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學那會兒,每天早上的固定早餐搭配必定是雞蛋餅配某牛牛奶
那時候的某牛牛奶還能喝,和雞蛋餅在一起吃可香可香了
都是爸爸早起,去家附近的菜場邊一個大叔那里做好,給我包好,連同熱好的牛奶,一路帶到學校去
上學那會兒困啊!早上根本起不來吃早飯……
早讀課的時候會偷偷在課桌下面吃
被鼻子尖的饞貓聞到了,還會回過頭來用巡視的眼光掃一通,然后準確無誤的說:誰在吃雞蛋餅?!
上學的時候真是能吃啊,要吃兩個雞蛋加一根火腿腸的
那時物價也便宜,這才兩塊五毛錢
前段時間回家吃雞蛋餅,要四塊錢!大叔還給的友情價
最終還沒吃完,剩了三分之一,也舍不得扔,放著中午繼續吃
爸爸說,現在只要他去菜場大叔那兒做雞蛋餅,大叔就會問:姑娘回來了嗎?
因為人家知道,姑娘回來了,就要吃雞蛋餅……
有時候我會自己去買,大叔就分外熱情,攤一個好大的餅,放很多料,把餅多烤一會兒,醬也涂得足足的
還跟我聊天兒,工作了嗎,在哪里啊,談朋友了嗎……
現在在外地,很少吃到家鄉那種雞蛋餅了
只有風靡全國的雜糧煎餅,簡直都快發展成和某縣小吃一樣的連鎖機構了
可是我覺得雜糧煎餅比起小時候的雞蛋餅來,差遠啦
餅皮太薄,沒有面香,又不放油,焦干焦干的
也有更過分的,還放海帶絲、土豆絲、咸菜這類東西……
有時候饞雞蛋餅了,我也會去買個煎餅吃吃
并嚴禁煎餅大嬸放入以上各類東西,脆餅也是不要的,就一個光餅和雞蛋,涂點兒醬,湊合湊合
后來有了自己的廚房,想著原材料這么簡單,為什么不能自己做愛吃的雞蛋餅呢~?
于是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有空,必定給自己做個雞蛋餅當早餐。
——————————制作分割線————————
1.兩勺玉米面,四勺白面,正好是兩個人的量
2.用冷水把面和開,喜歡吃薄餅的就多放點水,偏愛厚餅的就少點水,我一般都調得稀。因為加了玉米面,是淡淡的黃色。
3.灰太狼專用平底鍋登場!這個蘇泊爾紅點鍋我用了很多年,現在專門用來做雞蛋餅。加一勺油,點火熱鍋
4.油熱后將面糊倒入,正好可以鋪成一個圓,小火
5.面糊略為干后打上雞蛋
6.把雞蛋攤開
7.撒上黑芝麻,蔥花,再淋一點油小火烘
8.差不多烘2分鐘,餅就基本熟了,把火腿腸放在一邊略微煎一下
9.這時餅已變得有點韌性了,用鍋鏟鏟起,一下子就能翻過來了,看,另一面烘得金黃的~
10.抹上一點小康牛肉醬,喜歡辣的可以撒點辣椒粉,還可以撒點香菜沫,特別好吃!我平時都會放香菜的,今天家里沒有香菜了…
11.卷餅~~出鍋了~
12.香噴噴~~~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