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最近低位震蕩,成交量一直未能有效放大在市場沒有向趨勢性轉好的動能產生前,選股、選基金都陷入兩難。很多人開始轉而投向指數基金,期望在底部提前布局,取得可觀的中長期收益。
? 指數型基金投資可以達到分散配置、享受股市中長期上漲紅利的效果。但是如果對指數的認識不夠全面,選擇的標的重復性高、分散性差,最終使投資收益打了折扣。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指數,幫助大家認識各種指數的異同,在弱市提前做好投資布局。
1. 指數型基金業績基準對標的來源
目前被機構使用較多的指數多來源于幾家大型的指數編撰主體:
1)國內以上交所、深交所、中證指數公司為代表,其中中證指數公司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產品最多、服務最全、最具 市場影響力的金融市場指數提供商,管理各類指數近 4000 條;
2)國際上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富時集團、道瓊斯公司、標準普爾四大指數公司為代表,目前被機構投資者廣泛使用的典型指數有:摩根士丹利資本的 MSCI 指數、富時 100 指數、道瓊斯指數和標普 500 指數。
2. 指數型基金的分類
國內公募基金市場,正在運作期的指數基金有 1045 只,總規模 8983.33 億元。從類別上可簡單分為行業指數、大型綜合指數、板塊指數和 QDII 指數四大類。
1)大型綜合指數
該類指數選取對標樣本的成分股,一般反映對標場的整體情況。目前的綜合指數有很多種,涵蓋了各種類型的上市公司群體,大、中、小市值股票均有對標數。該類指數在投資時,要注意指數之間的包含關系,比如中證800是滬深300成分股與中證 500 成分股的合體、中證 100 則選取了滬深300 中規模最大的 100 只股票、上證 50 又與中證 100 的重合度比較高。我們投資指數基金的預期收益率來源于對未來市場的預期,預期本身又具不確定性,所以不宜在同種類型組合的成分股上過度投資,應注意分散風險。主要的大型綜合指數及示例基金如下:
2)行業指數:國內的行業指數大部分來源于中證指數公司,有效覆蓋各重點行業。這類型指數的行業集中度偏高,比一般的綜合類指數風險更高,有的行業市公司少,成分股中占 比最大的股票可能達到20%以上,遇行業政策變動或者單只股票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對行業指數的影響較大。此投資行業指數要區分成長周期和股價波動周期,適時選擇長期或短期投資。比如食品飲料指數中收納了長期保持盈利能力的個股,近5年的表現非常優秀,是中長期投資的備選標的;而券商屬周期性行業,股價與股市牛熊關聯度更強、波動性更大,適合上漲周期持有。行業指數具體情況及示例基金樣本如下:
3)板塊指數:主要包含上證綜指、深成指、創業板指數、中小板指數等。這類指數只對標相應板塊,不區分行業或上市公司群體,針對性不強,中短期收益有限,長期收益看市場紅利。投資時,直接選擇上證綜指和深成指的人比較少,而創業板以其成長預期高、市值小, 波動大的特點更受歡迎。基金產品示例如下:
4)QDII 指數:標普500、納斯達克100、恒生指數等,對標美國和香港的主要成分股。不同市場具有不同的互補性,比如 2017 年港股比 A 股走勢更強,2015 年 A 股比美股強得多,2016年美股表現又強于A股……根據不同市場表現,及時調整資,可以進一步分散風險, 獲取互補性收益。QDII 指數對標產品示例如下:
小編個人認為選幾只基金進行定投,讓時間成為財富的朋友,是小散戶們的明智之選,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