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是什么
作為一個產品新人最急于表現的應該是原型,最薄弱的應該是對需求的整理。因為需求的整理過程是一個去偽辨真的過程和權衡利弊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恰恰是新人沒有的工作經驗和容易忽略的部分。而產品原型時有章可循的,可以借鑒的,所以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或盡快出成績和成果,產品新人往往會先從原型下手。那么什么是原型,都包括哪些部分?
互聯網行業的產品原型是將需求轉化成產品的一個過程示意圖,通過原型來表達需求點和流程邏輯,同時向UI和技術去表達產品的概念和實現的內容。
怎么做
產品原型包括規劃總覽、版本規劃、產品目的和目標、業務說明、功能分類、規范文檔、業務邏輯、結構布局、細節說明和邏輯判斷等方面。
這么多的節點需要完成就需要提前對行業和企業有很深入的了解,知道戰略規劃,業務方向和公司的執行層面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需求的封閉,一定要知道一個版本的產品無法滿足所有需求,一定要分期分階段來規劃,而且每個階段的重點肯定是不一樣的,不要企圖一口吃個大胖子。
再把需求轉化成產品原型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行業風格、用戶體驗、業務流程、業務邏輯和實現難度方面的配合和平衡,不提倡風格特立而喪失行業特性,也不提倡太過炫酷而提高開發難度和拉長開發周期。
給誰做
產品原型理論上給企業做,哈哈,廢話。產品原型應該是作為產品生命周期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和參考標準,通過對產品原型的理解去開展工作,那么誰需要產品原型呢?1-自己需要,產品需要通過輸出成果來升職加薪,而原型正是成果的體現,另外通過原型傳遞自己對產品的理解和表達,為下一個版本規劃提供參考依據,更是為了日常溝通的需要。2-運營和提出需求的人,對于提需求的人一定要給人家反饋,讓人家看看自己是不是詞不達意,是不是真正的抓到了需求的核心意思。3-UI需要,UI需要根據原型去判斷自己的工作量和大體的結構布局,然后評估自己的工作量和尋找素材。4-開發需要,開發根據原型的設計來評審業務流程是不是正確,結構是不是完整,實現難度大不大,大體的人員配置和開發周期的評估。5-測試需要,測試根據原型做測試用例和測試參考。6-企業需要,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總有新人換舊人,企業需要留檔案留下資料,來避免換人的成本過高。
為什么這么做
說到為什么這么做,我覺得有兩個原因吧,一個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個是避免背鍋。產品的很多東西都是細節上的面對面溝通,千萬不要以為溝通過了就不用體現在書面材料上,往往是這些細節的東西最后會給你惹上麻煩。所以,為了自己能快速有效的和同事溝通和交流,一定要把溝通的內容更新下,保證你這個環節是最新最準確的信息存儲。另外,很多時候很多環節是銜接不緊密的,如果不做書面更新,相互之間是可以扯皮和背鍋的。尤其是開發和產品在工作上簡直是天生的對手,而雙方無論爭吵的多激烈,最終都逃不過需求不明確和通知不到位兩個問題,而這兩個問題其實就是沒有書面化并及時的傳達給對方手里的問題。所以,為了避免給你事業上找不要的麻煩,還是要懂得記錄下產品原型和更新需求。
會遇到哪些困難
一般情況下會在人和事上遇到困難。
在事情上,比如,自己對需求的目標和量化沒搞明白就著急上手,需求的變更和原來的預測變化很大,老板會突然加活進來導致自己的節奏被打亂都會形成一定的困難。這個時候一定要穩住,分析問題出在了哪里。如果是需求的了解不明確,則一定要提高自己對需求分析的能力和基本功。如果是加大了工作量,則按照優先和緊急的二維象限去分析該怎么調整自己的節奏。如果是需求的變動挺大,一定要通知到所有需要通知的人,把新的需求和新的做法通知到位避免信息不暢而按照原來的做法去實現。
在人的原因上,一般是溝通不暢和配合度不夠。無論是老板還是其他部門,一定要充分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也傳遞給他們你現在的工作狀態和工作內容,做到有的放矢。關于配合度的問題,就涉及到工作排期,先看工作排期是不是合格,新的排期的優先級和原來的計劃的對比程度,該怎么做才能銜接好,只有給別人把工作銜接好,別人才能舒服的配合你做事情。
怎么評估和量化效果
產品的工作也是需要KPI考核的,但是產品的工作一般是定性的,很難量化。我們有幾個維度可以參考,1-對需求的理解程度,2-產品完成進度,3-測試指標量化,4-內部評價,5-市場反饋等來取考慮產品,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考核標準,根據考核標準去分配時間和精力。
想知道更多關于產品和互聯網行業新鮮事的粉絲,可以搜索微信公眾號“”“宅力宅力說”來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