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院學報上曾刊登過徐恭時一篇關于《紅樓夢》中人物統計的文章:共有975人,其中有名有稱謂的人物是732人。而在這本關于《紅樓夢》研究的紅學一書中,作者僅通過其中34位大小人物,就為我們從原生家庭、性格、命運的角度揭示了紅樓夢中的多面人性。
這本書全稱是《一曲流水紅顏寞——紅樓夢中的多面人性》,作者一笑作春風透過紅樓真與幻,探究人性善與惡。一笑作春風是誰呢?
本名高帆,古代文學專業碩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多家媒體簽約作者,曾參與人教社組織的統編高中語文教材“《紅樓夢》整本閱讀”的試教工作。我有幸與作者在同一個寫作群,也曾拜讀過她其他的文章,專業嚴謹自是一種優秀語文老師的風范,而這本書即可窺見一斑。
對于一笑作春風來說,《紅樓夢》是她的枕畔書,長年累月隨手讀之。經歷的多了,逐漸明白一生之中不是書讀的越多越好,能滋養生命的也就那么一兩本。漸漸地,書中人物成了自家人,她讀出了書中人物的悲喜離合,也從書中印證了現實人生。故此,便如一笑作春風自嘲所說,寫下自己的閑情偶寄。
而我并不認為只是閑情偶寄,把整本書讀完,仿佛又跟著在榮國府、大觀園走了一遭,以不一樣的視角瞥見不一樣的世界。
01 賈氏四春的命運,離不開原生家庭的桎梏
自《紅樓夢》問世后,便有了紅學研究。特別是對于賈氏四姐妹“元、迎、探、惜”,從名字上就給四人下了定論,但在這本書中,卻有著不一樣的視角。
元春,按照《紅樓夢》中的說法是因為出生在正月,所以便有了元春。元春是賈政與王夫人的第一個孩子,雖說是女孩子,但也是家中老大。在過去那個長兄如父、長姐如母的時代,元春不管她是否愿意,她都要背負起如同母親一樣的家庭責任。
自小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她選擇接受進入宮中為妃,擔負起興旺家族的責任。在家時,她要做好老大的表率,帶好弟弟妹妹,特別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寶玉。她過早地學會懂事學會隱忍,直到死都是一直在選擇犧牲自己,從不曾為自己而活。
元春大姐深受一身正氣的父親和恪守家教的母親的影響,活成了父母的一個縮影。在一笑作春風看來,元春就像是現代家庭中優秀的姐姐,心甘情愿付出。
迎春,賈家的二姐姐,賈赦之女、賈璉之妹,卻沒什么存在感。究其原因為何呢?一笑作春風從她的家庭出身給出了答案。
迎春的親生母親早逝,賈赦很快就有了后娘刑氏。母親離世時,迎春尚且年幼,而好色愛玩的老爹賈赦根本就不靠譜,把她丟給了續弦的刑氏。在這樣的大戶人家中,一個續弦的夫人雖不能把嫡出的小姐怎樣,但至少可以做到無視。
此時迎春的兄長賈璉在做什么呢?雖不至于像他的父親一般犯渾,但也沒強到哪兒去。都是過早失母的人,他以為迎春跟著祖母了,他也可以忙著自己的生存之道,自己缺失的母愛需求都沒有得到過,又怎么能滿足得了迎春呢?
自此,迎春成了“二木頭”,軟弱、木訥、不會抗爭,內心深處藏著自卑,成了她一生的桎梏。
探春,趙姨娘庶出的女兒,世人都覺得探春對她的親娘是嫌棄厭惡的,但在一笑作春風的眼里是“愛恨交織”的。探春之所以會比養在賈母身邊的其他姊妹出眾,是源于她相對賈府其他的孩子來說,得到相對較多的父母愛。
賈政與王夫人相敬如賓,但卻常宿于趙姨娘處。趙姨娘嘴碎、市儈,但她比王夫人多的是對丈夫的仰慕。探春雖沒養在趙姨娘身邊,可小的時候也是能經常見到親爹娘的人。母親是上不得臺面的姨娘,但這份母愛卻是要比府里其他夫人強的,只不過她的方式讓人難接受。所以探春對于自己這樣出身的母親想大聲說愛也難,更何況那時的規矩呢!
