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賦閑在家,恰逢《大秦帝國之崛起》上映,追歷史劇乃我大愛。嫌更新得慢,遂回過頭把《大秦帝國之裂變》和《大秦帝國之縱橫》重看了一遍。其實以前也看過第一部和第二部,但感受不深,這會兒失業看了,總有相逢很晚之意。
(一)技能
白起這個角色一開始因鑄劍被惠文王看重,而后又因會做飯被當時秦朝的“智囊”嬴疾將軍賞識,最后在五國合縱攻秦中,因與魏冉一起燒了楚軍糧草而引楚退兵,破了合縱,解了秦國之危。所以,在軍隊中,白起既可鑄劍,又可充當火頭兵(而且據說他做飯特別好吃,秦卒都喜歡吃),更是懂勘察地形,有謀且有勇。擱秦國,他是秦國之寶,是戰神。擱如今的企業中,就是那位既懂技術,又懂市場,還懂財務的員工,這樣的人,一人可頂三個領域的作用,企業如何能不器重?在小企業創業之初,簡直可以成為聯合創始人。
當然,除了技能,還得用心。劇中白起羊肉湯做得好,他自己也說了,無非是一遍又一遍地去除湯中羊肉的雜質,耐心,且用心。而令他被親王賞識的鑄劍技能也是,他以血喂劍,心神專注,眼里因只有劍而只有殺氣,這樣,能不鑄出好劍嗎?
另一個人物,是魏冉。他出身草寇,同樣有勇氣,有智謀。但是無奈技能不多呀,就會帶兵打仗,所以他是“將軍”而不是“戰神”。他和白起,就如《鬼吹燈》中的王凱旋和胡八一。王凱旋會保護自己,會保護別人,一身硬本領,遇到危險總是沖在最前面。但是胡八一不僅具備王凱旋的本領,還會“分金定穴”,更有軍旅經驗(而且是非一般的軍旅經驗,是專門在雪山高原和野外叢林生存的技巧)。胡八一,就是那個具備多種技能的人,因此在每次行動中,他都是行動小組的領隊。
(二)方法
羋原,即后世所說的屈原。劇中,他雖一身正氣,然說話氣勢洶洶,咄咄逼人,更在朝堂之上憤然拂袖離去,完全不理會身后大發雷霆的楚王。在我看來,他能從第二部《縱橫》活到第三部《崛起》,不僅是楚王,連同編劇都對他非常寬容。這要是擱宮斗劇中,肯定活不到第二集,第一集就賞了一丈紅。擱現在的企業中,就是方法不正確,其思想正派,但表達的方式欠佳,估計領導都不喜歡這樣的員工吧。
其實楚王昏庸嗎?并不。因為他知道,他的廟堂需要這樣的人,需要這樣的忠臣,即使羋原每次提出的策略都不那么符合楚國國情,但他至少是為數不多的敢言真話的臣子之一。所以從《縱橫》到《崛起》,羋原一直活躍于朝堂之上,但也一直只是左徒大人。
對比另一個角色,魏相惠施。對魏王來說,惠子忠言雖逆耳,然循循善誘,亦可潛移默化。惠子與羋原最大的不同,就是惠子能充分認識魏國的國情,并對魏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地勸說。因此魏王雖剛愎自用,對惠子的話也能聽進去幾分。不怕你無計謀,就怕你有,但不符合實際情況,也不用正確的方式提出來,如羋原般,不顧楚國羸弱,一心想攻秦,還一副“必須聽我,否則定會亡國”的姿態,動不動就悲天憫人,感嘆楚國要亡。在現代社會,別說政府機構,就算是一般企業的老板,怕是也不想用這樣的人吧。
說點題外話,因為我從1月份開始辭職,到現在也空窗接近2個月了,這個月一直在緊張的尋找機會和面試中度過。看《大秦帝國》時,看到《裂變》中的商鞅,《縱橫》中的張儀和甘茂,驚覺:面試這玩意兒還真是源遠流長啊。特別是張儀和甘茂,他們初到咸陽,無緣國君,窮苦困頓,連客棧住宿的賬都未能結清,甘茂更是使出了訛人錢財的手段。這里沒有褒貶之意,只是覺得和我目前的處境相似,山窮水盡,只是我至少還交得起房租。以下是張儀遇到甘茂時的面試,彼時,張儀是秦相,甘茂是初到秦國的士子,僅供娛樂,也勉勵自己:
張儀:入秦多久了?(從上家離職多久了?)
甘茂:三個多月了。
張儀:為何沒找著差事呢?眼界太高?(為什么到現在還找不到工作呢?要求太高?)
甘茂:甘茂雖無大才,也不敢小用自己。(我雖沒什么特別突出的,但也不想找一份不符我期望的工作。)
張儀:好,說,有何諫言助秦呢?
甘茂:balabala……
張儀:那秦國如何應對啊?
甘茂:或戰,或交。
張儀:如何戰?如何交?
甘茂:balabala……
張儀:閣下意欲何職啊?(你想要什么薪酬?)
甘茂:相國不是戲言?
張儀:閣下之見遠過常人,明日帶你面王,王上面前自己要官吧。(你各方面還不錯,恭喜你,進入下一輪面試了。)
完。
2017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