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其應用價值研究

本文由《遠程教育雜志》授權發布

作者:許濤

摘要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互聯網誕生以來人類社會最重要的發明,其正在深刻影響全球治理、經濟發展、金融以及教育等機構或服務的運營理念、組織和業務模式,尤其是在銀行、證券、保險、公證、音樂、分布式存儲、物聯網等行業和領域得到了積極實踐與應用。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也得到初步發展,對教育教學的影響也曰益體現。目前的文獻分析和研究顯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和其它商業領域應用已日趨成熟,“區塊鏈+”教育的應用也在不斷發展。而從區塊鏈技術教學、區塊鏈技術教學平臺建設和區塊鏈技術校園傳播三個視角,可以管窺“區塊鏈+”教育在歐美國家的發展現狀。歐美大學以及其它教育機構正積極傳播區塊鏈技術、加速區塊鏈技術人才的培養、實踐區塊鏈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區塊鏈技術對社會和個人存在著積極的影響,即擴大受教育機會、提高不發達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投入、增強個人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職業發展能力,并進而促進社會創業等方面具有價值和意義。而以去中心化、去信任為主要特征的區塊鏈技術,盡管能夠滿足受教育者在日趨技術賦能的學習時代去中心化的學習需要和模式,但和金融行業或其它商業企業不同,教育機構的聲譽來自于教師、學生和開創性研究成果,因此,教育依然需要傳統信任機制的存在以保證學習與個人、職業和社會發展的相關性。

關鍵詞:區塊鏈;“區塊鏈+”教育;區塊鏈教學;區塊鏈大學;區塊鏈教育網絡

一、導言

作為分布式公共賬本的區塊鏈技術正在變革當前全球金融、商業、公共管理以及教育的發展理念和模式,因此,全球各大銀行、證券交易所、政府和教育機構等紛紛投入巨資開發、應用區塊鏈技術。世界經濟論壇《2015年報告》指出,到2023年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105將存儲在區塊鏈或與區塊鏈相關的技術中,并且到2023年政府機構將普遍應用區塊鏈技術。[1]《福布斯》雜志刊出專文,將區塊鏈比作“未來新的改變人類生活的互聯網”。[2]此外,通過使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加密電子貨幣和“智能合同”,允許各類交易、商業合同和法律協議在線存儲并執行,區塊鏈技術應用已跨越金融行業,延伸至學分管理、學習認證、在線教學平臺的開發及應課堂學習隨著技術的發展日趨勢微,相應地,終生學習、在線學習、移動學習以及基于項目或現實問題導向的分布式學習日益普遍。同時,近年來一些世界知名大學也紛紛致力于建設海外校園,以促進教育全球化的持久、深人發展,由此學習者有機會到更多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國際化學習。因此,隨著技術賦能的網絡化、數字化、全球化學習環境的發展,傳統教育機構在管理、認證學習者學習活動、過程和結果方面,往往力不從心,缺乏必要的手段、資源和能力去驗證學習者的知識、技能和成績。而研究人員認為,以去中心、去信任為顯著特征的區塊鏈技術將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并提出了區塊鏈技術在教育中的具體應用范圍和模式。[3]

基于此,本文在簡要介紹區塊鏈技術及其在金融、非金融行業的發展和應用的基礎上,從區塊鏈技術教學、區塊鏈技術教學平臺和區塊鏈技術校園傳播三個視角全面呈現“區塊鏈+”教育在歐美教育領域的發展現狀,進而探討“區塊鏈+”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二、區塊鏈技術簡介

自20世紀90年代始,互聯網的誕生帶來了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通信和信息革命,及時通訊和共享信息成為現實。而作為第二代互聯網內容的區塊鏈技術正在全球金融領域引發顛覆性變革,并且這一變革也將像互聯網革命一樣深刻影響其它所有行業。[4]區塊鏈本質上是所有交易參與者已經執行并共享的交易或數字事件的分布式記錄或分布式公共分類賬數據庫。公共分類賬中的每個交易都是通過系統中大多數參與者的共識來驗證的,并且,交易信息一旦完成,信息就永遠存在,也就是說,區塊鏈包含每一交易的確鑿、可驗證記錄。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日趨深入和廣泛,被認為是互聯網誕生以來人類社會最重要的發明,[5]或是能夠顛覆傳統金融業以及其它眾多行業的像蒸汽機或內燃機一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6]

(一) ?比特幣的起源

區塊鏈技術應用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比特幣,因此,了解區塊鏈技術必須從了解比特幣開始。比特幣初次誕生于2008年,化名為“中本聰”的個人或團體發表題為《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Bitcio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論文描述了電子現金的點對點交易概念和模型,即,從一方直接發送到另一方,而不通過第三方金融機構的在線支付。比特幣首次實現了這一概念,目前,常用加密貨幣來描述使用密碼保障交易的所有網絡和交易媒介,這和傳統通過第三方中央信任機制而實現的交易完全不同。

