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本記者又來了。這次給大家采訪的是游戲組合里的二把手——跳房子先生。跳房子先生的另一個名字叫跳飛機,他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游戲之一,因為十分的有趣幽默,所以曾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在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可以說是相當普遍的,在有些兒童游樂場、公園和小學操場等都會有跳房子的位置。有時就算在一塊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筆或樹枝,小朋友亦會在地上畫起九個十個格子,然后召喚出跳房子先生一起玩。
Q:請問跳房子先生,既然你有這么久的歷史了,那你還記得以前小時候的事情嗎?
A:呵呵,記得的,我在羅馬出生,后來在歐洲定居過一陣子,現在在中國養老,我比較經常出現在一些古鎮和山里,大城市已經不會去了。
Q:那我想問一下為什么不會再去大城市呢?
A:那邊的孩子有了新的朋友——手機,因此不需要我了。
Q:呃。。這真是一個不太好的問題。。那跳房子先生你為什么肯定你在羅馬出生呢?
A:因為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鑲嵌地面上就曾經發現類似跳房子的圖案。還有跳房子也是一種世界共同的兒童游戲,只是大家所畫的房子形狀和數量的組合各有不同罷了。
Q:原來如此啊,那我想問一下,跳房子先生在中國的玩法是。。?
A:很多種的,最普通的是孩子們用一只沙包或者瓦片之類的做游戲的輔助物,先把沙包扔到指定的地點,然后跳著過去,把沙包拾回來便大功告成。有時一邊玩她們還一邊唱:“正月十五黑咕隆咚,樹枝不動刮大風,刮得面包吃牛奶,刮得火車上天空……”這種歌曲,挺好聽的。而且按人數不同可以分成幾組比賽,跳之前要先在地上用有色石塊畫出連在一起的方格,有正方形、長方形,也有長方形與半圓形相結合的,也有畫成飛機形狀的,他們經常把我畫成各種形狀呢。
Q:看來跳房子先生還真是受歡迎呢,那你能為我們解釋一下游戲規則嗎?
A:好的,跳時先將一片狀石塊或用粗瓦片磨成的沙包放在第一方格外,用一只腳將石塊輕輕踢進第一格里面,然后單腳跳進第一格,用支撐腳將石塊踢進第二格。依次進行下去,直至將石塊踢過全部方格。如果中途累了,可以在規定的方格內休息片刻。如果有人在踢的過程中出現石塊壓線、出格或石塊連穿兩格的現象,算失敗一次,下一輪重新從第一格跳起。先到達終點的,要把石塊放在腳背上,輕輕走出方格。先完成全套動作者為勝,負者要接受勝者的處罰。也有的地區跳房子時,全部格子跳完之后,可以自由選擇一格,據為己有,下次跳至該處時,可雙足著地休息片刻再跳,其他人或瓦片到這個地方時,必須躍過或踢過,不準入境。當一方占格子超過一半時就算勝利。還有一些地區,當全部的格子跳完之后,可以自由選擇一格,據為己有,當別人要進入的時候,必須喊:“報告”否則視為失敗。反正玩法挺多的,其實最主要就是玩的開心,孩子們都挺會玩兒的。
Q:看來不同地區有不同地區的玩法,不過真的只要自己玩的開心其他規則都無所謂,那么感謝跳房子先生接受我們的采訪。跳房子是一種較傳統的戶外游戲類型,它的精粹乃在于跳躍,保持、訓練身體的平衡和彈跳能力,也是大家兒時喜歡的戶外運動。我們可以針對對跳房子圖案的設計,簡潔的圖案,不規則的排列,各種顏色的完美搭配,使跳房子這個簡單而有趣的游戲,展現了它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