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2015年5月份左右,老婆帶了一份少年宮廣告頁,說去上一下跆拳道的體驗課,雖然小孩要多參加體育活動的想法早已有之,但從沒想過要去上跆拳道。
體驗課上一群大小各異孩子擁擠在教室里,揮舞拳頭,腿踢來踢去,好不熱鬧。家長們則可以隔著玻璃墻觀察,不時拍拍照片,發發朋友圈。
體驗課結束時我們家小孩含著眼淚出來的,不記得是被教練批了,還是做動作幅度太大拉疼了。我們問他還要不要去上,他堅持要上,估計是因為課上還有同班的幾個同學,將來可以一起玩。
和其他體驗課一樣,體驗一結束就對你各種轟炸,不給你思考的時間。我們糊里糊涂就交了一年的錢,后來又交了兩年的費用,結果導致現在每周要從城西跑到城東上課,來回路上要兩個多小時。
堅持
有一次跟同事老廖聊天,探討“最想要小孩擁有什么品質”,通過反思過去自己走過的路,我倆一致希望自己的小孩擁有所謂的“毅力”,因為很多事情到最后都是對人“毅力”和“勇氣”的考驗。
得易于媽媽的鞭策,我們在到2016年5月份一年時間里,去跆拳道館上了250多次課,幾乎有課我們就去上了,成為道館最勤奮的學員,最終形成了一種習慣。
小孩上小學后,我們從距道館很近的城東搬到了離學校很近的城西。由于小孩不肯離開道館的好朋友和教練,我們仍每周往返城東三次,特別是周五下午奶奶要獨自帶小朋友去上課,甚是辛苦。
運動課給小孩帶來什么?
運動使人快樂
運動過后大汗淋漓的暢快感覺,不喜愛運動的父母很難體會這一點。我們家小孩在上完課之后,有時間還會和其它小朋友在球場上再玩一會,偶爾我也參與其中,結果我玩得精疲力盡之后,小孩子們仍然精力十足??粗麄冊谝黄鸠偼妫嘈胚@都會給他們留下美好的童年記憶。
建立小朋友圈
城市里的孩子很難像農村的孩子一樣“散養”,環境根本不允許,車多人雜,誰敢???大多孩子只能在小區偶爾玩一下,遇到誰就跟誰玩,很難形成長期的“伙伴關系”。
在跆拳道館里,同一帶位的都要在一起上課,一段時間家長和小朋友都就熟悉了,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有,幾年級要上什么輔導班,各個學校都有啥特色,信息就來了。
我們家小朋友也認識了幾個好朋友,一個特別善長側空翻,成功學到手,后來在幼兒園的畢業匯演上大顯身手;還有一個四年級的女生和我們同帶位,古箏九級,羨慕的不行不行的。
挫折教育和毅力培養
帶位進級的路上不是一帆風順的,中間有一段時間要練橫叉豎叉,男生基本都會在這里遇到挫折,小朋友經常含著淚出來的,很多人堅持不下來了。遇到這種挫折怎么辦?家長和小孩都要考慮。還有開始跟你一起練的,人家練的好很快進級了,上進心強的小朋友就感覺不好了。在這個小圈子里混,很早就會認識到,有付出才有進步,即使你付出了也未必比別人進步快。
自信心和領導力
道館里有不少活動都需要一個領隊的,領隊跟年齡無關,幼兒園的也要指揮小學生,這從小就構建了一種平等關系,對小朋友的自信心和領導力還是有不小影響的。我們家上一年級時成功競聘上體育委員,有一次我去聽體驗課,看他虎虎生風的帶隊,這跟平時道館里的練習有很大關系吧。另外長期的體能訓練運動能力比一般小朋友要強一些,基本上不用擔心體育項目成績。
題外話
韓國人對跆拳道這個項目的設計非常用心,首先設計了很多小級,很小的孩子就可以開始練。第二每一小級的考試都很正規,有證書有帶/段位。第三每年還有全國級的比賽,有獎牌獎杯等,明顯是經過設計考慮的,咱們的武術就相對落后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