比特幣之于區塊鏈如同電子郵件之于互聯網。眾所周知,電子郵件在人類信息傳播和交流史上首次實現了及時、免費、可驗證地把數據發送給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這一功能,發送者和接收者雙方都能夠保存電子郵件中發送的數據副本。然而,雙方保留的電子郵件數據副本也成為在線價值轉移的固有缺陷,因為雙方都擁有其價值。因此,必須確保價值不被雙重支付授信的第三方機構存在,例如,銀行、證券交易所、清算中心或公證機構。而比特幣作為互聯網協議,交易雙方可以即時、安全地相互轉移價值,而不需要授信第三方等中介組織的存在,從而減少了交易成本并提高了交易效率。

(二)區塊鏈的技術原理

從字面上看,區塊鏈是由一連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產生的數據塊組成的分布式賬簿系統,每個數據塊都包含大量的交易信息,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并生成下一個區塊。這些區塊按生成順序前后排列,同時,每個區塊都是一個節點。區塊鏈的顯著特點是沒有作為中央服務器的第三方監管,區塊中的交易信息不能被更改。區塊中包含的信息可以是金融交易,也可以是其它任何數字交易,包括文檔。而長期以來支配人類社會商業世界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其成功依賴于作為處理和調解電子交易的授信第三方金融機構,授信第三方的作用是驗證、保護并保存交易記錄。盡管如此,欺詐性在線交易仍大量存在,需要授信第三方居間調解,從而導致較高的交易成本。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使用加密證明,而非通過授信第三方,使愿意交易的各方均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在線交易。每一次交易都可通過數字簽名進行保護,并發送至使用發送者的“私鑰”進行數字簽名的接收者的“公鑰”。比特幣,即加密貨幣的所有者需要證明其“私鑰”的所有權才能在線消費、交易。接收數字貨幣的一方使用發送者的“公鑰”在交易上驗證數字簽名,即,對方的“私鑰”所有權。每一項交易都被廣播到比特幣網絡中的每個節點,并在驗證后記錄在公共賬本中。而且在每一項交易被記錄在公共賬本前,都需要對其進行有效性驗證,因此,驗證節點需要在記錄每一項交易前確保兩件事情:即,(1)消費者擁有對其加密電子貨幣的簽名認證;(2)消費者賬戶中有充足的加密電子貨幣。圖1展示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交易過程和原理。

三、區塊鏈的發展與應用現狀

區塊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熱潮日趨高漲,2015年底,新創比特幣和區塊鏈公司已經獲得了創紀錄的10億美元。美國運通、貝恩資本、德勤、高盛、萬事達卡、紐約人壽保險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等近兩年來都向區塊鏈技術公司投入了成百上千萬美元。此外,對比特幣和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的投資也在飛速増長,比如,納斯達克已開始應用區塊鏈技術以創建更安全、有效的系統來進行股票交易。一家名為“DocuSign”的專門從事電子合同的公司與“Visa”公司一起,發布了使用區塊鏈技術跟蹤租車服務以減少文書工作的應用程序。微軟公布了應用區塊鏈技術發展“智能合同”服務的詳細信息。

2016年9月底,致力于促進數字資產和區塊鏈技術發展和應用的美國“數字商業促進會”(The Chamber of Digital Commerce),聯合全球著名的創新創業企業孵化器公司“1776”,發起成立了華盛頓特區第一家區塊鏈技術孵化公司“華盛頓特區區塊鏈技術中心”(DC Blockchain Center)。中心的首要目標之一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在公共部門的應用案例,促進政府機構深入了解該技術的潛在價值。正如其創始人Perianne Boring在公司網站首頁上說:“區塊鏈技術行業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是政策制定和遵守。此外,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最有效途徑是促進政府機構在實施、應用該技術的基礎上體驗其相對于傳統技術的優勢和價值”。[8]

與此同時,美國國會成立了由多位議員組成的區塊鏈技術小組(Blockchain Caucus),旨在從公共政策和立法上促進數字貨幣以及區塊鏈技術在全社會的深入發展和廣泛應用。在成立聲明中,參議院金融行業委員會議員Mick Mulvaney和第一位接受比特幣捐款的2016年美國總統競選人JaredPolis分別指出:該小組將推動國會議員對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了解,并制定政策促進其發展和應用。他們認為,區塊鏈技術將給美國金融業、美國經濟和公共服務帶來顛覆性變革,因此,美國公民、企業和國會議員必須深刻了解區塊鏈技術,以確保美國繼續引領全球創新。[9]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于2016年12月初發布了首份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賬本研究白皮書》,其代表了區塊鏈技術研究的最新進展。《白皮書》探索了區塊鏈技術在支付、交易、結算、清算等金融領域的應用。在列舉區塊鏈技術應用優點的同時,也詳述了未來在技術整合、重新和應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機遇,并認為區塊鏈技術將顛覆傳統金融市場結構,盡管預測具體變革過程和結果還為時過早。[10]

