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訪人物,是在Vase手帳群認識的QY。當初勾搭她時,是被對方的子彈日記和視覺筆記所吸引,終于在半年后的三月份采訪了QY,了解了她的各項技能,更加熟悉子彈日記。
這是一篇有著超強干貨的采訪文。全文字數5000+,包括手帳體系、子彈日記、Brushlettering等各項技能的養成,如果你也想成為一個全能型手帳er,那就仔細閱讀文章吧~
★ 先做個自我介紹吧:
大家好,我是QY,我是一個愛折騰的寶媽。
★ 你擁有哪些愛好/技能 ?
1、手帳三年生。對于brushlettering,手工小機關等有所涉獵;手帳主要是簡潔的bullet journal,偶爾也會嘗試拼貼風。曾帶領手帳同好做手帳小機關、染卡等線下活動。
2、視覺表達愛好者。最近在進行視覺同傳練習,也嘗試將視覺表達和育兒結合。
3、手工愛好者。喜歡做手工相框、手工相冊、手工賀卡的制作,有同好的可以多交流。
4、玩趣繪本親子閱讀踐行者。將繪本親子閱讀與全腦開發想結合,用更多樣、更有趣的方式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
★ 哪里可以找到你?
微博:@QYliang愛生活?
簡書:QY_liang
以下是這次訪談的問答匯總
Q1:什么時候入坑的?入坑的契機是什么呢?
QY:其實我寫手帳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開始接觸手帳時應該在2016年9月份。當時我兒子是一歲零兩個月,小朋友的整體發育還是不錯的,所以我就把自己的精力轉向育兒。就此,我在兒子出生這一年接觸到很多媽媽群,群里經常討論的內容是屎尿屁,或者不和諧的婆媳關系、豬隊友之類的,這類信息接觸多了,會覺得自己也變得很負面,而這些負能量有時候會讓我覺得很無所適從,我很渴望擺脫這個圈子,去尋找一種全新的、能給予我能量的力量。
剛好在這個時候,我遇到了手帳。當時是無意中看到Babe的手帳分享,我當時簡直驚嘆:原來存在這樣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更好地規劃和整理自己的人生。在這種好奇的驅動下,我開始聽她的手帳課。這就是我入坑的一個契機。當然,我真正開始去寫手帳的初衷,就是想去記錄我和我兒子的成長。
所以我在參加完Babe的手帳課之后,報名了手帳小行星的百日打卡群。從小行星開始,我開始接觸到很多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社群,還有很多有趣的人,我的線上交友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也是在小行星社群里,我感受到手帳er的活力和生機。在他們身上,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各種勇于探索的精神,他們很容易去嘗試各種新鮮的事物,而且他們還有一雙很容易發現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眼睛。不只是小確幸,還有對生活的記錄,你總會發現他們的生活是那樣的美好,讓你深深向往,這就是我被深深帶入坑的一個原因。
Q2:目前的手帳體系是什么?
QY:我目前的手帳體系是這樣的:
一共有四本手帳本,分別是工作手帳,Bullet journal,Daily log和育兒手帳。
工作手帳是平時要來記錄自己工作上的事項安排,領導以及工作中重要他人的行程,以及工作中的備忘事件等;
第二本是Bullet journal,我更多的是用來做計劃。每天早上我都會在bullet journal上寫下今天需要完成的一些比較重要的事,然后抽時間去完成,晚上回家看一下有什么事情還沒有做,然后第二天再去看一下有什么是我前一天想做、但還沒有完成的,思考一下這個任務是不是我真心想要去完成的,如果是就寫到第二天的待辦清單里,如果不是就直接劃掉。
第三本就是Daily log。Daily log特別適合我這樣的話癆,我今天的一些小確幸,當天的復盤,以及當天遇到的一些事情的一些感想,一些想法,或者一些筆記,總而言之就是一些 我想記錄下來的東西。
最后一本就是育兒手帳,用的是趁早全年本,兩日一頁,書寫量很適合我現在記錄兒子成長的情況。
Q:為什么會選擇bujo?
