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京都,不僅風景迷人,古跡眾多,散布于街衢的眾多舊書店也往往令人留連忘返。自江戶時代開始,京都的書肆就成為京都風雅的象征之一。
? ? ? ? ? ? ? ? ? ? ? ? ? ? ? ? ? 《京都古書店風景》蘇枕書
? ? ? ? 日本是個十分重視文化媒體的國家,即使多數人都在唱衰紙媒的今天,依然可以在日本找到適合在電車上閱讀的文庫本、每月發行的不計其數的雜志,還有遍地的舊書屋和復合型書店。
京都岡崎蔦屋書店
? ? 蔦屋書店這個名字其實出自江戶時代的知名出版人——蔦屋重三郎。2016年開業的京都岡崎店是蔦屋書店在國內的第6家店鋪,店內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藝術裝飾,以及柜臺邊的金箔等,京都岡崎店也被稱為“關西最美的書店”。
? ? ? ? 書店內的“星爸爸”,二層的大型咖啡餐廳還可以品嘗京都的當季料理。
? ? ? 蔦屋書店,正成為全世界游客抵達日本時必去的文化打卡地。
吉岡書店
? ? ? 書店位于京都市左京區知恩寺旁。以售賣物理學、數學的專業書為中心,還有烹飪、盆景、京都本等生活趣味類圖書,同時也作為出版社聞名。由于地處鬧市區,所以有少量外文書。找了服務員問了下有沒有中文方面圖書,她非常負責的把倉庫和書柜里面的舊書全部給我拿了出來,可惜無緣。
富山房書店
? ? ? 在富山房書店斜對面有一家專賣金平糖的老字號綠壽庵清水,開業已經140多年了,是全日本唯一的金平糖專賣店,也是我這次離開京都時送人的伴手禮之一。富山房書店主要出售藝能類圖書,開業也超過80多年了!可惜那天關門……
匯文堂
? ? ? ? 匯文堂建于明治四十年,距今已有109年的歷史,書店專營東洋學相關書籍。蘇枕書在書中所說第四代店主是大島夫人,但我這次去只看到她兒子。匯文堂匾額是內藤湖南手書。內藤湖南是中國學家,而且曾是中日關系上有發言權的人,是日本東洋學史界對中國研究非常有特色的一個人物。當年他評論中國的一些說法,對現在思考東方文化的出路、思考東西方文化的關系,都還有借鑒意義。所以,這么牛逼的一個人給一家古本書店題詞讓我印象深刻。
? ? ? 內藤湖南在其著作《禹域鴻爪》一書中提到,他于1899年10月,由上海到杭州,先后前往西湖、岳廟、錢王祠、靈隱、吳山等地游歷,并賦詩一首:水鄉聞道浙西東,斷續漁歌半落空。最是西湖明月夜,故人留我泊吟篷。
三月書房
? ? 書店開業至今有近70年了,面積不大,只有10坪左右,左中右三排書柜,從下到上堆滿了書。以至于走動找書時,旁邊有人的話必須雙方欠身,小心翼翼的才能通行。書店從外觀看像古本店,其實里面賣的全是新書。
文榮堂
專營佛教方面的書籍。
平安堂書店
專營美術類舊書籍
京都的咖啡文化
? ? 經常看日劇或者日本電影的人都知道,里面男女豬腳有空最喜歡去的場所之一就是各式各樣的咖啡館,說明日本人對咖啡的迷戀不亞于茶。作為古都,京都的咖啡館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特色,散發著遺世獨立的感覺。
? ? ? ? 這次旅行我選擇了二家最能代表當前咖啡行業和咖啡風走向的咖啡店。
? ? ? ? 位于京都八坂塔旁的網紅% Arabica,離我住的民宿僅五分鐘的路程。這家咖啡館2018年在魔都武康路開了一家分店,門庭若市,不排個把小時左右的隊伍別想喝到。
? ? ? 在京都也只有三家% Arabica咖啡館。咖啡館采用原木和白色的現代裝修風格,將一棟老民宅改造。分店的店面很狹小,進門左手邊是手工打磨的人造大理石吧臺,右手是咖啡豆儲存柜,盡頭則是烘焙室。墻上的地圖體現了它的理念“see the world ,through coffee”(透過咖啡看世界),借由一杯咖啡來認識這個世界。店里只販售咖啡豆與Espresso、Macchiato、Latte及Americano四款現沖咖啡。
? ? ? 在南禪寺前一座江戶時代的百年町家老屋,里面卻開著一家現代風格的咖啡館--Blue Bottle。因為裝修風格和 Apple Store 過于相似,Blue Bottle 也被稱為精品咖啡界的蘋果。開放式設計也使客人可以全程觀賞從烘焙豆子到盛裝咖啡予客人的所有步驟。吧臺最醒目的是一排咖啡漏斗,借助手沖、冰滴這些既費工又耗時的方法,Blue Bottle提供的咖啡有著一般連鎖品牌難以匹敵的口感。
? ? 店里只賣48小時內新鮮烘焙的咖啡豆,因為這樣才能讓顧客品嘗到最佳風味。各種設定也有意識地和星巴克、costa這些快節奏的連鎖咖啡店拉開差距。
? ? ? 咖啡已經是這個忙碌的時代不可或缺的東西,%Arabica 與 Blue bottle的走紅表明:咖啡界新的革命已經開啟。從以雀巢為代表的速溶咖啡到以星巴克為代表的連鎖咖啡,%Arabica 與 Blue bottle代表了精品手沖咖啡的第三次熱潮正在襲來!
美? 食
? ? ? 在日本,有一句很普通的諺語:“吃倒在大阪,穿倒在京都。”說的是以吃著稱的是大阪人,為了滿足口腹,大阪的人不惜慷慨傾囊,吃倒了家產;京都人的嗜好是在衣著,尤其是京都的婦女,她們寧愿傾家蕩產去買一襲華麗的和服,或粗飯蔬食地節省,以換取一條西陣織錦帶。其實,作為千年古都的京都,也擁有豐富精彩的美食文化,讓人憧景和期待。此次旅行嘗試發現,“吃什么好”是最難的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