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員外作惡多端,經常欺壓百姓,大家恨極了員外,紛紛到閻王廟詛咒員外絕后,不料閻王聽說這件事以后,卻說必須賞給員外兩個兒子,這是怎么回事呢?
順德府有個叫韋展德的員外,他年過四十,為人囂張跋扈,窮兇極惡,時常橫行鄉里,干一些欺男霸女的勾當,他甚至為了幾畝良田,放火燒死了城北的顧老漢一家,百姓們恨極了韋展德,礙于其權勢,大家只能敢怒不敢言。
許是韋展德壞事干得太多了,一直沒有子嗣,他陸陸續續娶了十幾房妻妾,仍舊沒有一兒半女。城外十里有個閻王廟,傳說十分靈驗,韋展德常帶著妻妾去那里燒香祈禱,可韋展德不知道的是,每當他去過閻王廟以后,眾人再去閻王廟燒香的時候,都會詛咒韋展德絕后。
閻王爺聽說這件事覺得十分稀奇,一家十幾口來求子,卻有成千上百人詛咒其絕后,這其中難道有什么隱情?
閻王爺立刻派出小鬼調查韋展德,當閻王爺得知韋展德無惡不作時,卻大笑著對小鬼說道:“這樣的人怎么能絕后呢?必須賞給他兩個兒子!”
閻王爺立刻修書一封尋求送子娘娘幫助,在閻王爺和送子娘娘的安排下,韋展德新納的小妾很快便有了身孕,并且一下生了兩個兒子。韋展德看到自己有了后,心中萬分高興,大擺三天宴席免費請大家吃飯喝酒。
眾人得知韋展德有兩個兒子,一邊吃著韋家的免費酒席,一邊暗罵閻王爺不公平,這樣一個作惡多端的人,怎么能一下有兩個兒子呢?
閻王爺聽到百姓們罵聲不斷,倒也不生氣,他化成凡人來到韋展德家中吃酒席,看著抱著孩子高興得合不攏嘴的韋展德,閻王爺樂呵呵對一旁跟著他的判官說道:“好戲都在后面,那時這些罵我的人只會覺得我做的是對的!”
判官當時并未明白閻王爺話里的意思,直到十八年后,那判官奉命去收韋展德的魂魄,總算明白了閻王爺所說的好戲是什么。
原來韋展德的那兩個兒子是地府的惡鬼投胎,他們詭計多端,貪財好色,隨著他們逐漸長大,這兩個孩子開始互相爭奪家產,時常鬧得不可開交。韋展德將這兩個孩子寵壞了,不管他如何勸說,兩個兒子都不聽勸告,他們從韋展德手中拿到錢財以后,立馬就會跑到煙花柳巷或是賭場內,將手中的錢財全部貢獻了出去。
眼看兩個兒子都不爭氣,萬貫家財即將被他們揮霍一空,韋展德又氣又急,可他一把年紀了,根本不是兩個兒子的對手,每當韋展德多說幾句,兩個兒子還會對他拳打腳踢。韋展德怎么都沒想到,自己豪橫了一輩子,卻敗在兩個兒子手里。
韋展德越想越覺得難過,為了不眼睜睜看著兒子敗光家產,韋展德一氣之下便選擇了懸梁自盡。韋展德剛斷了氣,兩個兒子便為了爭搶家產大打出手,都沒有人記得將韋展德的尸體從白綾上放下來。
判官將韋展德的魂魄帶去了地府,因他作惡多端,閻王便判韋展德進入畜生道,投胎成一頭豬。
韋展德死了以后,韋家很快便沒落下來,他的兩個兒子敗光了家產,只能以乞討為生。百姓們看到不可一世的韋家人落得這樣的下場,都覺得唏噓不已,果然是惡有惡報,看來閻王爺賜給韋家兩個兒子,就是韋展德的報應??!
編者的話:韋展德作惡多端,枉顧人命,最終惡有惡報,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人們常說“善惡到頭終有報”,行善會得善果,作惡會有惡報,種下什么樣的因就會得到什么樣的果,這是誰都無法逃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