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杏子同學|圖來自網絡
01
從小生長在一個農村的小孩或許都會有一個夢想,“到大城市闖一闖”
大城市唯一的標志就是“機會很多”,而對于生長在農村的孩子來說,大城市一切的生活都是來自于網絡、電視、外出打工出來的朋友口中而得知。
D從小生長在農村,父母的夢想就是希望D能考上大學,然后留在大城市立足。
D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考上了大學,畢業留在了廣州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朝九晚五,上班開開小差,下班回家打開電腦刷下劇,打開手機王者榮耀開黑兩局,生活過得甚是安逸。
三年后,D一層不變,在相同的公司相同的崗位領著相同的薪水,唯一變的是D身邊不斷換來換去的同事跟廣州物價的上漲,D也從新人變成了老手,對一個城市的陌生到熟悉。
隨著物價的上漲,D的開支也開始增加。D開始變得焦慮,晚上睡覺開始思考人生,“大城市原來并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這么光鮮,機會很多為什么我沒能遇上一次,自己是不是不屬于這個城市,自己是不是該離開?”
每當D在不斷問自己的時候便有另外一個聲音出現,“你確定你要離開嗎?大城市的機會很多,你離開了這些機會就真的不屬于你了”
02
朋友F大學畢業留在大學所在的城市,在一家新媒體公司上班。每天朝九晚九,一天十二個小時不停地工作。每天勤勤懇懇,下班回到住處洗完澡便拿出自己所買的書籍讀起來,業余時間F還有在網上寫作的習慣。
三年過后,F成為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的出版總監,白天上班,晚上出去給線下社群講課,業余還是作家,出了自己的的書籍。
F用努力跟選擇抓住了每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成了一位斜杠青年。
03
是留在大城市闖一闖還是回到二三線城市穩穩發展?這個問題相信很多朋友又有遇到過。
大城市機會多,可競爭大,二三線城市機會少,可競爭小。
我曾經也有這樣的想法,還一度想過換個城市。
可就在準備第二天就走的前個晚上我突然想明白,我要改變的不是環境,我要改變的是我自己。
如果我在廣州我都沒能力混得好,那就算我去到哪也未必混得好。
人只有在紅海競爭中脫穎而出,才有那么一絲絲改變自己人生的機會。
何況“是留在大城市闖一闖還是回到二三線城市穩穩發展?”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相對的。
大城市機會很多,但未必屬于你,有的機會對于別人是機會,可對于你來說可能就是災難。小城市也未必沒有機會,就看你是否有能力爭取得到。
大城市競爭大,但只要你有能力,一切競爭都不算競爭。小城市競爭小,可你沒能力,你照樣被打得體無完膚。
一切以能力為前提,你能力夠強,到哪都是機會,你能力弱,生活處處是炸彈,一個不慎就炸得你遍體鱗傷。
04
像D那樣,每天就是機械式的上下班,刷刷電視劇,玩玩游戲,夜里喝喝毒雞湯感嘆人生,白天照舊。大城市再多的機會也只能從你身邊經過然后到別人的手上被抓住,換了城市這樣的生活依舊,那么結果一樣照舊。
只有像F那樣,改變自己,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腦袋的操作系統,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會對生活從容,到哪都不再焦慮。
05
唯有自身強大,才能足以從容,愿不管身處哪座城市的我們,都能通過努力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從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