QY:為什么會選擇bullet journal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業余時間不多、不會畫畫。像我現在,除去工作手帳,我每天要寫三本手帳,基本時間會控制在30分鐘左右,30分鐘寫三本,那大概十分鐘一本。我的daily log和育兒手帳基本都是文字型記錄,所需時間會比較長。而簡潔明了的bullet journal,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做計劃、事件追蹤等,這個功能強大的工具成了我的首選。
bullet journal比較靈活多變,它的記錄核心也簡潔明了,這一點很適合我。當然,現在有很多小伙伴都會把自己的bullet journal畫得很漂亮。我的bullet journal頁面,只能說比較整潔,因為我不會畫畫。我覺得要畫畫的話,對我來說會比較花時間,而且有難度,所以我選擇的是表格風,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設計相關的子集和表格。
就像我覺得自己最近的睡眠狀態不好,或者是睡得比較晚,我需要對自己的睡眠狀況做一個記錄。我就可以設計一個模塊去專門記錄自己的睡眠時間,而記錄的方式也是我自由選擇的,可以是直接的數據記錄,也可以是做趨勢的記錄。
Q:每個月bujo的頁面設置是怎么確定的?有什么靈感來源?
QY:我每個月bujo頁面的設置,基本是月歷頁,月計劃,tracker,booklist和movie list,以及weekly頁面。
靈感來源主要還是根據我自己的需求。像很多小伙伴的月歷是用圓盤做的,但根據自己的需求,我的月計劃頁面需要寫下我以及家人的一些行程,所以我的月歷就是日歷樣式的。
我的月計劃一般情況是根據四維度來做的,這樣也方便每月結束時做四維度的復盤;Tracker主要是對習慣的養成和追蹤。
Q:一般會在什么時候寫手帳?大概需要多長的時間?
QY:我寫手帳的時間其實不會很固定。周一到周五期間,bullet journal會在我出門上班之前完成,因為它必須記錄前一天的一些數據以及一些當天要做的事項;育兒手帳一般是用上班期間的午休間隙來寫。有時候中午吃完飯還沒有到午睡時間,我就會拿出來寫一下;而daily log 會在晚上寫當天的復盤、感想以及小確幸。
其實我每天寫手帳的時間不是很多,加起來大概30-40分鐘左右,但這是建立在我比較明確自己需要記錄什么、想要記錄什么、以及怎樣排版的基礎上的。
因為我自己沒有很多時間,所以手帳呈現的風格會比較簡單,沒有太多花哨的貼紙或繪畫。周末或休假時,我會比較有空閑時間,也會做一些復古風拼貼,或者是將未來一周的育兒手帳簡單裝飾一下。
周末,尤其是周日晚上,是一個我比較大塊寫手帳的時間。
首先我要做本周的weekly review,對本周情況做復盤,看看自己本周任務的完成情況,下周是否需要作出調整;再看看這一周的bullet journal用得怎樣,順不順手,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以及下一周想要記錄的內容;然后根據自己的需求改變整個版面的設計。
關于weekly bujo的設計,我之前錄過視頻。從設計到完成的話,可能需要一個小時,這些都是在周末完成的。
Q:對于想要入坑的小白,有什么想提醒的點嘛?
QY:對于想入坑的小白來說,我覺得有以下三點需要注意:
1、書寫習慣
其實bullet journal是一個挺簡單的記錄方式,就看你想把它運用到什么樣的程度,看過《子彈筆記》這本書的小伙伴其實可以看到,作者在書中列舉的bullet journal是比我目前使用的更加簡單,就是用最簡單的語言對任務進行描述。
2、自我能力評估
如果你去看看微博或INS博主的作品的話,你會發現Ta們會做得很花哨。我覺得入坑之前,首先要評估一下你現有的能力、時間和精力,是否允許自己去學習那種風格的bullet journal。
3、素材的積累
確定自己想要學習的風格之后,接下來就是素材的積累與運用。可以多看類似風格的博主的頁面是怎樣設計的,然后再進行模仿。
像我自己的話,我不是特別會畫畫,我暫時也沒有打算發展繪畫技能,所以我的bullet journal真的會偏向理性,比較簡約簡單,所以我收集圖片素材的時候,也會尋找偏向簡潔風格的。收集素材時,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素材不一定完完全全是你需要的,但是里面有些設計表格或者版面,你覺得以后可以用得到,也可以及時收集起來。
像每天八杯水的記錄模塊,你可以想到多少種記錄方法?是柱狀圖還是折線圖呢?
Q:學習brushlettering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QY:剛開始寫brushlettering的時候,我沒有很好地去研究字帖之類的,只覺得這是一種很靈活的字體,不會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后還是沒有進步,寫出來的字體也是不盡人意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在網上搜了很多的資料,看了很多視頻,才領悟到brushlettering和所有書法一樣,有自己的書寫規則,不遵循書寫規則是很難寫好一種字體的。所以我開始去練習brushlettering的基本筆畫,在這之后,寫出來的brushlettering也比之前更加賞心悅目。
Q:練習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細節?
