武二洗漱了,喚起迎兒看家,帶領(lǐng)士兵出了門。在街上訪問街坊鄰舍:“我哥哥怎的死了?嫂嫂嫁得何人去了?”
那街坊鄰舍明知此事,都懼怕西門慶,誰肯來管?只說:“都頭,不消訪問,王婆在緊隔壁住,只問王婆就知了。”有那多口的說:“賣梨的鄆哥兒與仵作何九,二人最知詳細(xì)。”
這武二竟走來街坊前去尋鄆哥。只見那小猴子手里拿著個(gè)柳籠簸羅兒,正糴米回來。武二便叫鄆哥道:“兄弟!”唱喏。那小廝見是武二叫他,便道:“武都頭,你來遲了一步兒,須動不得手。只是一件,我的老爹六十歲,沒人養(yǎng)贍,我卻難保你們打官司。”【眉批:直認(rèn)處,推脫處,語俱含挑撥意,鄆哥真賊。】
武二道:“好兄弟,跟我來。”引他到一個(gè)飯店樓上,武二叫貨賣造兩分飯來。武二對鄆哥道:“兄弟,你雖年幼,倒有養(yǎng)家孝順之心。我沒甚么——”向身邊摸出五兩碎銀子,遞與鄆哥道:“你且拿去與老爹做盤費(fèi)。待事務(wù)畢了,我再與你十來兩銀子做本錢。你可備細(xì)說與我:哥哥和甚人合氣?被甚人謀害了?家中嫂嫂被那一個(gè)娶去?你一一說來,休要隱匿。”
這鄆哥一手接過銀子,自心里想道:“這些銀子,老爹也夠盤費(fèi)得三五個(gè)月,便陪他打官司也不妨。”一面說道:“武二哥,你聽我說,卻休氣苦。”
于是把賣梨兒尋西門慶,后被王婆怎地打他,不放進(jìn)去,又怎地幫扶武大捉奸,西門慶怎的踢中了武大,心疼了幾日,不知怎的死了,從頭至尾細(xì)說了一遍。
武二聽了,便道:“你這話卻是實(shí)么?”又問道:“我的嫂子實(shí)嫁與何人去了?”鄆哥道:“你嫂子吃西門慶抬到家,待搗吊底子兒,自還問他實(shí)也是虛!”
武二道:“你休說謊。”鄆哥道:“我便官府面前,也只是這般說。”【眉批:是小廝家激切沒忌避口角。】武二道:“兄弟,既然如此,討飯來吃。”
須臾,吃了飯。武二還了飯錢,兩個(gè)下樓來,吩咐鄆哥:“你回家把盤纏交與老爹,明日早來縣前,與我作證。”又問:“何九在那里居住?”鄆哥道:“你這時(shí)候還尋何九?他三日前聽見你回,便走的不知去向了。”【眉批:補(bǔ)得干凈。】
這武二放了鄆哥家去。到第二日,早起,先在陳先生家寫了狀子,走到縣門前。只見鄆哥也在那里伺候,一直奔到廳上跪下,聲冤起來。知縣看見,認(rèn)的是武松,便問:“你告什么?因何聲冤?“
武二告道:“小人哥哥武大,被豪惡西門慶與嫂潘氏通奸,踢中心窩,王婆主謀,陷害性命。何九朦朧入殮,燒毀尸傷。見今西門慶霸占嫂子在家為妾。見有這個(gè)小廝鄆哥是證見。望相公作主則個(gè)。”
因遞上狀子。知縣接著,便問:“何九怎的不見?”武二道:“何九知情在逃,不知去向。”知縣于是摘問了鄆哥口詞,當(dāng)下退廳與佐二官吏通同商議。
原來知縣、縣丞、主簿、典史,上下都是與西門慶有首尾的,因此官吏通同計(jì)較,這件事難以問理。
知縣隨出來叫武松道:“你也是個(gè)本縣中都頭,怎不省得法度?自古捉奸見雙,殺人見傷。你那哥哥尸首又沒了,又不曾捉得他奸。你今只憑這小廝口內(nèi)言語,便問他殺人的公事,莫非公道忒偏向么?你不可造次,須要自己尋思。”
武二道:“告稟相公,這都是實(shí)情,不是小人捏造出來的。只望相公拿西門慶與嫂潘氏、王婆來,當(dāng)堂盡法一番,其冤自見。若有虛誣,小人情愿甘罪。”
知縣道:“你且起來,待我從長計(jì)較。【眉批:不知與誰計(jì)較。或曰家兄?】可行時(shí),便與你拿人。”武二方才起來,走出外邊,把鄆哥留在屋里,不放回家。【旁評:老到。】
早有人把這件事報(bào)與西門慶得知。西門慶聽得慌了,忙叫心腹家人來保、來旺,【旁評:伏。】身邊帶著銀兩,連夜將官吏都買囑了。
到次日早晨,武二在廳上指望告稟知縣,催逼拿人。誰想這官人受了賄賂,早發(fā)下狀子來,說道:“武松,你休聽外人挑撥,和西門慶做對頭。這件事欠明白,難以問理。圣人云:經(jīng)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后之言,豈能全信?你不可一時(shí)造次。”
當(dāng)該吏典在旁,便道:“都頭,你在衙門里也曉得法律,但凡人命之事,須要尸、傷、病、物、蹤,五件事俱完,方可推問。你那哥哥尸首又沒了,怎生問理?”【眉批:分明受賄,卻說出一團(tuán)道理,斷獄之不可論理也如此。】
武二道:“若恁的說時(shí),小人哥哥的冤仇,難道終不能報(bào)便罷了?既然相公不準(zhǔn)所告,且卻有理。”遂收了狀子,下廳來。來到下處,放了鄆哥歸家,不覺仰天長嘆一聲,咬牙切齒,口中罵淫婦不絕。
武松是何等漢子,怎消洋得這口惡氣!一直走到西門慶生藥店前,要尋西門慶廝打。正見他開鋪?zhàn)拥母祷镉?jì)在柜身里面,見武二狠狠的走來,問道:“你大官人在宅上么?”