探春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她學會的就是依靠自己,為自己爭取。
惜春,一副躲之不及的避世態度,冷冷地活在大觀園中。如果不是四春之一,可能很難被讀者記起。在這本書中,作者把惜春的性格命運歸結于她的原生家庭的影響。
寧國府比榮國府還亂,她有個一心求道的老爹,還有一個荒唐無度的兄長,本就年齡偏小的她,在這個家里得不到一點庇護。有了心思無處說,受了委屈無人幫,久而久之她變得冷眼觀世界,以為只要自己不參與其中,就能獨善其身。可哪里知道,她的冷讓身邊真正關心愛護她的人寒了心,最后她真的只能活在冰冷之中。
偌大一個封建大家庭,所有人的命運都是息息相關的,而這幾位的命運離不開原生家庭的桎梏,他們人性中的另一面,也因原生家庭被激活。
02 性格使然,是命運的枷鎖也是密鑰
如果說原生家庭是外在因素,那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是與生俱來,也可以是不斷被修正的。但這性格的好壞,對于有的人來說是命運的枷鎖,也可能是命運轉折的密鑰。
尤二姐,在沒有認識賈璉之前是賈蓉、賈珍的玩物,在尤老娘的默許下,尤二姐并不覺得有多大的問題,為了生存,她選擇隨波逐流。
盡管尤二姐和別的風塵女子無異,但她的本性是善良的,不過是為生活所累。所以,當她遇到賈璉時,很快選擇成為賈璉的外室,她甚至還幻想著被鳳姐接受,能堂堂正正地跟賈璉在一起。可是,從她一開始選擇成為賈蓉賈珍的玩物時,命運就已經給她暗中標價。
她沒有太多自己的想法,能走到哪就是哪。她遇到賈璉,賈璉由肉體到真心喜歡,這已經是她最大的造化。尤二姐以為好日子來了,忘了曾經身為玩物的不堪以及寄人籬下的窘迫,她以為自己走向新生,全然忽視那些黑暗、那些潛在的風險。
你說她善良,她不過是被男人的花言巧語蒙了心,心甘情愿活在幻想中。她這一生依附于男人,從沒想著自己支撐起來,以為女人生來就是要討好男人的。
作者從這種人物性格剖析的角度,解釋了人物命運的歸屬,實則也是通過對《紅樓夢》的解析,暗示現實中那些性格決定命運的人。
相比于尤二姐的隨波逐流,作者更欣賞《紅樓夢》中小紅的謀生亦謀愛的態度。
小紅在《紅樓夢》中出場不多,但難得的是在這一眾人物中,她比其他人活得通透,有個好的結局。
小紅是榮國府財務總管林之孝的女兒,最開始在寶玉的怡紅院當差,一個接觸不到正主子的丫鬟,只因為一次意外,才有了和寶玉的正面交道。但這第一次接觸到領導,并沒有給她帶來好運,相反遭到比她級別高的丫鬟的嫉妒和欺負。
現實中,被同事說幾句你會怎么辦?罵回去還是選擇忍氣吞聲?有想法有野心的小紅,她選擇穿過流言蜚語,放下他人對自己的傷害,與人和善。最終,小紅的機會來了,這次她攀上了另一個正主——鳳姐。
這么一看,似乎是小紅忘恩負義,離開寶玉。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良禽擇木而棲,小紅不過是利用自己的才能把握住了機會。試問,現實中的你,遇到此等良機會坐等錯過嗎?
