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流氓兔推薦的歌曲是《Try》,P!nk。如此安靜的夜晚,我本不應該聽這樣的歌,可是從昨晚開始到今天,很多時候聽到這首歌,就停不下來。P!nk的歌真的是很不錯的,最初聽到的是《Just Give Me A Reason 》,也很喜歡這首歌。
今晚在看到《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的最后一頁時,媽媽打了電話過來,我很快便接了。通話氛圍和往常的差不多,可是今晚我卻是異常開心。因為,媽媽打電話給我了。冬至那天我連續打了兩個電話給媽媽都沒有接通,接下來的幾天內又打了幾個電話給她,還是沒有接通。我知道可能是信號不好或者是媽媽的手機出現了些什么毛病致使媽媽沒有接到我的電話,但是,那些聽不到媽媽聲音的時刻,我竟然擔心起她來。某個時刻甚至還想到媽媽也許是生我氣了,不接我電話。但是,我更多的是不安。驀地就想起以前媽媽打我電話時我沒有接然后她在家里擔心我的那些場景。所以,今晚看到媽媽的來電,聽到她的聲音,比吃到什么大餐都要開心。
是越來越有一種感覺,如果以后爸媽真的要分開了,媽媽該是多么的無助,而我一定會選擇媽媽。一定會選擇媽媽。媽媽已經不像以前那么倔強、有脾氣了,她變溫和多了,她不像以前那樣有年輕的模樣了。我不知道愛情走到了盡頭是不是和容貌有很大的關聯,但我想它占的比例還是蠻大的。
而我今晚想寫的主題,和愛情有關。在寫這個之前我想寫一下我的這個想法。今天看完了《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我想我此生大概都不會看第二遍這本書了,所以無論如何我應該寫一篇觀后感。除了唐詩宋詞、論語之類的書我會反復看之外,其它的像小說、散文類的我幾乎是不看第二遍的。之所以不看,是因為我看一遍后就會記得它的故事情節、章節,不喜歡看沒有未知性的東西。就像談戀愛,如果想象得到和那個人的種種相處場景,我大概就不會和他在一起了。
對了,我還要寫一下我這點想法。是在看完《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后才更加覺得,無論我們一生看多少書,我覺得書是有生效期的。不到某個年紀,有的書就不適宜看。就像這本書,我以往度過的歲月都是不適宜看的,現在看了正適合。以前我會看不懂,會不理解的,會棄書而去的。
看完《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愛情是什么?
說真的,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對弗洛倫蒂諾真的是有點反感的。他與那么多不同年齡層次且不同的女人有染,可是最終目的好像都是以此來抹掉費爾明娜在他心里的存在。使我驚訝的是他們的愛情根基,兩個人怎么就那么電光火石般在彼此心里留下位置,而我覺得荒唐的是他們陷于多年不見的困境竟是某天費爾明娜去了那個叫“代人筆門廊”的地方。就像是兩個高傲的靈魂撞在一起,世俗稍有不慎就會使他們的愛情墜入深淵。
書里的最后一行字是“ ‘一生一世。’他說。” 人的一生,以另一人為中心,因為她而竭盡全力去改變自己,使自己變得強大,變得覺得可以配得上她,這需要多深的愛呢?重點是,他的生命中出現過那么多女人,然而他的靈魂深處還是只有她。就是這一點,我突然原諒了他的那些隱晦。
那么,愛情是什么?費爾明娜和烏爾比諾醫生那么般配地在一起,且是那么相愛,相生相殺。烏爾比諾醫生先于費爾明娜離去,費爾明娜也是很艱難地才適應他的離去。可是,兩個人真的形同一個人,分成兩半了,那么,除開死亡這一點,世間有什么是可以讓兩個人分開的呢?不是愛恨情仇交織到沒有什么理由分開了嗎?
費爾明娜和弗洛倫蒂諾都老了,不知道彼此抓住了什么然后又走在一起。如果是最深的愛,那么,他們不在一起時他們都把各自給了其他愛人。油盡燈枯,最后的愛人會是誰?
Where there is desire,there is gonna be a flame, 哪里有(愛的)欲望,哪里就會有(愛的)火焰。
Where there is a flame,someone's bound to get burned , 哪里有(愛的)火焰,哪里就有人愛火纏身。
But just because it burns,doesn't mean you're gonna die, 但燒的遍體鱗傷并不意味著死去。
You gotta get up,and try, try, try, 你得勇敢的嘗試,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