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葉山
詞曰:生在簪纓之族,長在宰相之家。可嘆父祖都伏法,已是凋零之花。自幼才貌出眾,生來傲骨義俠。錦繡文章蓋天下,武皇深惜才華。
初為內(nèi)庭舍人,后居昭容皇家。無冕宰相世人夸,絕代巾幗風(fēng)華。生逢數(shù)番政變,運途多舛不佳。無力回天舊事發(fā),最終命送天涯。
西江月詞開篇。話說這大唐天下,貞觀之治以后,一度繁華。太宗李世民薨后,他的第九子李治即位,史稱唐高宗。這高宗李治,他父親死后,看中了在感業(yè)寺出家的尼姑,曾是他父親的才人武眉娘。便娶武眉娘入宮,不久封為皇后。
這武眉娘便是后來的武則天。這武則天不但有天人之貌,而且才智過人。她逐漸也隨李治管理起朝政來了,其野心也逐漸顯露。
顯慶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風(fēng)疾發(fā)作,頭暈?zāi)垦#荒芴幚韲掖笫拢谑亲屛鋭t天代天理政。
麟德元年(664年),由于武則天的強勢,和高宗發(fā)生了裂痕。也因?qū)m中發(fā)生了魘勝之術(shù),使得李治很生氣,便召來了宰相上官儀商議,上官儀建議高宗廢后。高宗贊成,命上官儀起草廢后詔書。墨跡未干,且被武則天發(fā)現(xiàn),她在高宗跟前哭訴,請高宗收回成命。
由于武則天軟泡硬磨,廢后之事不了之。于是,武則天向李治建議讓她一起上朝,臨朝聽政。合稱“二圣”。高宗同意。此后,武則天上朝后,越發(fā)權(quán)勢一步登天。
二個月后,上官儀事發(fā),他和他的兒子上官純被抓入獄,后被處死。接著上官儀家被抄,這時上官婉兒正在襁褓之中,她和母親鄭氏被貶入宮在掖庭下為奴。
在為奴期間,鄭氏初心不改,自幼教習(xí)婉兒文字詩書。由于悉心教導(dǎo),日積月累,婉兒雖年幼,但已熟讀詩書,六七歲便能吟詩作對,其女聰明伶俐,日久成才。
儀鳳二年(677年)婉兒之才,驚動了武則天,那年她才十四歲。她被武則天召見入宮,武則天當(dāng)場命題,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字字珠璣,揮筆成章,尤其她的書法,字跡娟秀,飄逸大方。武則天看后驚喜,當(dāng)即下令免其母女奴婢身份,讓婉兒掌管宮中詔命。此后,武則天所下制誥,多出上官婉兒的手筆。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李治駕崩,武則天廢太子李賢,立李治第七子,自己所生的三子李顯為帝,史稱中宗。
好景不長,到了次年,即嗣圣元年(684年)武則天以中宗提拔韋皇后之父為相不妥為由,廢黜了中宗李顯為廬陵王,貶出了長安,命其遷去房州幽禁。遂立四子豫王李旦為帝,史為睿宗。這時武則天開始臨朝稱制,自專朝政。遂封婉兒為“內(nèi)舍人”,掌管宮中制誥,內(nèi)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
載初元年(690年)九月,唐睿宗李旦率群臣上表請母親則天為帝。武則天見時機已到,遂改唐為周,定都洛陽。
自封為圣神皇帝,號武曌。把睿宗改為皇嗣,賜姓武氏。于神都洛陽立武氏七廟,改置社稷。改載初元年為天授元年,史稱武周。
武則天建立了武周朝后,婉兒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詔敕多出其手者。時稱內(nèi)舍人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以后,上官婉兒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在朝中有無冕“巾幗宰相”之稱。
這武則天自立新朝以來,武氏娘家一族的朝中大臣全部封王,消去了李氏皇族許多人的王位。重用周興、來俊臣等酷吏,對有悖她的李氏皇族大臣大開殺戮,朝堂之上人人謹(jǐn)危。
在對后代繼承人上,想立武氏族人武承嗣為太子,但猶豫不定,問宰相狄仁杰立誰好?狄仁杰進(jìn)言:“太宗皇帝櫛風(fēng)沐雨,親冒刀槍箭鏃,平定天下。高宗將二子托付陛下,陛下今乃欲讓位他族,有違天意。且姑侄與母子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之后,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祭祀姑姑太廟的。”武則天頓時感悟,為之所動。
圣歷元年(698年)三月,武則天假托李顯有病需到洛陽治療,遣員外郎徐彥伯密召回李顯及家人。李顯結(jié)束了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陽。九月,武則天重新立李顯為皇太子 。李旦封為相王。
李顯被重立為太子之后,韜光養(yǎng)晦,為了搞好與母親家人的關(guān)系。他決定和武氏聯(lián)姻。把女兒永泰公主嫁給了母親的侄孫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兒媳;幼女安樂公主嫁給了另一位侄孫武崇訓(xùn),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兒媳。中宗與武家結(jié)親,無疑是想通過裙帶關(guān)系保住自己的地位。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居迎仙宮,她的兩個男寵張易之、張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內(nèi)。這二人倚仗女皇的寵信,專權(quán)跋扈,朝廷百官都畏之如虎。后來他們害死了太子李顯的女兒永泰公主和女婿武延基,對其他皇室成員也帶來了威脅。
這時太子李顯和相王、太平公主聯(lián)合朝中宰相張柬之、崔玄暐及御史右丞敬暉、司刑少卿桓彥范、中書令袁恕己等大臣,在洛陽密謀發(fā)動了兵變。意在除掉“二張”,逼武皇退位。這場兵變,史稱“神龍政變”。結(jié)果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率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左威衛(wèi)將軍薛思行等率羽林軍五百余人,沖進(jìn)了玄武門,在集仙殿殺掉了“二張”,又去迎仙宮逼武皇則天退了位。
李顯在通天宮復(fù)位登基,自此周朝破滅,恢復(fù)了李唐天下。武則天于同年十二月在洛陽上陽宮去世,享年82歲。
李顯登基后,他先封其弟相王李旦加為安國相王,拜太尉。又給其妹太平公主加了鎮(zhèn)國太平公主的稱號,以表彰二人的擁立之功。宰相張柬之、崔玄暐、大臣敬暉、桓彥范、袁恕己五人皆封為王。重復(fù)國號,一應(yīng)典制如舊。