(一)區塊鏈在金融業的應用實踐

目前,摩根士丹利、巴克萊銀行、富國銀行、高盛、匯豐銀行、荷蘭國際集團、花旗銀行、澳大利亞聯邦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等50多家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已正式加入了成立于2015年的“R3區塊鏈聯盟”。R3是一家旨在創建下一代全球金融服務業技術平臺的區塊鏈技術公司。國內的中國平安、招商銀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和民生銀行也先后加入該聯盟。

2016年4月,由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機構共同發起的區塊鏈聯盟一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 Ledger聯盟)宣告成立,以開發符合中國的政策法規、國家標準、業務邏輯和使用習慣的金融業區塊鏈技術基礎設施。同時,由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指導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也正式發布。《白皮書》指出,金融服務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領域,由于它具有高可靠性、簡化流程、交易可追蹤、節約成本、減少錯誤以及改善數據質量等特質,使其具備重構金融業基礎架構的潛力。區塊鏈技術能夠解決支付、資管、證券、清算、結算、用戶身份識別等在多領域長期存在的挑戰。此外,諸如IBM、三星、亞馬遜等全球各大商業企業也紛紛投入資源,研究、探索并開發區塊鏈技術以迎接未來,獲得先發優勢。

1、證券行業

眾所周知,公司上市代價高昂,往往需要數家銀行和證券公司通力合作以吸引投資者、承銷股票。并且,公司股票需要在二級市場通過證券交易所及時結算。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讓公司可以直接發行股票,并在二級市場上進行買賣。比如,納斯達克于2016年推出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私募股權交易系統(Private Equity Exchange,NASDAQ),這一系統由納斯達克和舊金山區塊鏈技術公司chain.com合作研發,通過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同,實現股權交易功能,從而避免了在傳統交易過程中由多個第三方參與而導致的低效和高成本。

2、保險行業

難以銷毀或復制的具有特定所有權權屬關系的資產能夠在區塊鏈中注冊,以驗證資產所有權、跟蹤交易歷史記錄。任何財產(實體或數字資產,如,房地產、汽車、實物、筆記本電腦以及其他貴重物品)都可在區塊鏈中注冊,所有權、交易歷史可由任何人(特別是保險人)驗證。如,應用區塊鏈技術創建永久賬本的“賬本永在”(Everledge)鉆石認證和交易歷史記錄公司,通過識別鉆石的高度、寬度、重量、深度和顏色等在賬本中注冊。鉆石的驗證可以通過保險、執法機構、業主和索賠人等完成。“賬本永在”公司提供了便捷的使用區塊鏈技術查看鉆石,創建、讀取或更新索取要求(通過保險公司)以及創建、讀取或更新關于鉆石權屬關系變更報告的服務。

(二)區塊鏈在非金融業的應用實踐

1、公證行業

用區塊鏈技術驗證文檔有助于確定其所有權(誰創建了該文檔)、存在證明(在某一時期內)和誠信證明(未篡改),因為區塊鏈技術能夠防止偽造和篡改等行為,從而提供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證據。同時,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公證服務也有助于保護文檔自身以及文檔所有人的隱私。此外,通過使用加密技術把文檔存儲在區塊鏈中,消除了借助于傳統公證組織所產生的昂貴費用,以及文檔傳送所導致的低效和風險。比如,“印章”(Stampery)公司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為比特幣、電子郵件或其它任何文檔蓋戳,即,電子印章,以證明比特幣、電子郵件或文檔的所有權以及上述資產或文檔擁有人的誠信度。這一公證服務過程極其簡便,即,“印章”公司將電子郵件發送到為每個客戶專門創建的電子郵件地址來簡化認證程序。

目前,律師事務所正在使用這一廉價、高效的認證服務。此外,該行業已經涌現了眾多其它基于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創業公司,主要有“區塊認證”(Block Notary)、“加密公共認證”(Crypto Public Notary)、#存在證明”(Proof of Existence)等提供公證服務的公司。

2、音樂行業

過去十年來,由于互聯網和流媒體的發展,音樂行業經歷了巨變,音樂節、唱片發行人、詞曲作者,以及流媒體服務商都受到互聯網大潮的沖擊和影響,尤其加劇了長期以來深受困擾的音樂版稅的確定和征收。因此,迫切需要增加應支付給藝術家和詞曲作者版權稅的易操作性和透明度,而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建立全面、精確、分布式的音樂權利信息分類賬數據庫。此外,除了音樂所有權信息,每一作品的特許權使用費,皆可通過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同”而添加到數據庫,“智能合同”將自動確定音樂作品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并實現權利相關者間的自動交互。目前,音樂行業主要有兩家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新創公司“PeerTracks”和“Ujo”,其正在針對傳統音樂行業利益相關者權利的計費難題,并提供解決方案。