傅伙計(jì)認(rèn)的是武二,便道:“不在家了,都頭有甚話說?”武二道:“且請借一步說句。”傅伙計(jì)不敢不出來,被武二引到僻靜巷口。武二翻過臉來,用于撮住他衣領(lǐng),睜圓怪眼說道:“你要死,卻是要活?”【旁評:開口怕人。】
傅伙計(jì)道:“都頭在上,小人又不曾觸犯了都頭,都頭何故發(fā)怒?”武二道:“你若要死,便不要說;若要活時(shí),對我實(shí)說。西門慶那廝如今在那里?我的嫂子被他娶了多少日子?一一說來,我便罷休!”
那傅伙計(jì)是個(gè)小膽的人,見武二發(fā)作,慌了腳,說道:“都頭息怒,小人在他家,每月二兩銀子雇著,小人只開鋪?zhàn)印2⒉恢麄冮e賬。大官人本不在家,剛才和一相知,往獅子街大酒樓上吃酒去了。小人并不敢說謊。”【眉批:語趣甚,且肖其為人。】
武二聽了此言,方才放了手,大叉步飛奔到獅子街來。嚇的傅伙計(jì)半日移腳不動。那武二逕奔到獅子街橋下酒樓前來。
且說西門慶正和縣中一個(gè)皂隸李外傳在樓上吃酒。原來那李外傳專一在府縣前綽攬些公事,往來聽氣兒撰些錢使。若有兩家告狀的,他便賣串兒;或是官吏打點(diǎn),他便兩下里打背。因此縣中就起了他這個(gè)渾名,叫做李外傳。
那日見知縣回出武松狀子,討得這個(gè)消息,便來回報(bào)西門慶知道。因此西門慶讓他在酒樓上飲酒,把五兩銀子送他。
正吃酒在熱鬧處,忽然把眼向樓窗下看,只見武松似兇神般從橋下直奔酒樓前來。已知此人來意不善,不覺心驚,欲待走了,卻又下樓不及,遂推更衣,走往后樓躲避。
武二奔到酒樓前,便問酒保道:“西門慶在此么?”酒保道:“西門大官人和一相識在樓上吃酒哩。”
武二撥步撩衣,飛搶上樓去。早不見了西門慶,只見一個(gè)人坐在正面,兩個(gè)唱的粉頭坐在兩邊。【眉批:認(rèn)中不茍。】認(rèn)的是本縣皂隸李外傳,就知是他來報(bào)信,不覺怒從心起,便走近前,指定李外傳罵道:“你這廝,把西門慶藏在那里去了?快說了,饒你一頓拳頭!”
李外傳看見武二,先嚇呆了,又見他惡狠狠逼緊來問,那里還說得出話來!武二見他不則聲,越加惱怒,便一腳把桌子踢倒,碟兒盞兒都打得粉碎。兩個(gè)粉頭嚇得魂都沒了。
李外傳見勢頭不好,強(qiáng)掙起身來,就要往樓下跑。武二一把扯回來道:“你這廝,問著不說,待要往那里去?且吃我一拳,看你說也不說!”早颼的一拳,飛到李外傳臉上。
李外傳叫聲啊呀,忍痛不過,只得說道:“西門慶才往后樓更衣去了,不干我事,饒我去罷!”武二聽了,就趁勢兒用雙手將他撮起來,隔著樓窗兒往外只一兜,說道:“你既要去,就饒你去罷!”撲通一聲,倒撞落在當(dāng)街心里。
武二隨即趕到后樓來尋西門慶。此時(shí)西門慶聽見武松在前樓行兇,嚇得心膽都碎,便不顧性命,從后樓窗一跳,順著房檐,跳下人家后院內(nèi)去了。
武二見西門慶不在后樓,只道是李外傳說謊,急轉(zhuǎn)身奔下樓來,見李外傳已跌得半死,直挺挺在地下,還把眼動。氣不過,兜襠又是兩腳,早已哀哉斷氣身亡。
眾人道:“這是李皂隸,他怎的得罪都頭來?為何打殺他?”武二道:“我自要打西門慶,不料這廝悔氣,卻和他一路,也撞在我手里。”
那地方保甲見人死了,又不敢向前捉武二,只得慢慢挨上來收籠他,那里肯放松!連酒保王鸞并兩個(gè)粉頭包氏、牛氏都拴了,竟投縣衙里來。
此時(shí)哄動了獅子街,鬧了清河縣,街上議論的人,不計(jì)其數(shù)。卻不知道西門慶不該死,倒都說是西門慶大官人被武松打死了。【旁批:脫卸得妙。】
正是:
李公吃了張公釀,鄭六生兒鄭九當(dāng)。
世間幾許不平事,都付時(shí)人話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