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
[不忘初心——《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讀后感一](http://www.lxweimin.com/p/9914475b4efb)
1.
木村成功了,他的成功有個人的堅持,也有運氣成分在。不可復制。
木村是發現了農學家福岡的書后,開始了無農藥栽培之路。為何福岡沒有被媒體這樣推廣?
可能因為福岡缺少木村那八年痛苦的煎熬,戲劇化的人生經歷。
在我看來,那八年的痛苦的原因,確實如書名所說,是“傻”了。
2.
福岡畢業于農林學校農學系,又在橫濱海關植物檢驗科從事過植物病理研究。福岡認為“人類的智慧和作為都是徒勞”。木村在看到了福岡的成功事例之后,也開始嘗試無農藥栽培。他怎么做呢?
全家一起上陣手工抓蟲,從早抓到晚,給蘋果樹噴各種天然“農藥”,包括:紅糖、醋、日本酒、鹽……,給蘋果園除草。
看起來挺執著。執著可以是一種優點,但如果方向錯了,南轅北轍,執著就真的是犯傻了。導致木村這幾年痛苦不堪的,正是他的執著,用錯了方向。
木村后來意識到了,大自然是渾然一體的,他改變了養植策略,從幫助蘋果樹拒絕周圍環境的影響(害蟲、雜草),轉而幫助蘋果樹融入周圍的環境。而這一點,福岡早就想到了。福岡是個農學家,也是思想家,他對自然、農業的認識是有思想高度的。木村可以去拜訪福岡的農田,拜訪福岡本人。再不行可以多閱讀農業書籍。
有時候,我們冥思苦想的東西,早就有人想過了、試過了。人類文明金字塔就是人人一塊磚堆砌出來的。我們并不孤獨。
3.
也許以上我說的有些脫離木村生活的實際。那么,至少,木村可以留兩個果園繼續農藥種植,保證家里的收入。
把家里四個果園全部用來投入新實驗,有可能會導致斷絕了生活來源,這風險太大了。而一家人在這八年里,承受的痛苦、白眼、冷遇,多得想讓人逃到孤島上去。
比爾蓋茨在大二時售出一個新的軟件程序時,并沒有馬上退學,而是等了整整一年才申請休學,且獲得了學校的正式批準,此外他的父母給他提供了一筆資金,平衡了他可能面對的風險。琳達?羅滕伯格說過一句話:“最好的企業家并不是那些追逐最大風險的人,而是努力將風險降到最低的人?!?/p>
不過,或許,這是木村的“決斷”使然。如果沒有這樣孤注一擲,他可能不會一門心思搞無農藥栽培。
但在我看來,人總是要生活的。卡夫卡寫出了不朽名篇《變形記》,但他仍然堅持在公司里做職員。美國有個律師,恕我想不起名字,喜歡詩歌,但為了家庭,沒有放棄律師工作,業余寫詩,后來他業余做的事情比本職工作更讓他有成就!
或許,安排計劃一下,生活和夢想,可以兼顧。
4.
再來說說我從木村身上學到的東西。
在他的蘋果終于結果后,他還沒有銷路,陷入了又一個僵局。他認為,如果只是無農藥栽培種出了蘋果,卻沒有人買,那這種“自嗨”沒什么意義。他的蘋果,必須賣出去。
木村是這么做的:把蘋果寄到大阪火車站,然后去大阪火車站取。因為聽說大阪是“飲食之城”。結果遭到了火車站站務員的訓斥。然后他又從火車站拉著十箱蘋果去了大阪市區賣。結果銷量低得可以忽略不計。木村自己都說,這樣做,聽著好傻。
然而,就是這一次出行,讓他得到了第一個機會。有一個顧客寫信來,說:“我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蘋果,我要向你訂購”。
當看不到路時,就走吧。有時走著走著,就有路了。
《創業維艱》有這么一段話:與其將所有的心思用來哀嘆自己的痛苦,還不如努力去尋找一種看似不可能的出路,令自己擺脫目前的困境。不要花時間去懊悔過去,要將所有的時間花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上,因為說到底,沒人會在意,只要好好經營公司就行了。
是的,有時不用想太多,沒人會在意,好好走路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