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人日。
人日:指陰歷正月初七,古代相傳農歷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
為什么叫人日呢?
是我們的祖先在遠古的時候,根據生活的需要,多六種動物進行馴化之后,方便我們的生產生活所需。正是因為有了六畜,我們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六畜;牛能耕田,馬能負重致遠,羊能供備祭器”,雞能司晨報曉,犬能守夜防患,豬能宴饗速賓,雞羊豬,畜之孽生以備食者也。
我們對大自然的遵道貴德的做法,都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祭祀中,正是對六畜的重視,就把人過年排在了初七這一天,這一天一過完,就意味著年過完了,開始了正常的生產生活。
初七吃三樣,人旺財也旺。
正月初七,是春節的第七天,也是民間傳說中女媧造人的日子。相傳,從正月初一到初六,女媧分別造了雞、狗、羊、豬、牛、馬,也就是“六畜”。
在第七日,她又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這天是人類的誕辰日,所以也叫“人日”。
一吃長壽面
“人日”吃的面條,必須是自己搟的手搟面,把面條搟得又長又細,寓意: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長長久久,長命百歲。家人吃了面條后,都可以健健康康、順順當當、平平安安!
二吃七寶羹
七寶羹就是用芹菜、芥菜、韭菜、蔥、蒜等,七種蔬菜煮成的湯,所以也叫"七菜羹"。生菜諧音“生財”、芹菜諧音“勤財”、韭菜諧音“久財”,蒜寓意“精打細算”等。根據它們的諧音,寓意:“勤勞致富”。
三吃人口饃
人們都會按照家里的人數蒸饃,不能多不能少,一人一個,所以叫“人口饃”,有的地方叫“口饃禮”。做饃時,一般把饃做成半圓形的,上面再按上棗兒,表達祈盼新年人人健康,人丁興旺,興旺發達之意。
初七人日這一天,也是人類的生日,這一天一定要吃面條哦。
正月初七的禁忌。
歷法指導生活吉利:
宜;打掃 祭祀 馀事勿取
忌;諸事不宜
這是今天的歷法指導,按照這個內容講的意思,就是我們要老老實實待在家里,不要有任何其它的妄舉妄動。人過生日,哪有壽星四處亂跑的呢?認真看下面的五忌。
一、忌遇殯葬
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正月里遇見殯葬事件都是很不吉利的事情,寓意著年內會有災禍。
二、忌喪家拜年
倘若家中有喪事,那么在正月初七是不能去別家拜年的,同樣別人也不可以去到喪家里,這些都是犯忌的行為。
三、忌洗衣物
按民間的習俗說,正月初七當天禁忌更換、洗滌衣物,是不吉利的象征。
四、忌請醫生
正月初七請醫生看病,古人認為寓意著來年病災多。
五、忌出遠門
正月初七是人日節,是人的節日,同時也是“七煞日”,諸事不宜。倘若非要出遠門,遇天氣好則代表著人身安適,反之則代表著有疾病或瘟疫。
好好學習,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