3、分布式存儲

用于存儲文檔、照片、視頻和音樂文件的云文件存儲解決方案(如,Dropbox,Google Drive或One Drive)越來越受歡迎。然而,不容忽視的云文件存儲解決方案通常面臨安全、隱私和數據控制等難題和挑戰。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用戶不得不信任受托存儲機密文件的第三方。為解決用戶對上述問題的擔憂,新創公司Storj提供基于區塊鏈的點對點分布式云存儲平臺,允許用戶在不依賴第三方數據提供商的情況下傳輸和共享數據,即,用戶可以在他們的個人電子設備中,將未使用的互聯網帶寬和備用磁盤空間共享給那些期望存儲大文件,以獲得比特幣回報。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存儲服務消除了大多數傳統數據存儲過程中的故障或數據丟失的弊端,從而提高了數據存儲的安全性、用戶隱私以及對數據控制。

4、分布式物聯網

近年來,物聯網技術應用在社會生產和消費領域日益盛行,但基于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平臺都建立在集中控制模型上,在這一模型中,代理或集線器控制設備之間實現交互。但這一模型在需要設備間實現數據自動交換的環境下卻不再可行。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物聯網平臺有助于實現安全、可信的數據交換以及交易記錄存儲。在分布式物聯網平臺中,區塊鏈用作總分類帳,可保證在分布式物聯網環境中智能設備間信息交互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目前,IBM與三星已合作開發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物聯網平臺“ADEPT”,該平臺使用三個協議:BitTorrent(文件共享)、Ethereum(智能合同)和Tele-Hash(電子標簽)。此外,名為“Filament”的新創公司已開發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物聯網應用軟件,以實現智能設備在總分類賬本中的唯一識別性。

四、“區塊鏈+”教育發展現狀

在教育領域,隨著以慕課為代表的全球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持續深入發展,人類學習呈現出模式數字化、內容多樣化、機會民主化、場所分散化的日益多元的去中心化特征。因此,英國開放大學知識與媒體研究中心主任John Domingue教授認為,區塊鏈技術以及智能合同將迎合日益去中心化的學習模式并引發新的學習變革。[11]目前,區塊鏈技術在全球教育領域的發展和應用主要體現在區塊鏈技術教學、區塊鏈技術教學平臺和區塊鏈技術傳播等方面,如圖2所示。

(一)區塊鏈技術教學

1、尼科西亞大學(University of Nicosia)區塊鏈技術學位項目

目前,尼科西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歐美著名大學分別開設了名為“數字貨幣入門”(Introduction to Digital Currencies)、“CS251比特幣和加密電子貨幣”(CS 251 Bitcoin and Cryptocurrencies )、“比特幣額加密電子貨幣技術”(Bitcoin and Cryptocurrency Technologies)等課程,并以慕課的形式在Coursera等慕課平臺上免費向學習者開放。由于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計算機科學、物聯網、SaaS(Softw 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以及教育機構日益發現,區塊鏈技術在變革、創新各自行業和領域存在的價值和潛能。然而,現實是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人才發展和培養方面缺乏系統、清晰、負責任并受到認可的教育服務,因此,上述高等教育機構把握機遇,創新性地推出了區塊鏈技術跨學科教育項目。

其中,尼科西亞大學是全球首家針對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進行慕課教學并授予加密電子貨幣理學碩士學位(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Digital Currency)的高等教育機構。這一項目旨在幫助并促進金融和商業機構從業人員、企業家、政府官員和其他公共部門服務人員,更好地了解區塊鏈技術的價值和潛能,以及區塊鏈技術驅動的全球金融市場創新機會和挑戰。此外,該計劃還填補了當前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知識供需之間的空白,籍此培養比特幣和區塊鏈專業技術人才,滿足金融和其它行業對該技術人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這一學位項目搭建了區塊鏈技術專業知識和相關學科的溝通、互動橋梁,創造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學科研究領域,并樹立了尼科西亞大學作為全球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教育領導者的地位和形象。

該項目課程內容廣泛,融合了國際金融和貨幣市場、破壞性創新原理與實踐、全球金融監管政策與實施、密碼和加密系統安全、分布式系統架構等金融、管理、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系統領域的跨學科、跨專業課程,為學習者掌握數字貨幣系統建構、應用程序開發和服務提供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學習上述課程,學習者將掌握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系統和工具原理,并通過案例研究、實習、實踐來提高編程技能,成為數字貨幣的高技能開發者、區塊鏈金融、管理專業人才、咨詢顧問或區塊鏈技術創新企業家。