QY:
1、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寫出brushlettering,首先需要一只筆,這只筆的筆尖跟我們平時用的簽字筆、圓珠筆、中性筆等都不一樣,這只筆的筆尖是比較軟的,我們可以通過用力的不同寫出粗細不一的線條。我們一般稱之為軟頭筆。
初步練習時,筆畫的轉彎和力度不容易把握,筆頭越軟越不好控制,所以我不建議初學者用自來水筆練習,建議用一般筆頭偏硬的筆來練習。
一般初學者會用到寶克的秀麗筆(小楷),這筆比較好控制,而且性價比很高,很適合初學者的大量練習。但是我一般寫到手帳本上會用其他一些品牌的筆,像下圖中的幾只:派通,蜻蜓的筆之助,派樂的xx,斑馬的秀麗筆。寶克相對其他幾只筆來說,出墨量比較大,筆尖也比較粗,不太適合寫在手帳本上。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顏色的筆,但是我覺得零基礎初學的小白,還是先練習好黑白再學習配色比較好。如果想了解寫brushlettering的色筆,在網上搜一下也會有很多不同種草的帖子。
至于練習用紙,其實沒有多大要求,普通的打印紙也是可以的,但如果要寫賀卡或是用水彩的話,可能就要用到比較專業的紙張。關于這部分,網上也有很多相關的帖子,搜一下就可以搜到(這里提示一下,字帖的字號應該和練習用筆相匹配)。
2、練習的方法
我們有了工具,是不是就可以馬上開始動筆呢?No!學習之前不應該急著動筆的,應該先上網去找找關于brushlettering的資源,主要是看基礎筆畫的寫法介紹,不是看大神的成品。
那么我們應該找一些什么樣的資源呢?
首要資源應該是書寫的視頻。比如26個字母的基礎練習的寫法、字母的變體寫法,以及基礎筆畫的寫法。為什么我會將視頻資源放在第一位?因為我們可以通過觀看他人的書寫知道書寫的節奏。
書寫應該是有輕重緩急和停頓的,在練習brushlettering的時候,停頓是很重要的,這也是練習brushlettering和練習平時書寫體的英文不一樣的地方。而且我們還可以從視頻看出字母之間連接的技巧,通過視頻感受一下寫brushlettering的停頓和我們的日常書寫的區別。
視頻的選擇也很重要,最好在b站上看一些原速的視頻,可以很好地看到作者是怎么起筆,什么時候用力,角度之間的力度是怎么轉換的。這個對于我們的練習是很重要的。
現在微博上很多視頻的速度都是經過調整的,會讓人誤以為寫brushlettering就是快,其實不是這樣的,寫brushlettering還是要一筆一劃慢慢寫的,起筆、停頓、收筆都是要慢慢去感受和學習的。
3、練習書寫規則
brushlettering的書寫規則不多,基本筆畫也不多。在網上搜一下,按照要求去練習就可以了
Q:手帳之外,還有什么其他愛好嘛?
QY:做手工是我另外一個愛好,平時喜歡做手工相框、手工相冊、手工賀卡。現在還會和孩子一起做各種各樣的親子手工。我兒子也經常說要跟我一起做手工。
Q:最近在看什么書?
QY:最近在二刷安心老師的《在遠遠的背后帶領》,作為PET的補充讀物,這本書是安心老師結合中國現狀的很多案例去寫的。
閱讀的時候,會很有畫面感。里面寫的很多案例都是我們的自己親身經歷或者是身邊發生的,不同的處理方式也會讓我更好地理解了PET的內涵與操作。
Q:2019年特別想實現的小目標?
QY:想開辦自己的手帳課程,成為一個手帳小網紅哈哈哈
Q:有想對讀者說的話嗎?
QY:即使你不是手帳er,即使你不寫手帳,也要有一顆勇于探索新事物的心。生活的精彩在于未知,對生活保持好奇,讓自己的生活充滿色彩。
配圖是QY提供的,轉載請聯系原作喲!
工作之余能夠兼顧家庭,每日還能完成四本手帳的書寫,還在發展各種斜杠技能,QY真的很厲害了,也期待她能實現2019年的小目標,順利成為手帳小網紅!
我們下期再見咯~
人物專訪 | 叮!這里有一位寶藏女孩,我想跟你分享
人物專訪 | 從興趣到生存工具,他是怎樣做出轉變的?
人物專訪 | 論一位粘土大佬的成神之路
人物專訪 | Vase的自我精進之路