作者如果不是多次深入閱讀《紅樓夢》,又怎能如此精準刻畫出一個小人物的形象呢?他另辟蹊徑,從這種維度,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小紅。
小紅在搞事業的同時,她也有一直留意自己的感情。小紅多次遇見賈蕓,就此擦出愛的火花。小紅和賈蕓之間的感情是理智的,小紅不貪慕虛榮,她知道賈蕓家道中落,但她更看重的是這個人未來的發展。
至于后來如何,《紅樓夢》中并沒有給出答案,通過閱讀作者的這本書,卻可以找到最接近原型的答案。
03 世道多變,人性自當隨其變化之
在《紅樓夢》中最經典的一出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作者也不例外,把劉姥姥單獨拎出來進行解析研究。
劉姥姥原本是跟賈府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最后還是打了秋風而去。劉姥姥接近八十的高齡,為了女兒一家,舍下自己的顏面,以近乎乞討的方式去攀一門有錢的親戚。
劉姥姥怎會如此舍得拉下臉面,她就是沒有尊嚴的嗎?不,她很看重尊嚴。且看她第二次是如何去到榮國府的,劉姥姥帶著鄉下大包小包的土特產,就是為了感恩上一次賈府對劉姥姥一家的接濟。
在物質與精神都得不到滿足時,劉姥姥選擇物質,選擇生存為先。劉姥姥現實嗎?現實的是那個社會,窮人沒有太多的出路,除了依附富人,不然怎么支楞起來?賈府那么多沒落的旁支,不也是要走后門、打點關系在鳳姐和賈璉手下討生活嗎?
所以,劉姥姥看似在賈府眾人面前是近乎討好的態度,實則不過是對生活的變通。世事艱難,劉姥姥難不成還能守著條條道道,把自己餓死?
在作者的眼里,劉姥姥是有大智慧的,她知道自己的位置,她樂觀堅強,在不同的環境下有著不同的表現。如跟自己的女婿說要去賈府這件事時,是怎么說的,面對周瑞家的牽線引橋,她又是如何回報的,還有跟賈母坐在一起聊天……
劉姥姥以不變應萬變,這就是她生存的法則。
在這一方面,《紅樓夢》中有兩個人遠遠不如她,一個是鳳姐,一個是焦大。先來說說在作者筆下解析出來的鳳姐。鳳姐聰明,處理起事情來自有一套。但是就在她的這個當家過程中,鳳姐因為自己的做事手段,得罪不少人。面對那些地位比她低的,她沒曾給過好眼色。
聰明反被聰明誤,鳳姐到最后也沒落什么好,反倒是被人欺負。為什么她開篇受人敬畏,到最后纏綿病榻,還要被人冤。
鳳姐從賈府鼎盛時起就接觸到這個大家族掌家的權利,直到看著走向落寞。在這個過程中鳳姐一直沿用她以前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不知變通,所以底下婆子丫環怨言一堆。有時候不要小瞧這股力量,將你拖挎的就是日積月累的不滿。
還有一直活在高光時刻的焦大,真拿自己當會兒事,他敢罵主子,“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敢跟所有人對著干。所以他一直不過是一個馬夫,沒有人把他當回事。
越是不被當回事,焦大越敢酒后吐真言。也正是借著這股酒勁兒,焦大把榮國府的主子基本都罵了,罵的還是見不得人的勾當。曾經戰場上馳騁,救回老太爺的戰士,如今落得個被滿嘴塞馬糞的凄慘。
但凡焦大轉念、換位思考,焦大也不止于這個結局。最主要的是焦大始終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所以他以曾經的軍功邀賞,自個兒沾沾自喜,卻不知他的時代過去了,一切都在變遷。
原本晦澀難懂的《紅樓夢》,通過一笑作春風通俗易懂的解讀,我對書中的這34個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原來還可以這種維度去看《紅樓夢》、悟《紅樓夢》。
《一曲流水紅顏寞——紅樓夢中的多面人性》,跟著這本書,跟著作者的敘述,見了紅樓夢的人生,也看見了自己、看見了他人的的樣子。真不愧是作者的枕邊書,讀的深,理解的深,解讀出來讓人真心折服。如果你也想通過《紅樓夢》去看人性,那么這本書不妨幫你入門,領你一起觀紅樓夢多面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