此外,學習者在取得碩士學位后還可以繼續攻讀與該項目相關的博士學位項目。具體而言,通過該項目的學習,學習者將能夠清楚界定貨幣和貨幣供應的概念,將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和貨幣轉移支付系統與作為可能替代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相聯系;其次,探索并理解貨幣、銀行、中央銀行的作用以及全球貨幣政策,以確定加密電子貨幣對它們的潛在影響;第三,識別并分析數字貨幣的挑戰、前景和風險,從而制定策略并開發解決問題的系統和服務方案;第四,應用并推進加密技術、分布式系統架構和信息系統的實踐或研究,以創新現有的系統和服務,拓展數字貨幣生態系統;第五,審查、分析和比較不同的監管環境(銀行、支付、商業、法律和會計等),就數字貨幣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理性思考、辯論并提出建議;第六,分析現有與數字貨幣相關的最佳實踐、識別商業機會,以創新應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當前商業、金融或社會各領域其它問題(該學位項目的學習申請、課程大綱和課時安排等具體信息可訪問網址:http://digitalcurrenc:.unic.ac.c:/about-the-program/)。該校首屆區塊鏈技術專業碩士研究生已于2016年6月畢業。

2、區塊鏈技術大學(Blockchain University)

隨著區塊鏈技術應用領域和范圍的日趨廣泛,對區塊鏈技術人才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然而,在全球范圍內,致力于培養加密電子貨幣技術或區塊鏈技術人才的高等教育機構屈指可數。這其中,僅有尼科西亞大學率先開設了基于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加密電子貨幣方向的碩士學位項目,紐約大學法學院雖然也開始了類似課程,但目的不是培養區塊鏈技術專業人才,而是從未來法律和商業的視角,探索區塊鏈技術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此外,還有少數幾門針對初學者講授加密電子貨幣基礎的在線課程。因此,為應對區塊鏈技術教育滯后和相關人才短缺的現狀,硅谷區塊鏈創業公司Koinify和SkuChain牽頭聯合其它數家從事區塊鏈技術開發和應用的新創企業,于2016年在加州Mountain View創辦了區塊鏈技術大學(Blockchain University),并計劃從2017年初全面啟動為期8-10周的區塊鏈技術開發教學項目。項目運營主管Robert Schwentker指出,參與籌辦區塊鏈技術大學的多數公司當前亟需區塊鏈技術專業人才,計劃首期項目結束后即刻聘用部分學員。

區塊鏈技術大學旨在成為全球首家以區塊鏈技術開發和應用人才培養為首要目的的教育機構,課程重點不是傳授區塊鏈技術知識,而是培養具有區塊鏈技術開發和應用經驗的軟件工程師。為達到該目標,區塊鏈技術大學將鼓勵學員在學習期間通過和其它學員以及相關企業合作,進行區塊鏈技術應用工程或項目開發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交易類型、數據庫、比特幣協議和比特幣2.0應用程序開發。鏈網(chain.com)首席技術官、幣化(Koinify)創始人Tom Ding和區塊網首席執行官Atif Nazir,以及其他區塊鏈技術專家將主講相關課程。在培養方法上,區塊鏈大學通過聘請該領域頂尖教授和行業創業成功者做授課教師和實踐指導者,創造性地融合學術訓練、實踐和經驗學習為一體,使學員通過沉浸式學習體驗,系統、深入地了解分布式數字財產、加密電子貨幣、編碼交易、智能合同等區塊鏈技術開發和應用前沿。同時,區塊鏈技術大學運用跨學科的方法,將軟件技術開發人員、產品經理、律師、設計師、企業家匯聚在同一項目中,進行教學、訓練,為全球區塊鏈技術教育生態系統建設提供了新的平臺和視角,加快培養區塊鏈技術人才,為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創造了機會。此外,通過開展區塊鏈技術開發和應用教學項目、區塊鏈技術創新和應用大賽,區塊鏈技術大學促進了區塊鏈技術在不同行業的應用,以及社會公眾對該技術在變革甚至顛覆人類社會現行生產、生活模式的認知。

3、赫伯頓軟件工程學院(Holberton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創立于2015年3月的赫伯頓軟件工程學院(Holberton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從創建之初就把區塊鏈技術應用作為其區別于傳統教育機構的標記。眾所周知,文憑造假或欺騙長期以來屢禁不止,困擾著個人的征信和社會的正常運行,尤其是教育機構和雇主,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學習認證能夠有效防止虛假證書的傳播。因此,赫伯特軟件工程學院在頒發傳統紙質學習認證的同時,使用區塊鏈技術創建、存儲并頒發數字認證,以方便雇主查詢、確定求職者學習經歷、知識和技能熟練程度,更關鍵的是這一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認證有效杜絕了學習經歷和學習認證造假的可能性。

