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點多就睡了,對于我這個晚睡強迫癥重度患者來說,算是比較正常的。清晨8點起來,洗臉,刷牙,喝一杯加了葡萄糖的檸檬水,到陽臺澆了花,然后坐在書桌前,攤開稿紙,開始寫下第一行字。
是的,寫字。我現(xiàn)在打草稿不用電腦了,就用一支筆和一疊稿紙,自由自在地寫。也許心手相連真的有點道理,用筆寫字,居然更暢快,更有感覺,對于之前習慣了敲擊鍵盤碼字的我,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昨天我的一個微信群里有人發(fā)起一個活動,分享你的第一個網(wǎng)名:
“往事如風、風中的男子、憂傷的秋天、花落無聲、風涯、薔薇花落、藍色雨、天煞孤星……如今再看,掩面而逃的沖動都有了。”
嘖嘖嘖,誰說只有文藝青年才會矯情的,看這一個個網(wǎng)名,每一個都像蘸了醋似的。
這活動勾起了許多人的記憶,群友紛紛響應(yīng),貢獻自己最初的網(wǎng)名。有人叫“揚羽”,有人叫“許愿星”,有人叫“天堂鳥”,還有人叫“秋千上跳舞”。
你一定見過叫“折翼天使”的網(wǎng)友,還有“西門吹雪”,我印象比較深的還有一個女孩,網(wǎng)名叫“炸平日本”,這心里得有多大怨念啊。
我的第一個網(wǎng)名,居然是英文名“Vivian”。
當年離開報社,我去聯(lián)通公司屬下的一個研發(fā)部門工作,好歹也算混IT界了,上網(wǎng)算比較早的。當時還沒有QQ呢,上的是公司內(nèi)部論壇,有時還去新浪聊天室混。那時候的新浪聊天室可是水準很高的,后來出了一些大咖,比如名編劇寧財神當時好像也在里面。
后來,公司里一個男孩走過來對我說,你看過安妮寶貝寫的東西嗎?你跟她的英文名字一樣,你們的氣質(zhì)也很像呢。
這是我第一次聽說安妮寶貝,于是就去榕樹下網(wǎng)站看她的東西,她的文字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有一種青春期的陰郁憂傷,同時又淡雅清新,行文有一種獨特的節(jié)奏感,讓人感受到中文的美。
后來發(fā)現(xiàn)我們都生于7月,英文名都叫“Vivian”,輕輕打開嘴,從舌尖發(fā)出這三個音:薇-薇-安,沒來由的,就喜歡這名字的發(fā)音,聽起來像南方4月清晨一朵帶露珠的薔薇。
喜歡文藝的巨蟹女,性格本來就多愁善感,作起來有一種飛蛾撲火般的執(zhí)著。年輕的時候,我們以為轟轟烈烈、跌宕起伏才是真正的愛,我們不懂妥協(xié),也不屑于妥協(xié)。我們平靜的外表下,總是躁動著一顆熊熊燃燒的心,稍不注意,這把火就會燃起來,傷了別人,更傷了自己。同樣的路,我們總是比別人走得更艱難,更曲折。
好在,也慢慢走過來了。這么多年,看著安妮的文字從陰郁漸漸走向明朗,從不食人間煙火到站穩(wěn)了地面,雖然還是有一種獨特的疏離感,但與從前相比,溫暖多了。安妮也終于遇到了喜歡的男人,嫁做人婦,有了自己的孩子,她的筆名從“安妮寶貝”變成了如今的“慶山”。
我們都在隨著時間改變,慶幸的是,一顆心漸漸變得豁達,慢慢趨向溫暖,看待世界,多了一份寬容,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愿意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這份寬容,是生活和歲月賜予我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