又封韋氏為皇后,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后之父親為王。同時讓韋后參預(yù)朝政。這韋氏見中宗懦弱,早就有野心想像武皇一樣獨攬朝政了,這回終究有了機會。
上官婉兒因美貌和多才,受到了新帝之寵,遂冊封為昭容皇妃。教她專掌制命,負(fù)責(zé)起草皇帝的詔令,掌握生殺大權(quán)。其母鄭氏也被封為沛國夫人。神龍二年又冊封三子李重俊為皇太子。
這中宗生性懦弱,韋后很快獨攬了朝政大權(quán)。皇太子非韋后所生,常受到韋后猜忌。而韋后親生的小女兒安樂公主,如掌上明珠。嫁給了武家后,在朝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她經(jīng)常凌辱太子,以不是韋后所生而呼為奴。
這時上官婉兒又以其皇妃的特殊身份,向韋后推薦了老相好武三思,這武三思原本就和韋后有曖昧關(guān)系,很快得到了中宗重用,加入了韋后集團。上官婉兒多次勸韋后行武則天之事。駙馬武崇訓(xùn)數(shù)次勸安樂公主請求中宗廢太子為王,而立她為皇太女。
上官婉兒利用中宗李顯、韋皇后信任,專秉內(nèi)政時,為祖父一案也平了反。祖父上官儀被追封為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父親上官純追封為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
此后,上官婉兒經(jīng)常勸說中宗,大量設(shè)置昭文館學(xué)士,廣召當(dāng)朝詞學(xué)之臣,多次賜宴游樂,賦詩唱和。每次都同時代替中宗和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數(shù)首并作,詩句優(yōu)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在此期間主持風(fēng)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門下。
對大臣所作之詩,中宗又令她進(jìn)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zé)o比。因此,朝廷內(nèi)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fēng)。
上官婉兒酷愛藏書,曾藏書萬余卷,所藏之書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后,其書流落民間,依然芳香撲鼻且無蟲蛀。
其母鄭氏去世后追謚為節(jié)義夫人,婉兒上表將自己的品級降為婕妤以示哀悼,不久之后恢復(fù)。
武三思加入了韋氏集團后,早就恨透了張柬之等五王逼姑母武皇退位后,武家失勢之事。一直沒有機會報復(fù)。這次終于有了機會,張柬之等五王從此都受到了排擠。不久,武三思依靠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shè)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人,恢復(fù)了武家勢力,權(quán)傾朝野,不可一世。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并在所草詔令中,經(jīng)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
這朝中張柬之等五王是扶植太子李重俊的,五王一死,太子李重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和韋氏集團對于自己的威脅,常氣憤不已。
神龍三年(707年)七月,氣憤之急的太子李重俊終于爆發(fā)了,發(fā)動了史稱的“景龍政變”,意圖武力消滅韋氏集團。他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右羽林軍將軍李思沖、李承況、獨孤諱之,沙咤忠義等,矯詔發(fā)左右羽林軍及千騎兵三百余人,把武三思與駙馬武崇訓(xùn)殺死于其府邸,并殺死同黨十余人。又命令左右金吾大將軍成王李千里,分兵守衛(wèi)宮城諸門。親自率兵追至肅章門,斬關(guān)而入,叩合追殺韋皇后及安樂公主,上官婉兒。
這時上官婉兒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皇后處,并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后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中宗和韋皇后聞之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樓躲避兵鋒。命右羽林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余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令飛騎百余人于樓下列隊守衛(wèi)玄武門。
李多詐等領(lǐng)兵至,欲突玄武門樓,守衛(wèi)兵卒拒擋,不得進(jìn)。中宗依檻呼叫李多祚等部下,曰:“汝并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歸順,斬多祚等,與汝富貴”。于是,成王李千里倒戈,斬多祚及李承況,獨孤諱之,沙咤忠義于玄武門前,其余同黨遂潰散。太子兵敗,率部百余人從肅章門逃奔終南山,準(zhǔn)備投奔突厥。中宗下令趙思慎率輕騎追趕,太子逃至鄂縣西十余里休息,被部下人殺死,并把首級獻(xiàn)于朝廷。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顯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下毒致死,終年55歲。同月中宗幼子溫王李重茂被立為帝,史稱殤帝,改元唐隆。由韋后臨朝稱制,欲重演武后故事。
同年六月,相王李旦三子臨淄王李隆基聯(lián)合其姑太平公主,交結(jié)禁軍諸將葛福順、陳玄禮等,發(fā)動了史稱“唐隆政變”。以兵誅韋后、安樂公主并諸韋氏、武氏等。乃廢少帝,奉其父相王李旦復(fù)位唐睿宗。上官婉兒出宮迎接,被臨淄王誅殺于殿下,時年47歲。可嘆一代才女,從政了27年,就在這次血雨腥風(fēng)之下,香消玉殞了。但其遺作《全唐詩》三十二首確留與后世。
2020年10月10日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