作為兩年制軟件工程專門人才培養學校,除了提供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學習認證服務之外,赫伯頓軟件工程學院與傳統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不同之處還在于,其倡導并實踐的項目學習和同伴學習模式。研究表明,與教師主導的基于書本和機械記憶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相比,項目學習有助于學習者構建更廣泛的知識基礎和更深入的概念理解,可改善其溝通和社交技能,還有助于增強學習者的領導力和創造力。此外,項目學習也為學習者創造了探索并解決現實世界問題和挑戰的機會,強化并延長其對已掌握技能和概念的保持。[12-13]

針對同伴學習,研究人員指出,同伴之間的互動學習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創建合作或團隊學習文化,從而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并培養學習者的團隊精神和技能,這也是鞏固知識的最佳方式。[14-15]最重要的是,在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教學管理實踐中的同時,赫伯特軟件工程學院創新了教學模式,把引導學習者學會學習和思考、創造性解決問題,而不是傳授編程語言或工具,作為其重要使命,即把學習者培養成“思想家”,而不是“信息處理者”,從而賦予學習者在日趨數字化的共享經濟時代具有駕馭和挑戰未來的能力。

(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教學平臺

1、索尼全球教育平臺(Sony Global Education)

學習認證是評價學習結果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學習自身的復雜性,以及教育系統的因循守舊,學習認證長期以來固守簡單化的、考試分數導向的標準。而隨著全球競爭的加劇,合作成為各教育機構應對挑戰、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必需途徑,因此,建立共享知識庫的需要成為現實。例如,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美國波士頓大學、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最近達成了代碼共享協議,以實現安全、經濟、便捷的共享知識庫。同時,目前亟需變革各教育機構實行的學習認證制度,以適應當前經濟全球化發展帶來的學習者或者人才流動頻繁的現狀和趨勢。此外,如前文所述,學歷造假和欺騙長期以來也讓現行學習認證制度飽受詬病,因此,創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全球學習認證制度和網絡,將有助于學習者或其他人才在不同教育機構、不同工作、不同國家間安全、真實、便捷、高效的利用其區塊鏈學習認證,實現學習和職業的發展。

目前,日本的“索尼全球教育”(Sony Global Ed-ucation)已建設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全球學習和認證平臺,以促進學習者、學校和雇主共享學習過程和學習認證等方面的數據。創始人鈴木五十鈴(Isozu)認為,區塊鏈技術能夠賦予學習者管理其成績的更大自主權,例如,學習者在獲得某一門考試成績后,可以要求考試提供者與第三方組織分享其成績,然后第三方組織可以應用區塊鏈技術評估該學習者的成績,以確定其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是否符合組織需要。此外,基于對區塊鏈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潛能和價值判斷,“索尼全球教育”正致力于推動全球教育機構,尤其是大學探索、使用其區塊鏈技術平臺。

該平臺提供了各種應用程序,整合各類學習元素,突破現有課程設置限制,為全球各年齡層、不同社會背景的人帶來全新的教育體驗,提供可認證的教育經歷和學習證書,讓學習者成績單永遠安全地存儲在云服務器中。并且,學習者本人、教師或教育機構能夠將這些數據安全地共享給第三方。鈴木五十鈴對此用例子進行了說明:比如,一個學生曾在中國某教育機構學習,參加過美國某機構的在線考試,最后從日本的大學畢業,現在又要申請西班牙的研究生學院,那么,學校該如何去確認這些來自不同教育機構的成績,并處理該學生的申請?不同的評估機構有可能會采取不同的方式使用學生的考試結果。隨著教育領域越來越國際化,對學生和學校來說,能夠方便且安全地分享學習數據和學習認證將為學習者、教育機構以及雇主帶來便利。[16]

2、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學習存儲平臺(Learning Recording Store)

區塊鏈可以用來記錄并存儲正式或非正式的、在線或離線的各種學習經歷和過程,能夠促進xAPI的廣泛、深入應用。xAP(experience API)是一套用來儲存和訪問學習經歷的技術規范,被認為是對SCORM技術規范的完善和超越。xAPI可以對學習者的在線學習經歷,進行比SCORM更加細致的追蹤和記錄。這些記錄有助于幫助教師和研究人員針對學習需求,設計教學模式和內容,并對學習者的習性、風格、行為模式的進行分析,從而實現個性化學習。xAPI可以描述任何正在進行的活動流(Activity Stream),包括學習活動,而微博、臉書、推特等社交媒體都使用了活動流。xAPI還具有記錄學習數據庫的功能,即學習記錄存儲(Learning Recording Store,LRS),如圖3所示。

眾所周知,隨著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的普及和技術賦能的學習環境的日趨完善,人們的學習時間和地點日益呈現出分散和自主等去中心化特點,即,移動式、碎片化和非正式學習日益成為學習的主流模式。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學習存儲平臺通過應用xAPI實現了跟蹤、記錄學習者在不同時間和地點的學習經歷和過程,包括正式學習和諸如電腦游戲、仿真模擬或社交媒體活動等各種非正式學習內容。并且,儲存在LRS內的學習數據可以在不同LRS之間流動,而LRS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比如,手機、電腦等設備。當學習者在使用新工具或內容、選修新課程、轉換工作時,所有累積的學習記錄都可隨身攜帶。由此可見,讓學習數據從學習系統、工具、內容中解放出來,是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的一大顛覆性理念和實踐模式。[17-19]

(三)區塊鏈技術校園傳播一一區塊鏈教育網絡(the Block chain Education Network)

最初由麻省理工、斯坦福、密歇根州立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特拉華州立大學比特幣愛好者倶樂部,于2014年聯合在臉書上建立了美國大學“加密電子貨幣群組”(College Cryptocurrency Network)。經過短短數月的發展,它迅速成為全美各地大學校園比特幣愛好者的大本營,并成功注冊為非營利教育組織。隨后,在麻省理工舉辦了“MIT比特幣共享活動”,在伯克利加州大學舉辦了“比特幣技術馬拉松”(BayBitHack)大賽。2016年,隨著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業等商業企業勢不可擋的發展,美國大學“加密電子貨幣群組”(College Cryptocurrency Network)改名為“區塊鏈教育網絡)(the Blockchain Education Net-work,BEN),并在全美各地大學校園舉辦了旨在促進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知識啟蒙的多項比賽。這些跨校園比賽的成功,直接激發了2016年秋季更大規模的活動。該活動旨在幫助全球各地更多大學電子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愛好者建立區塊鏈技術倶樂部,從而在更大規模和程度上宣傳和推廣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

這些活動主要包括2016年9月由BEN和“幣墻”(Wall of Coins)、“電子比特”(e-BIT)以及“比特幣媒體”(BTC Media)等基于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新創公司聯合主辦的全球“比特幣大放送”(Bitcoin Air-drop),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本地大學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倶樂部。因此,整個9月,位于美國紐約、舊金山、芝加哥和波士頓以及加拿大蒙特利爾、溫哥華和渥太華的部分大學舉行了“比特幣大放送”活動以迎接新學期的開始。起始于2014年麻省理工學院的“比特幣大放送”活動,旨在傳播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知識,首次參與活動的學生將獲得贈送的比特幣,并學習如何創建在線錢包、賺取和轉移比特幣。

2016年10月,BEN發起的以區塊鏈技術教學大綱的“眾包”(Crowdsource)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區塊鏈技術教育月”(Blockchain Education Month),以促進全球大學生對區塊鏈技術的理解和掌握。2016年11月,BEN主辦了“區塊鏈技術挑戰賽”(Blockchain Gauntlet),挑選出優秀區塊鏈技術開發和應用方案,并在評委和行業專家的指導下,引入風投資本,幫助挑戰賽獲勝者制定商業方案,探索商業化路徑。挑戰賽的評價標準為市場成熟度、技術可行性、創新性和有用性,以及產品名稱和網站設計。

區塊鏈技術革命的發生離不開教育,而當前的現實是大多數人盡管對區塊鏈技術感到好奇,但卻不了解加密電子貨幣以及作為其技術基礎的區塊鏈。因此,“區塊鏈教育網絡”通過聯合紐約、舊金山、多倫多、芝加哥等地的校園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倶樂部發起,并主辦多項基于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活動,以吸引更多的學生了解、關注,并參與加密電子貨幣及區塊鏈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生態系統,從而在更大程度上促進區塊鏈技術的傳播、發展和應用。

五、“區塊鏈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在傳統教學環境下,學習者按照教師設計好教學計劃參與、完成教學活動,并接受教師主導的測試和反饋。不管是面對面教學、在線學習或者混合學習,教學質量保障、教學活動管控、學習認證及證書頒發等都受制于以學校為中心的教育機構。此外,盡管學校頒發的證書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學習者在學習上所取得的成績,但學習者個人需要對作業、試驗等與學習有關的資料和信息負責,并且,還要為申請獎學金或畢業后的求職或繼續深造妥善保管并處理各種學習反饋。這些資料和信息包括電子郵件、音頻或視頻文檔以及各種圖片和掃描文件,而記錄、存放以及組織上訴相關資料和信息的活動往往占用了學習者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這些資料和信息的接收者,例如,潛在的雇主或教育機構的招生負責人,在核查上述資料和信息的準確性和相關性時,缺乏相應的手段、資源。而通過開發、應用去中心化、分布式、開放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學習管理平臺,可以有效應對上述問題和挑戰。具體而言,“區塊鏈+”教育的價值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通過開發、應用基因區塊鏈技術的學習管理平臺,學習者和教師將成為教學資源和信息的管理和控制者,而不再是學校。因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賬本能夠安全、靈活地管理分布式教學資源和信息,并能夠通過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在實現大規模學習認證的同時,擴大學習者的受教育機會。[20]

其次,對那些因工作或其他原因而無法完成傳統學校教育的個人學習者來說,通過區塊鏈技術平臺,可以把從不同教育機構修來的學分或學習結果綁定、組合在一起,申請認可此學習模式的教育機構的認證,而獲得相應畢業或學位證書。當前,英國開放大學已積極實踐這一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新型學習模式。此外,英國開放大學的“知識與媒體研究中心”(Knowledge Media Institute)已開發出組合“微認證”(Micro-credentials),或者說徽章的創新技術,以適應基于區塊鏈技術平臺的學習和認證。

其三,對低收入群體或國家而言,使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可以增加教育投入。全世界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從一個國家匯款到另一個國家,據世界銀行估計,去年對發展中國家的匯款總額為4310多億美元,是全球援助預算的數倍,而銀行從中收取的費用高達20%,并因地區而異,例如,對南半球不發達國家或地區的匯兌收費最高。[21]正如DonTapscott和Alex Tapscott父子在《區塊鏈革命:比特幣背后的技術將如何變革金融、商業和世界》一書中指出,新一代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同和數字貨幣將允許直接點對點交易,從而防止銀行從國際匯款中獲取高昂的交易費用。這對于不發達或發展中國家而言,意味著匯款價值提高了10%,甚至20%,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可用于教育的支出。[22]

其四,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取得學習證明、職業資格證書或學位證書,尤其是不發達國家公民,從而有效提高個人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促進其職業發展,并進而促進創業。[23]據世界銀行《2015年報告》指出,大部分經濟增長來自于中小企業,然而,報告同時發現,在歐美發達國家中,普遍存在的小額貸款融資在不發達國家往往難以獲取,主要因為他們沒有必要的抵押品來獲得對經濟増長至關重要的貸款,從而最終限制了就業機會的創造、消費和出口的發展和増長,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稅收。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將改變這一趨勢。眾所周知,獲得銀行貸款或其它形式的融資基礎是提供以資產為主要形式的抵押品,然而,目前大量家庭對其土地或其上的建筑物缺乏正式所有權,尤其是在不發達國家和地區。致力于研究不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理論和模式的著名經濟學家赫爾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2000,2015)—直主張,將財產所有權作為消除貧困的關鍵杠桿。[24-25]此外,區塊鏈技術研究者邁克爾?凱西(Michael Casey)(2016)也引用赫爾南多?德索托的觀點,指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為不發達和發展中國家中小型企業發展獲得必要的貸款、融資等金融服務,并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26]

六、結語

作為比特幣和其它加密電子貨幣的技術基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去中心化賬本功能及其安全性使其成為解決當前金融、商業以及教育領域眾多問題的關鍵技術,并正在影響全球治理、經濟發展、商業和組織模式。因此,全球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商業企業以及教育機構紛紛投資,探索區塊鏈技術應用以創新業務模式,迎接區塊鏈技術即將帶來的變革。區塊鏈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其賦予了個人對金錢、證書、藝術品等有價值物品、資源或資產的安全、可靠的掌控和管理,減少甚至消除了以收取交易費用為牟利之道的銀行等中介組織的控制,或者把學習者從更在乎其聲譽而不是學習者需要的以學校為中心的教育機構中解放出來。

目前,就區塊鏈技術而言,引起爭議和質疑的不是應用與否,而是如何應用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其說是技術進步與創新的必然,不如說是人們對傳統中心化組織機構和服務長期壟斷、主宰人類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不滿。因此,自誕生以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就把取代銀行作為其秘而不宣但又世人皆知的使命。但是,傳統機構包括金融機構,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而是紛紛投資區塊鏈技術研發以駕馭該技術,實現其“駕馭區塊鏈,為我所用”的目的。

同樣,高等教育機構也面臨著區塊鏈技術的挑戰,比如,大學是利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新型平臺,允許學習者按照個人需要,從不同的教育機構選修課程或參與學習活動,管理并對自己的學習過程、結果和認證負責,從而在根本上擴大教育機會,還是利用區塊鏈技術來加強對教育資源的控制。目前,教育機構、關注教育與未來社會發展的機構以及有識之士已行動起來,通過提供區塊鏈技術教學和發展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教學管理平臺,高瞻遠矚地引導、利用區塊鏈技術,迎接正加速到來的新的教育教學變革。畢竟,和金融、保險等行業或其它商業企業不同,教育機構的聲譽來自于其卓越的教師、學生和開創性研究成果,因此,教育依然需要傳統信任機制的存在,以保證學習與個人、職業和社會發展的相關性。當然,作為具有去中心化典型特征的區塊鏈技術,能夠滿足人類在日趨技術賦能的學習時代實現新型去中心化學習的需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283評論 6 530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7,947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09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485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268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17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06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39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551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662評論 1 366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188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07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04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563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255評論 3 38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3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